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帝国崛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门阀之论

“大将军有宏图大志,可是门阀是天下的基础。//。qВ5、c0m\大将军却要动摇门阀,这不是自断手脚吗?”

“门阀是强力,可是这世人看门阀,却并不全面。门阀有好的一方面,可以维护地方,可以传承礼仪,而且方今天下人才大多出于门阀,仲德说门阀是天下的基础,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门阀那为恶的一面,相信仲德一样清楚。”

程昱沉默了,是啊,门阀里面的人做的坏事,他也清楚。

“如何?仲德无话可说了吧。我也是门阀出身,自然也清楚门阀一旦为恶,其危害是多么的大。方今乱世,造成原因甚多,但是门阀弄权,把持地方,侵吞田地,奴役百姓,这些事情门阀没有少做吧。”

“那也是皇帝无能才会如此,门阀之中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在为山河社稷而努力。”

“不错,门阀中是有能人。可为什么现在天下人才多出于门阀,仲德你可知晓?”

“门阀子弟的生存环境好,可以得到好的教育,自然出名士人才。”

“这只是一个方面,百姓需要经营生活,为吃饭而努力,没有精力也没有钱财去。同时,还有就是,大汉的官员多是征辟与举荐而来,在这一点上,又是门阀的优势,官员大多出于门阀,那么门阀出身的官员再选,一样会选门阀出身的人。这般循环下去,寒门百姓又有多少出头之日呢?”

“大将军之言有失偏颇,举荐之后,一样有朝廷考核才会授官。”

“话是如此,可寒门百姓中的人才九成九连举荐的机会都没有,又何来考核的机会?就是这考核,也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时间久了,这天下的官职都进入了门阀手中,寒门百姓地人才更难有出头之日。不知此言对否?”

程昱再次沉默。心中惊讶,谁在敢说郑啸是个纯武夫,那自己不是成了大字不识的白丁了…

郑啸却继续说到:“门阀子弟为官,门阀更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持地方。难道这门阀子弟不照顾自家?地方政令皆出门阀,如何让皇帝心安?”

程昱心想自己是死定了,也不在乎了:“门阀的力量强大,对朝廷也是好事。门阀地力量和皇权的力量保持平衡之后,才能保证皇帝不至于昏庸。”

“呵呵,你的希望是好的。但是皇权和门阀要保持平衡。谈何容易?若是为英明皇帝,那么门阀还会有收敛,顺应皇帝之命。也可以治理出世。可一旦皇帝昏庸,门阀做大,其结果又会如何?恒灵两为皇帝可为前车之鉴。皇帝一旦昏庸。百姓民不聊生,乱世即起。你说这门阀算不算祸乱来源之

“大将军也是门阀出身,祸乱其根本原因应该是皇帝。而且大将军要削弱门阀,那么就不怕以后没有人才治国吗?”

“这个你无需操心,你以为我治下学宫是做什么的?你以为我钱多的没地方花了供养那么多寒门百姓子弟?你以为我选辟皆出学宫是无的放矢?”

程昱又一次沉默了,好一个深谋远虑,门阀完了。现在郑啸对于门阀的态度是,反抗的门阀,面对地是刀剑;顺服的门阀,在交出权利后。还能活的很好。

现在门阀虽然一时隐忍,但是绝对不会停止反抗。当一个人在执掌过权力后,要他放弃这些权力,基本不可能。或许有淡泊地人,不贪恋权力,但那实在是太少了…

“大将军这般行事,得罪门阀,触怒儒生。难道您就不怕动摇柄本吗?”

“国本?我从不认为门阀和儒生是国本。黎民百姓才是国本。事实证明。我治下与曹操治下的情况就是明证,难道我治下不如曹操?”

“这…”

“说到儒生。仲德以为现在的儒生是谁地弟子?”

“弟子?总的来说。儒生都是孔孟的门人。”错,汉武帝以前是,而现在不是。现在的儒生都是董仲舒的门人,而不是孔孟的门人,仲德以为然否?”

“董国相一代奇人,复兴儒学。也算当得上孔孟之后儒家第三圣了。”

“不可否认,董仲舒很厉害。他提出的大一统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求贤重礼等等思想对于帝王很有用处,成为大汉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他一样有他的局限性,与孔圣亦有冲突。”

“董国相精研儒学,怎么会…”

“你不相信?那我问你孔圣人教化世人的思想是?”

“有教无类,凡虚心向学,皆可教化。”

“那董仲舒地人性论思想是?”

“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生而知之;中民具善质,可教之;斗宵愚昧,无可…”说到这里,程昱的冷汗也下来了。

“这三性各指何人?”郑啸则不紧不慢的问了起来,看着程昱的窘样继续说到:“这圣人为帝王宗亲,中民是门阀世家,斗宵是寒门百姓。孔圣人言百姓可教,董仲舒言百姓不可教,孰是孰非?”

程昱也愣住了,明知道这是郑啸强词夺理,可他却无从反驳…

“仲德,先父之名,你可听过?”

“德容公世间大贤,昱钦佩无比。”

“先父有言,百姓可教。然百姓所虑者多为衣食生活,故难有时间求学。书籍不易制作,昂贵无比,非寒门百姓可得。故门阀世家多出人才,而寒门百姓难有成就。”

程昱点点头,确实如此。现在大部分还是竹简。昂贵,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的起的,所以这也就对普通百姓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七章 门阀之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