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薨天,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在大内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宁府贾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两府无人,因此大家计议,家中无主,便报了尤氏产育,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体。
以上是贾府的安排,林府只有三个主人,而楚夫人也是诰命夫人。林如海临终前上过书为继室楚盈请封。做官的,元配是一定有相应品级的诰命身份的,而继室就不一定了,是酌情给予诰命身份的。不过林如海临终上书给续妻请封,毕竟林如海临终请封,加上考虑到他的遗孀要是有诰命身份在身上,孤女幼子也就有所依靠了,所以朝廷就下表赐谥的时候,封赐了楚盈二品诰命的身份。这个身份就是楚盈出入京城上层贵妇圈子的基础,二品诰命夫人啊。林如海为楚盈请封一方面是对楚盈的一种补偿,人家跟了你多年主持家务你都没把人家扶正,到临死扶正了,要人家守寡抚养你的孤女继子,怎么也得给人家补偿吧;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儿女考虑,有楚盈的诰命身份在,孤儿寡母就不会被人欺负了去,将来儿女议亲也有身份说话。
楚夫人其实也算可去可不去的,她虽然是诰命,但她先夫的是外任的,自己又是没出孝的寡妇。但是她娘家人认为她还是应去的,皇家的事殷勤些没错,何况这对她母子在京城立足也是有好处的,这是丧事,不忌讳寡妇出席的。
于是楚盈就安排黛玉在家管家照看弟弟,自己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母却想楚盈不在,黛玉没人照顾,想接过贾府来。
这就是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一个认为要学习当家理事,能独当一面,到了婆家能马上管家掌事;一个认为姑娘还小又尊贵,要娇生惯养才好,将来到了婆家就再没人宠爱着了。一个是打算长远,一个是溺爱孙女,也不能说谁对谁错。
毕竟能千娇百宠的做姑娘的日子就那么几年,到了人家家就得谨言慎行,低首付小的做媳妇了,留下一段好时光也是不错。可是要了婆家撑不起来,就会被婆家看低,管家理事是豪门主母一辈子的事业,总得有知识基础吧。
好在黛玉自己明白,主动要求在家管理家务、照看弟弟。贾母心疼不已,说:“蘅芜苑给你留着,没事了你就回来住。”
最忙的晴雯,因为她现在归属黛玉了,所以要从搬出来。她的日常衣物都带着到林家,再回贾家,两头搬,黛玉、紫鹃的日用也一样的随身带着走。可是还有一些不是必须用到的,留在,现在都得搬到蘅芜苑去。
晴雯在蘅芜苑选了一间空房,有些小,所以没人用,但是阳光充足——晴雯选房子的原则就是阳光足,一来是个人爱好,二来她要做针线,都是用眼睛的细致活,要求光线足。
林大娘帮着安排了家具,怎么也是一等的丫鬟,不能用小丫头们用的布置吧。晴雯虽然是林家的人了,可是先不说老太太还是看顾黛玉的,就是林大娘这个人是个精明人,不会明面是捧高踩低的,该什么规矩就是什么规矩。他们夫妻能做到大总管,也是有成算的,当然不和那些个眼皮浅的婆子丫鬟一样。
不过房子真的小,一张架子床,一张斗桌加一把椅子,一个立柜,加上一个绣架这些不能少的东西就满了。好在晴雯不讲究,盆架是要的,衣架就不要了,衣服搭在椅子上好了。搬了一个高几做饭桌就好,座位就配上个胡椅——其实就是高个马扎。
家具搞定了,晴雯兴高采烈的去搬东西。可是这些人都是什么眼神啊?同情的,幸灾乐祸的,惋惜的,轻蔑不屑的。好像从搬出来就是从天到地了,至于吗?别的不说,光凭那名字叫的,本姑娘就早想搬走了,省的以后说起来,从出来的,还以为是某某从良了的。
到了,袭人那个热情,好像见了自个亲妹子。一点看不出来是谁半夜扎我小人的,好像的芭蕉树地下埋的偶人都是自己到土里去的——你以为是知了的幼虫么。倒是麝月有些不舍,其他人还是不看她们的好,就是我生的比你们漂亮,针线做的比你们好,王夫人赏给我的旧衣服比你们多,你们也不用这么个送走了瘟神的脸色吧。
姑娘我吸取原著上晴雯的经验教训,低调做人,本分做事(事实上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么)。自认做人还算成功,证据就是外头的表现,凡是幸灾乐祸的,轻蔑不屑的都是丫鬟们的家属亲戚(考虑到的丫鬟人口基数,和贾府下人几辈子繁衍的沾亲带故,所以这些人口还真不少),而和丫鬟没关系的人都是同情惋惜,乃至几分兔死狐悲似得感情的。
晴雯想想被袭人明里暗里害了这么多次(还安然无恙,袭人你也够没用的),怎么要走了也得给她添点堵。所以就拿了一个袭人马上要完工的荷包,“袭人姐姐照顾我这么久,我要走了。这个就给我做个念想吧。”袭人当着一屋子的丫鬟,也只能认了。
蘅芜苑到才几步路啊,还念想,找荷包的功夫都不比走来看活人快。知道你做活慢,这么费工精致的荷包定是做给宝玉的,我拿去了,你怎么也得在用个十天半月熬灯费蜡的才能再做一个。想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