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末好国舅>363、重刑威加海内

抱着让张可大练兵的目的,张璟正声对朱由校说道:“陛下,臣不过是在练兵上,有些与常人不同的理解而已,可是,真让微臣练兵,微臣肯定是不如张将军。”

“不会吧?不过就是让你给朕练浙兵兵而已,你至于这么推辞吗?要是朕让张可大这个根本说不过你的人练兵,传了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拿这事情嘲笑朕在这件事情上用人不明的。”朱由校反问道。

张璟闻言,虽然心里明白单独让张可大练兵,基本没什么希望了,但他还是坚持建议道:“陛下,用不用人不明,等到时候所练的浙兵上了战场后,自然会见分晓。”

“而张可大此人练兵能力不错,并且他又有很高的反思能力,有他在,练兵一定可以事半功倍的,所以臣请求陛下,让他主持训练浙兵的一切事宜。”

朱由校听了张璟的话后,想了想道:“让他帮助练兵倒是是可以的,不过却不能让他主持练兵事宜,刚才的谈话,明显他不如你。这样吧,还是你来主持训练浙兵的事宜,朕再把张可大调给你,让他帮你训练浙兵如何?”

“这……臣附议。”张璟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想到恐怕朱由校因为刚才他们的谈话,是真不看好张可大,只能同意朱由校的命令,不再劝说。

反正,让张可大练浙兵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至于是不是让他全面主持,这也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朱由校的这个命令,其实对张璟而言也非常不错,毕竟,这么做的话,岂不是说张璟日后会在那支训练的浙兵之中,有很大的话语权?

就算未来的那支浙兵,张璟不会训练,都是让张可大帮助训练的,但只要张璟是全面主持浙兵训练的人,哪怕他什么事情都不做,把训练的事情都交给张可大,但就算如此,张可大也不会有张璟的话语权多。

不过,让他主持浙兵训练,会不会引起朝野非议,张璟也懒得去想了,反正,最终的压力都在朱由校这个下命令的人身上,就算天塌了,那也有朱由校这个皇帝在前面顶着朝野的压力不是?

“对了,你适才说的戚继光练兵之前做好杀了全部兵卒的准备,是真的吗?”朱由校又想到刚才张璟和张可大的谈话,又问话道。

看朱由校一脸认真的样子,显然对这是真的非常看重的。

张璟想了想,而后道:“应该是做好了,否则他也不会定下那么严酷的军法,这等军法,放在我大明其他军队里,能忍受这等军法的军队,可就太少了,说不得,能逼得不少军队因此哗变了。”

“这么说,连你也不确定戚继光到底有没有想过威加海内吗?”朱由校问道。

听到这话,张璟心里也是一惊,他倒是没想到朱由校的注意力,一直放在这上面。

说实话,张璟说戚继光做好杀了麾下所有兵卒准备的时候,还真没往威加海内的上面去想,但是作为皇帝,朱由校听到这话,却是不由自主的往这方面去想了。

终究,自古以来,能用上“威加海内”的,无一不是在民间有能力奔着君主去做的人,因此,朱由校十分敏感。

张璟不知道朱由校的具体用意,但他也不想被人传出他污蔑戚继光的名字,因此回道:“臣适才这么说,也只是引用解释戚继光所率军队军纪严酷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朱由校听了,点了点头道:“也是,看来是朕想多了。”

张璟闻言,心里暗道好险,差点弄出污蔑别人的乌龙,他可不想好端端的成为污蔑名将的始作俑者,特别是这名将还是他比较尊敬的戚继光,汉人的民族英雄。

不过,这也不怪朱由校敏感,实在是《尉缭子》太有名了,由不得他听了多想。

毕竟,《尉缭子》这本战国奇书,能被列在《武经七书》之一,本身就说明它的地位。

看看与它并列的其他六本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李卫公问对》,都是有名的兵书。

而且,《尉缭子》一直到后世,都被无数将领所推崇,自然就有它的魅力,而这部奇书的核心就是——重刑。

当然,这里的重刑可不是一般的重,毕竟,能做好杀光自己士兵准备的人,可没几个。

所以,按照“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的意思来看,像白起、项羽这样的著名的杀降大户都算不上“威加海内”,因为他们可没心狠到能把自己麾下的兵卒都杀了的地步。

而戚继光最终能练出浙兵这等精锐,也确实和军法严酷分不开,虽然如今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的“戚继光斩子”的故事,是纯粹的民间传说,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浙兵的军法严酷,否则百姓也不会根本戚继光的军法,编撰了这个故事传说了。

“算了,不说这些,你们要怎么练兵,朕不想管,杀多少违反军法的兵,朕同样也不想管,但是,有一点,你们必须给朕把兵练出来才行,练不好,朕肯定要治你们的罪。”朱由校最后索性不再去想刚才的谈话,只是给张璟下了死命令道。

“臣领旨。”张璟行礼领命,而后想到了什么,又试探问道:“启禀陛下,日后臣的军器局若是研发出新的火器,恐怕臣会改变浙兵的一些战法,所以到时臣所练之兵,肯定会和戚少保所练之兵不同,到时还望陛下理解。”

“那个朕不管,你想怎么练,就怎么练,这些事情,朕不想管。总之,


状态提示:363、重刑威加海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