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隋唐争霸>250 爬山涉水出深林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当狼王的公狼不是狼。狼是群居动物,狼王在狼群中处于绝对的地位,对狼群进行管理。虽然狼王的地位很高,但是狼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大家所说的sè_láng其实很不正确,狼对伴侣十分忠诚,绝不会劈腿和出轨。一般来说大多数的狼群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狼群,一般为七只狼,所以说“七匹狼”。随着小狼的成长,又有小狼出生,狼群渐渐扩大,随着狼群的增长,领地可能就显得小,就可能会分成两群。一般躲一点的狼群也就是十几个到二十来个,他俩可能点比较背,遇到这群狼就有二十六只,在狼群中就属于很大的了。

不过大也有大的好处。这些狼一开始坚决不想放过他俩,它们认为这两只猴子被它们困在 一棵树上没有办法逃脱,却没有想到这两只猴子太狡猾,竟然被他俩逃脱到了森林里。以前它们也和猴子打过交道,除非突然袭击,否则很难抓到它们,因为猴子是空军,而它们是陆军。陆军想对付空军很难,只有在豹子追赶猴子时,它们有可能捡到一些便宜。可是这次它们很早就把豹子给赶跑了,想要再捡便宜是不可能了。它们也没有想到马上就要到嘴的猴子竟然这么厉害。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它们也不得不认命。猴子到了森林和龙归大海没有多大区别,它们能够又跟着跑半天也是心存侥幸,想要报仇。

畜生很多时候要比人更理智,知道不可能抓到树上的猴子后,就决定放弃。不是它们不想报仇,也不是它们冷酷,而是为了族群的延续它们不得不放弃。要说报仇,它们也咬死过很多的动物,冤冤相报何时了,该放嘴就松嘴。为了生存还是找容易下嘴的吃,狼群也很现实,对着他俩嚎叫了几嗓子,似乎在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下次一定吃了你们!”然后一群狼转头就去了别处。

小八和十三已经做好了和狼群你死我活的战斗准备,树枝做的箭已经削了一百多支。却没有想到这些狼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三条命竟然豁达地离开了。他俩看着自己削好的短箭,虽然十分简陋,也没有多大的威力,但是毕竟辛辛苦苦削了半天。带走不可能,射没有地方射,真是难受。最后他俩还是没人带走了三十支短树枝,然后继续赶路。没有了狼群的威胁,他俩也从树上下来,人还是习惯在地上赶路,只有猴子才离不开树。要是狼群知道他俩急于从树上下来赶路不知道会不会后悔,不过它们耽搁了他俩一天多的时间也不能算一事无成。

等他俩重新辨明方向开始向东岭关赶过去时,已经相当于耽搁了两天的时间。而比他俩晚一天的宇文成都足足比他俩快了三天走出了大山,并且在去东岭关的必经之路设下了埋伏。按说能追上他俩已经算很快了,为什么宇文成都反而赶超了他俩?因为宇文成都他们有十五个人,所以路上无论是老虎还是狼群都不敢阻拦他们,自然是径直赶路。再说小八他俩人少力薄,被豹子追狼群围耽搁了时间不说,一路上还要小心绕开一些猛兽,怎么能快得了。好几次都是因为他们躲到树上才幸免于难,怎么能不耽搁时间。

宇文成都他带十五个人也是考虑到山林情况的复杂,野兽众多的缘故,可是他也没有想到竟然让他埋伏了三天之久。第三天的时候,他都开始怀疑是不是他们跑的太慢,送玉玺的已经过去了。而宇文礼国等人更是这样认为,一个个情绪低落。心中担心,如果两手空空的回到扬州,皇上会不会一怒之下杀死大家。就算不怪罪大家没有抢回玉玺,但是为了保密也很有可能杀死大家。想到一开始大家还很好奇张仲坚到底偷了什么的传世之宝,现在个个后悔知道玉玺被偷的事。

既然这件事是张仲坚他们给大家惹的祸事,这些人心想干脆和张仲坚他们同归于尽算逑了,少说也算为国尽忠,这样也能为家里人争取一些福利。如果不是这个念头,他们真是埋伏不下去。

正当他们感到绝望,想要等张仲坚他们同归于尽的时候,看到远处来了两个人。躲在路旁树林里的宇文成都他们一眼就认出了小八他俩正是瓦岗军的人,而且正好两个,而张仲坚他们那正好少了两个。虽然觉得这俩人有可能是送玉玺的人,但是为了谨慎,宇文成都还是排了宇文礼国带着两个人悄悄潜伏过去,看看那两个人后面还有没有人,有人就赶紧报警。没人更好,说明他俩很可能就是送玉玺的人,而宇文礼国正好从后面夹击他们,保证伏击的万无一失。宇文成都这样安排主要是怕张仲坚他们也出来了,毕竟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天。指望二蛋他们拖住张仲坚他们,不如指望公鸡下蛋。

小八和十三终于走出了大山,看到眼前的大路他俩觉得胜利就在眼前,穿过这一百多里地就到了东岭关辖区。想到最多一天就能把玉玺交到校长手里,两个人也不觉得疲惫,双脚生风,转眼间就走了十几里路。看到前面有一片树林,他俩想走到那里歇歇脚吃点干粮喝口水。在山里还不太觉得热,到了山外面,他俩觉得太阳似乎大了很多,才走了十几里路就感到口干舌燥。

走进树林,茂盛的树木把阳光遮挡的严严实实,树林里一阵微风吹过。浑身是汗的小八和十三感到十分惬意,一屁股坐到一棵大树下,掏出水壶喝了一口水。这时小八才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树林也太安静了,静的树上


状态提示:250 爬山涉水出深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