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灏呵呵一笑:“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这个嘛,我自然有我的道理,这艘潜水艇我最近要派大用处……今天,约翰你只管跟我一起试验这艘潜龙-1号,看看有没有什么大的纰漏,若是有,还有点时间,我们还可以尽量修正。”
大的纰漏自然是指潜艇水下的抗压问题,龙灏金源再多,也没办法独力让一艘漏水的潜水艇在海下持续航行。
霍兰听到这里,心有嘀咕,不过他还是点头道:“行,一切听伯爵您的……目前看来,潜龙-1的水面航行基本正常,现在的速度也加到了12节,证明了内燃机马达的工作情况良好。”
龙灏亦是点头道:“水面航行正常只是开始,真正重要的是水下航行情况,来,霍兰先生,我们一道下去!”
说完,两个人在一名水兵的护卫下,打开舱盖,依次进入到潜龙-1号的内部。
这一次下来,潜龙-1号的内部已经被填充得满满了,上次缺少的部件,现在都已补上,白线也都看不见了。
如今的潜龙-1号,排水量达到120吨,自重78.5吨,最多可以容纳船员8人。
这会儿,因为是试航,为了保证宽敞和舒适性,除了龙灏和霍兰外,只有3名水手停留在各自岗位。
一名负责操控行进方向,一名负责调整动力切换和上下潜浮,还有一名就是刚刚下来的水兵,他主要负责机动(嗯,也包括激动)。
龙灏站在负责操控行进方向的水兵身后,问道:“潜龙-1的转向功能怎么样?还没试,那么。现在开始试验!”
刚才有龙灏和霍兰站在潜水艇顶部,转向什么的肯定是不能试的,所以这会儿,那名水兵精神满满地应了一声,聚精会神地操纵起来,很快。潜龙-1号就开始做起了转向。
别看潜龙-1号在转向,但艇内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个实验结果让霍兰等人非常惊讶,唯有龙灏老神定定:开玩笑,这可是未来经过无数次检验得出的最佳潜艇形态,虽然在我手里免不了偏差,但如此低速下的转向而已,又怎么会影响到舰艇内部呢?
试验完了转向,接着就是下潜了。这个试验最为重要,除了龙灏,艇内的其余四个人都显得有点呼吸急促。
龙灏笑了笑,道:“别紧张,有我这个少爷在,就算潜龙-1号下潜后浮不起来,我也会把你们平安地救出去的。”
这话一出,大伙的心情立刻平复下来。
毕竟。潜龙-1号从出现到下海太过仓促,任何一名水兵突然间要随船下潜到海洋深处。心里多少会有些恐惧。
那名负责操控潜浮的水兵立刻挺胸道:“怕死不当兵,能和少爷一起下潜,是我们的荣幸!……报告,潜龙-1速度已为零,现在开始下潜,内燃机已停。动力切换成电动机发动……”
码头之上,鲲鹏的技术人员、留守的龙鳞海军、偷闲出来逛荡的郑廷襄一伙、揪心的鸳儿……总之,鲲鹏造船厂内,能聚集起来的人都聚在了这里,要不是码头不够宽阔。只怕这些人挤上来都能把码头压垮!
他们都怀揣期待、满心紧张地看着潜龙-1号向远处行驶,这一次试航,可是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呢。
有人问:“船能沉到海底,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沉到海底的船,还能叫船吗?”
有人答:“一听就知道你没认真听少爷讲,那家伙当然不叫船……那叫潜艇!潜艇潜艇,顾名思义,自然就是可以下潜的舰艇啦!”
那人问:“下潜的舰艇,那不都进水了吗?进了水,怎么浮起来?”
那人答:“幸好我参加了这艘潜龙-1的改造,你这问题难不倒我,浮起来很简单,只要把潜艇内蓄水舱中多余的水排出去就可以了,我跟你讲,吃过鱼吗?见过鱼鳔吗……”
人丛中话语声不绝,尽管大部分人都是从事了一辈子造船业,但潜艇这个玩意还是太高端了,要是洋人可能还听说过,但对黄肤黑发的华人来说,就无疑于天外来物了。
新奇,处处都是新奇。
潜水艇,对郑廷襄来说也是新奇玩意,他来到美国几十年,即便是几乎融入了这个移民国家,修过大桥、盖过大楼,但要说起潜水艇,他虽听闻过,但今天还是第一次看到实物。
这样的铁疙瘩,真的可以装着人潜进大海吗?
话说郑廷襄此前对龙灏还是有点小意见的:我堂堂一名美国的机械工程师,抛弃在美国打拼出来的事业,听从同窗之劝,前来投奔你,可你倒好,从头到尾也没跟我单独谈谈心,一点都没有给我应有的重视。
郑廷襄这类留美幼童,从小在异国他乡打拼,自尊心和心灵的敏感程度都相当高,因此,别看他属于‘科学知识分子’,但实际上却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谋士,需要主公的一份尊重和礼遇。
但这几天下来,郑廷襄对龙灏的态度却改变了许多:他看到了龙灏与船工们一同奋战,一同为这艘潜龙-1号顺利下海试航而彻夜不眠地努力,他没有丝毫架子,能与底层的工人打成一片,而且,他虽然年轻,见识却非常广泛,潜龙-1号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霍兰解决不了的,最后都是龙灏出主意解决的。
有些解决法子,比如潜水艇的双层壳体结构创意,就源自龙灏,郑廷襄听过之后,也连呼奇思妙想,赞叹不已。
(注:双层壳体结构,即潜水艇由内外壳组成,中间的空间充作压载水舱,控制潜浮,提高适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