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四节

五月初七,函谷关。

左卫将军麴义下达了攻击命令。

北疆军用弩炮、石炮向关隘连续猛攻,函谷关上矢石如雨,遮天蔽日,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响彻了青龙山。

五月初八,荥阳。

龙骧大将军赵云下达了攻击命令。

南军在杨意的指挥下攻击北城门,北军在于毒的指挥下攻击东城门,将士们利用各种攻城器械轮番上阵,攻势如潮。

五月初十日,清晨,辛评在一队亲卫的保护下,匆匆赶到了南城门。南城门的前面是旃然水,水流湍急,不利于敌军攻击,所以辛评在这一侧并没有投入重兵,但昨夜河对岸人声喧天,又一支北疆大军赶到了荥阳城。

远处北疆军大营绵延数里,旌旗飞舞,隐约可见一队队的铁骑正在往来飞驰,鼓声、号角声此起彼伏。

辛评脸色微变,强烈的窒息感让他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急促地吸了几口清凉的河风。

“大人,对面至少有五万人马。”马延双手抱着战盔,语气沉重地说道,“加上东、北两道城门外的敌人,李弘至少在荥阳城投入了十万大军。我们三面受击,形势非常危急。如果……”他犹豫了一下,看看辛评,低声说道,“如果北疆军果断占据虢亭,切断我们退往成皋的驰道,我们就被包围了。”

“大人,急速增兵虢亭,免得被北疆军困死在荥阳。”高翔连连搓手,焦急地催促道,“虢亭方向只有吕旷的三千人,他们挡不住北疆军。”

辛评轻轻吁了一口气,极力稳定了一下自己紧张情绪,然后负手背后,在城楼上缓步而行。

目前虎牢关有两千人,成皋有三千人,虢亭有三千人,剩下一万五千人都在荥阳。如果荥阳被北疆军包围,虎牢关等于拱手送给了北疆军。我现在应该放弃荥阳,退守成皋,但这么早就撤退,无法向袁绍交待,更有可能被袁绍乘机解职。辛毗投降河北在晋阳朝廷任职的事,自己刻意隐瞒了,这事如果说出来,自己和辛家可能会被盛怒之下的袁绍全部杀了。不过,假如李弘有意离间洛阳内部,把此事告诉了审配,那袁绍此时想必已经知道了。他之所以隐忍不发,可能是因为洛阳大战正值关键时刻,不敢自乱阵脚。

现在撤退,等于激怒袁绍,等于逼着袁绍杀自己,等于送给袁绍一个借口杀自己。我该怎么办?李弘到底有没有把此事告诉审配?袁绍是不是在等着自己如实禀报?他是不是在考验自己的忠诚?

“增兵虢亭。”辛评停在高翔面前,挥手说道,“你亲自率五千人支援。”

“急报洛阳,十万北疆军围攻荥阳,形势危急。为保存兵力,请袁大人考虑是否退守成皋、虎牢一线。”

五月上,颖川。

颖川战场陷入僵局,颜良屡屡催请大将军李弘,要求统率主力围攻鲁阳。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截断洛阳和鲁阳之间的驰道,只能和叛军决战于鲁阳城了。

如果强攻鲁阳,颖川战场上的兵力明显不足,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只能设法减少战场上的叛军兵力。

李弘和玉石、傅干、王凌等人仔细商议后,决定出击豫州陈国的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

睢阳是江淮的门户,占据睢阳,大军可以沿睢水直杀淮河,对曹操会造成致命的威胁。但睢阳在豫州境内,北疆军打睢阳,曹操只有干瞪眼,一点办法没有,他只能向袁谭求援。

去年长江两岸局势的稳定,并不是因为河北的斡旋产生了作用,而是因为袁谭攻占了庐江,刘表主动让出了半个江夏,江东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曹操和孙权脚踩两条船,左右逢源,河北人看得一清二楚。乱世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要想让别人服从你的意志,需要强悍的武力。河北目前的武力还无法让曹操和孙权甘心臣服,李弘只能忍着。

曹操和袁谭之间的关系,李弘大致也了解,他估计袁绍为了守住洛阳,肯定要向曹操求援,而曹操为了趁火打劫也肯定会向袁绍许下一些承诺。这时北疆军如果攻打睢阳,威胁徐州,袁谭势必会挺身而出,抽调部分兵力死守睢阳。

五月初,李弘命令姜舞带着五千铁骑,命令驻守昌邑的彭烈带着五千步卒,急速向睢阳进军。

豫州各郡的军队现在都在颖川战场,睢阳城里只有两千守军,他们惊慌失措,飞速向袁谭求援。

同时间,徐州的曹操一直关注着睢阳,毕竟睢阳关系到江淮的安全,他不能不防。得知北疆军要攻击睢阳,他十万火急书告袁谭,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睢阳,否则明年开辟东路战场的计策势必泡汤。

袁谭闻讯,大惊失色。不管是为了拱卫江淮的门户,还是为了固守豫州,他都要出兵支援。袁谭即刻命令长史刘献、大将刘询带一万大军火速支援睢阳,把北疆军赶出陈国。豫州的军队只有两万多人,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年初刚刚征募的新卒,大军一分为二,严重影响了战斗力,袁谭不得不放弃主动进攻,转而在临颍一线转入防御。

豫州军分兵的消息迅速传到大将军行辕。李弘急告颜良,颖川南部威胁已经暂时解除,立即集结主力围攻鲁阳。

五月中,颜良指挥七万大军从阳翟出发,急速推进两百四十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鲁阳。

此刻,袁熙的大军在广成关,文聘的大军在霍阳山下的牛兰累亭,吕介的大军在昆阳。三支大军距离鲁阳都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四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