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舌尖上的炊事兵>第22章 『刀法巅峰—文思豆腐』

有了前面四组的比赛过程,最后一组选手的入场很有秩序,不到2分钟便全部各就各位完毕。

这是海选初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属于高手“鸟人”云集的压轴之战,在一种无形的气场笼罩下,整个赛场开始弥漫起既激情期待,又带着紧张压抑的澎湃气氛。

身前摆着自带钛合金菜刀,上面用钢印刻着“中华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配发,全军个人才艺第一名”字体的谢清风。

目光如水、呼吸平稳、面色淡然、身体肌肉松而不弛,已经完全沉浸到了多年锻炼出来的专注世界中。

而他接下来要烹调的菜品,属于世界顶尖刀工的巅峰之作,只有把身体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才能在比赛有限的时间里,将它完美的呈现出来。

“你们有三分钟赛前准备时间,各位选手,都准备好了吗?”主持人的话经过音响效果的放大,清晰的传遍整个赛场。

“准备好了!”所有选手都按照标准的比赛过程,回答主持人的问话。

“很好,现在我开始倒计时。”主持人右手伸出三根手指,“三、二、一,开始!”

主持人的话音落下,如同在战场中吹起了进攻号角,整整60名海选初赛选手集体轰然而动,纷纷大步跑向各自在心里预算好的区域。

谢清风同样没有落后!

他首先来到了食材配料区,拿上一个钢丝制成的小菜篮子,开始快速选取自己所需的烹饪食材。

制作菜品有三类必不可少,它们分别是调料、配料、主料。

调料在于精准,而不在于多味,谢清风只选取了“百味之母”盐巴,和一包用于勾芡挂浆的精选小生粉。

与其他选手酱油、鸡汁、蚝油、食用油等等,动则七八样,多则十几样相比,完全就属于一个另类中的另类。

并不是说调料选的多就厨艺不行,而是根据所烹调的菜品而言。

像谢清风这种只用盐巴的菜品,那么在口感的复合刺激上,肯定要比使用调料的差很多,必须依靠其他物质来补充,否则就会菜品变得清汤寡水,食而无味。

那依靠什么来调味道呢?

在烹调中,一共有两种调味方式,调料和食材都可以提高主料的口感,可以称之为“料调”和“食调”,为的都是让主料达到口味的强化和升级。

就以肉类食材的去腥提味来说,其中代表“料调”的就是料酒和黄酒,“食调”的葱姜基本每个人都很熟悉。

“食调”味道源自于食材本身,没有经过任何的化学或发酵处理,更符合现代的饮食文气和食补养生学。

不过食材不同于调料那般,经过工业处理精确的提取其中的单味道,前者需要厨师自己去完美平衡,去糟粕取精华,才能让菜品所需要的味道凸显出来。

在难度上,“食调”要远远高于基本的“料调”,也更加考验一个专业厨师,对于味道的敏觉性和把控能力。

若是没有大量的烹调经验积累,很难调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从古至今烹饪界的菜品,绝大多数的厨师都是采用“食调”和“料调”双管齐下,以降低菜品调味的难度。

只有极少数的特殊“经典”菜式,或者汤品一类的菜肴,才会因为菜式的特殊,从而仅仅只采用食调来调出味道。

谢清风准备制作的菜式,正是中华美食中极具特色的经典巅峰之作。

怎么选择“食调”需要的配料,当年在部队中花了足足6个月,才烹调出完美味道的谢清风,早就已经熟记于心。

配料不仅能起到食调的作用,还需要能够搭配菜品中的主料,凸显出中华菜肴所需要具备的四大基本要素——色、香、味、形。

配料的作用如此之大,挑选起来必然就需要去精心选取。

大步跑到右侧食材区的谢清风,一共挑选了三样“食调”所需要的配料。

一块婴儿拳头大小的冬笋、一个手表盘大小的鲜香菇、一颗青葱碧绿的上海青,也就是南方常见的小白菜品种。

冬笋的脆爽、香菇的鲜嫩、上海青的清香,再加上三种食材不同的颜色,这些都是谢清风所需要的。

最后剩下的主料方面,谢清风只拿了一块水豆腐!

豆腐源自于华国古代的先辈结晶,被缺少肉食的古人称之为“素肉”,现代同样给它冠名为“植物肉”,在厨艺界的地位不亚于军工业的火药。

水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之一,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

主要的生产过程有两个,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

在口感上面,嫩滑爽口、入口即化是水豆腐的主要特点,这也是谢清风即将烹调的这道菜品中,需要尽可能凸显的口感。

所有食材配料选定完毕,谢清风马不停蹄的跑向另一边,挑选了自己所需要的厨具和餐具。

三分钟时间刚刚好!

作为主评委的中年妇女,看到谢清风选取了这些食材,立马就猜出了他想要制作什么菜品,嘴角不禁露出了明显的讥笑。

“在速度比赛里制作文思豆腐,真不知道该说你是狂妄还是自信过头,这可是需要顶级刀工才能制作的菜品,每一根豆腐丝都必须达到头发的标准,即便是我亲自上场烹调制作,没有10分钟也根本做不出来,就你泛泛平庸的厨艺,恐怕比赛已经结束时,你连豆腐丝都没办法


状态提示:第22章 『刀法巅峰—文思豆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