88看书>网络游戏>时空走私1859>第二九九章 四十八分钟的弹雨攻击
然后顺流而下,去重新把新奥尔良夺回来。

反正在格兰特看来,维克斯堡已经是瓮中之鳖,缺粮少弹,根本逃不出自己的手心。自己五万人就足够围死对方了。

但是,新奥尔良港是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中国人一旦占领这里,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持续的运补给过来,继续为联盟国输血,这样一来,合众国也就失去了封锁密西西比河的意义。

而且,从心底里说。格兰特不认为中国人是威胁,毕竟他以前没真的跟中**队打过交道,一般都是听到的一些传说,所以不觉得那个之前还被西方人欺负的惨兮兮的中**队,能有多牛逼的战斗力。

只不过呢,格兰特比较矜持,又是军团司令,要注意影响,不像谢尔曼那么直接。张嘴闭嘴的黄皮猴子。

格兰特都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铁甲舰的舰长了,他们也都认为中国人不过是趁虚而入的假货而已,哪怕有两万人来。他们美国人只需要出动一万陆军就足够打败中国人了。

当然,中国人的武器还是挺不错的,但在美国人的心目中,那不过是中国人仿制了夏普斯步枪的设计而已。毕竟中国的所谓华1步枪,其实跟美国的夏普斯步枪没什么两样,无非是更精良而已。就连夏普斯本人,也觉得中国人是在仿造他的步枪,甚至都对中国的国防部提起过抗诉。

还有中国的火炮,也不过是12磅拿破仑炮的仿造,无非更精良,更轻便一些而已,除此之外也没什么稀奇。

这些美国人不知道,他们接触的中国武器,都是出口版,也就是删减版,本身跟中**队使用的武器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跟不用说禁卫军的自动武器了。

换言之,如果中**队的保密措施别那么严,肯开放一点,或者之前就跟列强正面作战,并且放俘虏回去的话,那么世界对中**队的印象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雾里看花。

但现实是,中**队表现在外的,都是普通的武器,比如仿夏普斯步枪跟仿拿破仑炮,而且严禁外国人参观,武器也有很严格的保密措施。

再加上中国现在虽然打开了国门,搞改革开放,但其实跟真正的改革开放差别还很不小,这就导致外国人对中**队的实际情况根本不清楚。

不但是陆军不清楚,对中国海军,列强们也一样不清楚,都觉得神秘异常,之所以会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俄国远征舰队的覆灭。

之前,俄国跟中国交恶的时候,曾经砸锅卖铁组建过一支远征舰队,期间还拉了英国法国等舰船,然后带着一票俄国陆军,要去中国耀武扬威。

结果,走了几乎半个地球,好不容易快接近中国的时候,却在东沙群岛附近全军覆没!

注意,这可是全军覆没,而且是没有一艘船逃脱,所有人要么死掉,要么被俘虏,而被俘的俘虏呢,不管是俄国人也好,英国人也罢,至今也没有被中国人释放。

如果是以前,这种情况自然会让列强大怒,不过俄国远征舰队全军覆没这件事对列强的震动太大,又听说中国有百万陆军,加上与中国的贸易额越来越大,对中国药品的依赖也越来越大,这才让西方列强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就更不用说了,李永吉一系列的假照片,那一堆一堆的铁甲舰照片,暂时吓住了英国人,也迷惑了英国人,导致英国人不敢轻举妄动。英国人都怂了,法国人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俄国人更不用说,接连几次跟中国人作战都是巨大的失败,还为此欠了一屁股债,加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元气也没恢复,就更不想这个时候与中国开战,因此捏着鼻子同意了停战,并割让了不少领土给中国。

俄国人这是打算跟中国人秋后算账,只不过就连俄国人自己,也只是想着从陆战上找回场子,在这之前,他们也是千方百计的打听中国海军的情况,但至今为止还是没什么头绪。

连欧洲列强都摸不透中国海军的情况,就更不用说还是二流国家的,最多算个次强,且还处于内战状态的美利坚合众国了。

也就是说,由于中国之前的表现,尤其是歼灭俄国远征舰队之后,已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因为列强是最现实的。他们只看结果。

正因为中国展示出了让人吃惊的力量,而且歼灭俄国远征舰队的过程至今也是个谜团,再加上中国现在的发展太过迅速,因此世界主流强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都是一种审慎的态度,对中**队也多有忌惮。

就比如说英国同意跟中国人联手干涉美国内战,其中固然有英国自己的利益在内,但其中也有观察一下中国力量的目的,因为他们想看一看中**队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而一旦中**队跟美国交战。很多东西就藏不住了。

确认了中**队,包括陆军与海军的真实力量之后,大英帝国才会重新调整自己在亚洲的战略部署,所以,这次跟中国合作,英国本来就是用心叵测,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宣战至今了,也没对合众国真正动过真格。依旧是威慑为主。

但是,对中国忌惮这件事,主要是各国上层政客的事儿,但对下面。尤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那些军官,对中国依旧是出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前面说了,现在的美国,充其量也就是个次强。别看在美洲闹的很欢,但这个就算加上联盟国,总人口也不过才五千万的国家。最多就是个区域性强国,跟世界强国还有


状态提示:第二九九章 四十八分钟的弹雨攻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