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九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节
毫的抵抗能力,甚至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蒋奇呢?”袁绍紧张地问道,“他和你们一起突围的吗?”

“他死了。”文聘悲痛地说道,“我们突围的时候遇到了幽州铁骑,蒋大人和他的亲卫骑全部被杀,一个也没逃出来。”

“刘磐呢?他人呢?”刘表没有看到自己的侄子,马上就急了,连声追问,“刘磐在哪?”

文聘羞愧无言。

“死了?他是不是死了?”刘表一把抓住文聘的手臂,扯着嗓子吼道,“他是不是死了?”

“我不知道。”文聘神色黯然,“我们被冲散了,也许……”文聘没有再说下去,说了也是白说。在北疆铁骑的疯狂追杀下,根本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刘表哀嚎一声,抱着脑袋颓然坐在了地上,欲哭无泪。

袁绍同情地看着他,想安慰两句,却没能说出一个字。他本来在战败之初,对刘表非常气愤,如果不是刘表擅自下令出击,没有坚决遵从自己的命令拖延不战,何来今日之惨败?但旋即想到战场上那铺天盖地的铁骑大军,觉得自己这个怨恨也没什么道理。大军的粮草已经濒临断绝的危险,拖延之策已无法实施。而李弘既然从大漠上征调胡骑南下,不论自己是否主动进攻,他都会利用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展开猛烈攻击。我不在平阳亭惨败,就在官渡惨败。这个败局似乎早在李弘决定征调胡骑攻击中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袁绍叹了一口气,抬头望向黯淡的星空,苦不堪言。但愿夏侯渊、关羽这些人能逃出来。大战失败后,各方为了抗衡河北,需要建立更为牢固的联盟,需要重建更强大的军队。否则要不了两三年,李弘就能各个击破,全取天下了。袁绍现在迫切需要这些悍将都能活着回来,有了这些人的存在,联军的武力才能迅速得到恢复。

“传令各部,加快撤退速度。”袁绍知道前锋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他连声下令,催促大军全力后撤。

麴义、玉石率北军将士急行七十里赶到了燕城附近,雷子率军前来会合。两军合二为一,于清晨时分包围了燕城,然而叛军已经先行撤走,燕城是一座空城。

北军将士因为连续奋战,已经精疲力竭,很多将领要求休整一天,让疲惫不堪的士卒们恢复一下体力。

麴义也担心大军出现意外,于是急书大将军李弘。李弘同意步卒大军在燕城休整一天,同时命令赵云、燕无畏、雷子各率铁骑分路南下追敌,务必在鸿沟水一线把叛军截住,并予以分割包围,争取全歼叛军。

九月初七日的上午,雷子奉命率军直杀延津、酸枣一线,跟在叛军后面衔尾追杀。

九月初七日中午,赵云率军赶到燕城,并随即奉命南下乌巢,抢在叛军之前攻占封丘,以切断叛军从封丘南逃的线路。

九月初七日正午,燕无畏奉命率军直杀阴沟水,抢先对原武和阳武两城展开攻击,争取把叛军堵在济水河以北,分割包围。

三路铁骑呼啸而下,向河南大地席卷而去。

九月初七日,封丘。

曹操得知前线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不禁瞠目结舌,一时间呆若木鸡。

袁绍从燕城出发之前,曾命令曹操分兵南下增援浚仪、中牟一线,把阎柔的铁骑大军挡在城下。曹操有心南下徐州,所以并没有遵从袁绍的命令,而是依旧屯兵于封丘,时刻打探前线的战况,以便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抽身而走。

谁知道仅仅过了一天,战况就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联军竟然惨败于平阳亭,十万人马灰飞烟灭。

虽然曹操一直在谋取徐州,打算东山再起,但他绝对没有让联军大败的意思。联军若败,中原丢失,再想击败李弘就难如登天了。这也正是曹操至今还没有和袁绍翻脸的重要原因。在曹操的心里,中原大战最理想的结局是,联军击败李弘,袁绍损失惨重无力全取中原。这样自己就能利用中原大战后各方无力再战的绝佳机会,先吞徐州,后占兖州。等自己兵不血刃拿下兖、徐两州恢复了一些力气后,接下来就是击败臧霸攻占青州。有了兖、青、徐三州之地为根基,自己就可以和李弘、袁绍、刘表等人鼎足而立。将来不但生存无忧,更有可能建下一番名垂青史的功业。

然而,昨日联军十万大军的覆没,把他的梦想彻底葬送。他现在就算拿下了徐州,也将直接面对来自兖州方向的攻击,生存的危机越来越大了。

定陶大战,自己失去了曹仁,平阳亭一役,自己又失去了夏侯渊。短短数月之内,自己的两位兄弟和数万大军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曹操悲愤之余,更是心灰意冷,突然失去了争雄天下的信心和勇气。

“大人,你还在想什么?”荀彧看到曹操痴呆不语,急声催促道,“我们立即南下徐州,立即南下,不能有片刻的耽搁。”

“大人,你快下令吧。”程昱用力拍了拍案几,“北疆铁骑正在飞速杀来,稍有迟疑,我们定会被那帮凶残的蛮胡围住,局势将再不可挽救,社稷可能就此倾覆。”

曹操愣了一下,接着勃然大怒,把手上的竹简用力砸到地上,“现在南下徐州,北疆军将从封丘、浚仪、中牟一线飞速西进,把袁绍和刘表包围在延津、酸枣一线,联军最后那点人马也将尽数覆没。袁绍和刘表都死了,北疆军还有什么阻力?他们将一泄而下,顺利占据河南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九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