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和我们都是朋友,过去都是西凉战场上并肩杀敌的兄弟,他当然不想杀我们,当然更信任我们。段煨和我们本来就是一条心,如果不是李傕这个混蛋非要自相残杀,他不会去投靠袁绍。袁绍能给他什么好处?袁绍自己就是个大叛逆,跟着他,迟早都是死路一条。跟在天子后面,大家将来都是中兴名臣,这谁不知道?这两个人好说服。
至于离间袁绍和蒯越的办法就更简单了。我们请天子下一道圣旨给刘表,说自己已经说服了张济、王方和皇甫鸿三位将军,自己将带着天子营到荆州去,请荆州军来护驾即可。
此时关中形势对袁绍非常有利,袁绍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刘表迎驾天子。刘表一旦迎驾,他就是勤王功臣。袁绍不仅会失去南阳,更会失去自己在各地州郡大吏中的地位。将来刘表不但要指挥他,还要代替他指挥各地州郡大吏。那时,袁绍不要说占据关中了,就连他自己的王霸之业,恐怕也要化作一场春秋大梦。
袁绍不同意蒯越护送天子南下荆州,两人之间必定要发生激烈冲突。冲突一成,突袭的机会也就来了。
这个“突袭”不是我们突袭袁绍,而是袁绍来突袭我们。
皇甫鸿将军可以去诈降,可以向袁绍献计,愿意和袁绍里应外合,诛杀叛逆,救出天子。
袁绍可能会将信将疑,但他在援军未至,蒯越又和他矛盾重重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冒险一搏。
因为他只要把天子抢到了手,则形势就完全变了,完全被他控制了。到那时,无论是天子、刘表、马腾、段煨,还是关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当然了,如果天子出了意外,他还是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不过袁绍一直都说当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一直都想重建皇统,如果他能迅速拿下关中、关西,王霸之业初步成功,他大概也就不怕各地州郡大吏的指责了。
所以,这个“险”,他一定会“冒”。
袁绍来突袭我们,不会告诉蒯越,更不会请蒯越来帮忙。蒯越知道了,担心天子安危,一定会阻止。袁绍也不会告诉马腾和段煨,他不相信马腾和段煨,担心消息被泄漏了。
袁绍一支军队,不过两万人,我们也是两万人,有心算无心,必定杀他个落花流水。袁绍一败,形势大变,马腾和段煨立即就会倒戈。如此双方实力则发生变化,袁绍和蒯越眼看勤王和夺取关中皆无可能,只能撤军。
太尉杨彪等大臣,骠骑将军张济都不同意第二种办法,他们极力要求退守潼关。有了北疆军的粮食军械,张济也就不在乎自己的那点粮食储备了,他现在要保存实力。而杨彪考虑到徐荣的劝告,担心天子的安全,所以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突袭袁绍的计策。
我们这里的人非常复杂,袁绍的耳目也非常多,消息一旦泄漏,弄巧成拙,被袁绍将计就计,我们就死定了。
王方、皇甫鸿、杨奉、董承、贾诩、种辑等文武大臣却要求采取第二种办法。
第一种逼守潼关之策有个巨大的隐忧,那就是明年的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明年大将军一旦帮助我们击败了袁绍,重新夺回了关中,北疆军就不会再退出关中了。那时不管是天子,还是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北疆军进驻关中,拒绝大将军入朝主政。大将军入朝主政,首先就要对付我们,我们的下场可想而知。所以如今之计,只有采取第二种办法,先击败袁绍,后稳定关中,大家还有一条活路。
大臣们互不相让,争吵激烈,最后一致请天子决断。天子十四岁了,已经行了冠礼,是个大人了,应该有自己的主意。
天子选择了第二种办法。
种辑到长门亭向袁绍讨粮。
袁绍不给。种辑很愤怒,大骂袁绍,皇甫鸿大人差点被你害死了,你还想怎么样?你是不是想害死天子才罢休。
种辑被乱棍打出了中军大帐。他鼻青脸肿地跑到了段煨营帐,向段煨苦苦哀求。天子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作为朝中大臣,岂能象叛逆一样视而不见?段煨咬咬牙,从士卒们的嘴里抢了五车粮食给种辑。种辑不要,这点粮食有什么用?不把袁绍赶走,天子迟早都要一命归天。段煨长吁短叹,痛心疾首。
种辑又去拜见蒯越。天子快死了,你赶快把他护送到荆州去。如果你不救他,天子不是饿死,就是被袁绍杀死。蒯越老泪纵横,悲伤不已,我怎么去救陛下?除非陛下自己愿意去。而且张济、王方、皇甫鸿这些人也愿意留在关中,否则袁绍不会答应的。
种辑说,好,只要你答应,刘表大人答应,我这就回去求求陛下,求求张济他们。
第二天,天子下旨,请镇东将军、荆州牧刘表派军护送自己南下荆州。蒯越接到圣旨,一面急告襄阳刘表,一面急匆匆赶到新丰城拜见天子。张济、王方和皇甫鸿当着天子的面信誓旦旦地发誓,自己等人愿意率军留在关中,替天子守护皇陵。
蒯越喜出望外,飞奔回营,和袁绍商量迎驾一事。
袁绍兜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迎驾可以,但不能把天子送到荆州。
为什么?蒯越气愤地说道,长安之战,我们荆州军没有出力吗?我们是来勤王的,不是来帮你打关中的,不是来帮你成就王霸之业的。
蒯越说话难听,袁绍说话也就不客气了。这么说你是来勤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