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八十七章、徐荣的野望

(两更完毕,第二卷进入尾声了,这一卷最后的高*潮,求票!!!~)

放弃巩县的防守直接退到偃师,对徐荣来说也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因为这就意味着,除了李儒和吕布那边之外,就在洛阳之外、董卓这边所有能够防守和抵御联军的底牌,都压在这一处了,谁都知道如果到时候失败面临的是什么。

但面对同僚杨定、李肃的担忧和疑问,徐荣只是坚定道:“三日,只要咱们在偃师坚持三日,军师及吕将军那里,必能过来。问题只是,他们会以一种什么方式解决这场战争。”

徐荣说的似乎很有信心,但李肃却觉得这是事实,对于吕布他可能还心存怀疑,但他丝毫不怀疑李儒,虽然这也是因为他实在是没有再见过其他的顶级谋士了,但李儒的高深莫测确实已经成了西凉军中深入人心的形象。

正如徐荣所说,现在的关键是李儒他们那边决定怎么做,但至少是现在,战局还不明朗,还没有人知道。

……

徐荣在等待着李儒、吕布那边筹备的反击,但不代表着他就要将全部希望都压在了他们的身上,而实际上他现在的压力也是非常大,当然不只是来自于对面的联军,还有大后方。

洛阳早已大乱成了一片,别说联军的压迫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中间还有人在背后故意推波助澜,使得一阵阵暗涌席卷向这个帝国都城。

而毫无疑问,这段时间董卓过得并不舒服,尤其是在他抱以期望的李儒和吕布两个人一来没有能够守住虎牢关,二来还将联军直接放过来,任由他们长驱直入,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对于前面徐荣的压力大增,另一方面本来被李儒一口回绝的迁都长安的建议让他重新提了起来。

迁都这种事情历来都是大事,而且各方面准备都需要充足,所幸早在之前王允提起之后他就已经意动并且迅速安排下去有条不紊地做了一番准备,甚至连母亲和女儿、外孙女都被他送到了弘农,很显然对于联军的到来,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在虎牢关之战后联军胜利攻取那关口达到了最高峰,现在不过是一种宣泄式的崩溃。

当然即便如此,董卓本人也并没有急着走,甚至于朝廷大部分文臣都没有走,他们都在等,而董卓的等,或许是还对李儒抱有最后的期望,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想起自己在西凉、在河东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屡次危机,甚至有些相对来说,面对的是比如今更加危险的局面,而那个时候靠着他的坚持、以及李儒的出谋划策最终一次次挺过来了,难道现在自己势力大了、权势熏天的时候反而丧失了最开始那最起码的勇气?

这样一想,至少他觉得自己多了一些勇气来面对。

更何况这个时候跑去长安,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要知道西凉韩马那边还闹腾得厉害,段煨根本不足以镇住场子,董卓不得不特别加封牛辅为雍州牧,入主长安;至于河东黄巾郭太,被曹性已经是打得没半点脾气了——值得一提地是吕布麾下另一员并州大将、也是李儒一直以来联络的那个郝萌,却在一次伏击战中丧命,对此董卓也并没有怀疑,所以说要不是为了保存实力抽调给曹性的人马并不多,早将这群乌合之众剿灭了个干净,毕竟吕布留下来的并州军也被董卓直接抽调到了偃师做徐荣的援兵,现在那里已经有四万多并凉大军严阵以待联军到来。

同时依托河东、弘农两郡为其做后盾,也可以说是连接洛阳与长安的桥梁,董卓做足了自己能够做到的完全准备,现在只等那边进一步消息传来了。

……

事实上徐荣直到真正面对了联军的冲击,才发觉自己对于自己能够坚守几天还是高估了,如果不是李肃警惕得快,可能联军在第一日半日就足以直接拿下了偃师,不管是斗智还是斗勇,此时孤注一掷的联军诸侯们都不会比他们差,更何况他们现在实际上还是占据绝对的优势。

不得不说可能是缘由于之前在虎牢关的经历,使得联军在攻城上的配合以及战术都成熟了许多,也更加有杀伤力,他们的攻城器械并不缺少,而虽然如孔融的老弱残兵、王匡以及鲍信、张超等人的弱旅有拖后腿嫌疑,但作为攻城的炮灰却还是很好的,反正有着袁氏三人和韩馥等人的精兵坐镇,这些家伙除了听命根本做不到反抗,借着他们吸引偃师守军的“火力”,而后才是精兵上阵。

仅仅过了一天一夜之后,偃师四万守军,竟然就有过三分之一伤亡,轻者暂时失去战斗力,重则直接就是丧命。

这就是残酷的战场,没有丝毫怜悯和温和可言!

在联军猛烈冲击下,偃师城就好像是在狂风骤雨澎湃海浪中无所依靠的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若不是杨定守城经验丰富,徐荣调兵遣将有度,再加上李肃从旁穿针引线,小心应对联军手段,他们能不能够撑过第二天,都还是一个问题。

而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偃师城城楼上,已经被染成了红色,血就仿佛流不干、流不尽一样,还没来得及干涸凝固,立刻就有新鲜血液“补充”,联军用他们强大的实力压得这里守军根本喘不过气来,几乎就没有片刻得以安歇,现在更是连嘶声呐喊都有点有气无力,并不是没有斗志,否则也不至于拼到现在,只是嗓子都要喊哑了,手臂都要挥痛了,敌人却仿佛永远宰杀不尽。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徐荣的野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