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二十一章、戟之舞,武之道

(唔,无故断更很抱歉,也不想拿什么借口搪塞大家,确实是因为最近这两天比较颓废,至于原因就不想说了,反正以后有更我就更,但是不一定期限,当然大家最最关心的一点,我这本是肯定肯定会完本地,大家放心收藏吧!~)

正如吕布所想,他的力量、速度、技艺甚至反应、敏感都能够达到要求,真要做到王越那样也未尝不可,关键只是他不是为了模仿王越,而是想要将彼此两者结合起来,也就是当一只猛虎有了毒蛇的隐匿和狡猾,会变成何等可怕的一件杀伤性武器?

而在不知不觉间,连吕布自己都没有发现,在接下来继续面对王越的时候,他的出击下意识中就带了一下那种仍还似有若无的领悟,对于这种战斗方式他自己毕竟还太生疏,以至于差点露出破绽让王越趁机抓住,但越下去等到他开始熟练起来,不仅在面对王越的时候继续游刃有余,甚至那本来象征着绝世的霸道和力量的方天画戟,此时也好像多了几分剑一般的灵动和诡异。

李儒当然看不出来,隔行如隔山,他搞阴谋诡计是一套,玩政治也不差,但比武斗将,这绝对非他的领域,所以他并没有觉得此时王越和吕布之间和刚才有什么区别,顶多就是觉得怎么两个人好像变得越来越快了。

而华雄、哪怕是董卓这个半吊子武夫,都多少看出了吕布和方才的不一样,而他和王越比斗速度之所以看起来会越来越快,实际上是一种错觉,不是因为两人速度变快,而是随着时间流逝,王越对手中本不擅长的长枪兵器、吕布对刚刚领悟的那一套战斗方式都运用操使得越来越娴熟,而此时两人有一个地方更是趋向于相同,那就是将灵巧融入了战斗中,尤其是在接近的短程攻击上都在一丈往上长度的长枪和方天画戟竟被他们当成了短刀一般地近身武器,距离短了,出击自然更加快速,相撞也愈加频繁,就让人感觉很多时候两人一触即分,但顷刻间又再次冲击在了一起。

而场边人都能够感觉到地,作为当事人之一的王越更是一清二楚,心中从最开始的疑惑,到后来的惊讶,现在虽然平静,却又多了几分叹息,因为他也不得不承认吕布的强大,别人看不出来,他还能够看不出来吕布这变化是来自于哪里?只是和自己斗了一番,居然就能够将对手的长处吸收过去,这只能说是天才的闪光了。

没错、他王越在速度上因为某些原因的确是要快过吕布,然而战场之上,速度从来不是一切,技巧和力量依然不是一切,只有将一切完美结合起来,并且是运用到实战中去,才能称得上真正高手。

以王越现在水准来说,他能够做到举轻若重,这几乎是对于自身力量乃至身体各处都要秒到纤毫的控制,而这种控制是如同冷静的疯狂一样可怕地。

本来吕布更依赖以单纯的力量,奉行以力破巧、一力降十慧,就算是有速度、有技巧,也不过只是当成一种辅助手段,现在才却是真正将其融入其中,虽然运用上距离王越还有差距,但这种差距在缩短,而吕布的突然闪光“变强”就让他渐渐压制住了王越,赤兔马也很是进入状态,与主人配合默契,接下来可谓是将王越连同他胯下马欺负得简直没了脾气,这个时候就算是李儒都看出来了吕布在战斗中占了上风,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果然在比斗进行到了百多回合的时候,王越呈现出了力不从心之感,而后更是被吕布的一次连环打击炸出破绽来,随后一击即中、点到即止。

第二仗、马战,王越毫无疑问的落败,他输得是心服口服,不过吕布也从中收获不小,至少王越在用枪时候的一些手段,都是吕布闻所未闻地,对于他的刺激也不小,灵感来了,吕布几乎是当场就舞起了自己刚刚悟出来的一些东西,如果说刚才战斗时是灵光一闪,抓住就放,那么现在却是准备融会贯通了。

虽然透露出来只是皮毛,但旁边的王越看着却很惊讶,王越本身就是个武学奇才,但却从来没有见到过有一个人像是吕布这么可怕,一场比斗中就能够从中有所感悟,可以想见这一次之后吕布将会变得更加可怕,这已经不是一个天才能解释地了。

而吕布突然兴起的这一通表演,也将见吕布和王越比斗结束之后本来兴高采烈准备上场表现给董卓看的禁军将校搞得非常郁闷,在董卓兴致勃勃看着场上、头头华雄也示意他们先等着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够再继续等待一会儿了。

不过也不算白等,因为吕布的舞戟有足够的资格享受他们的等待,吕布不是王越那样的武学宗师,他对于武艺有着自己的见解,却并不成熟,他的武艺是用在战场上地,所以实用性和杀戮性第一,而现在他的进步,也是在不言之中发生。

将美感、线条、弧形这种平常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引入了方天画戟的舞动轨迹中,杀伤力丝毫不减,甚至好像还有所增强,但有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对于那些也准备上场在“董相国”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的禁军将士们来说,在郁闷等待的同时能够欣赏到这样一幅力量与美感完美结合的场景,他们也不算遗憾了。

而吕布此刻却已经收起了方天画戟,仅仅过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他却感觉仿佛过去了数个世纪那样的漫长,脑中的信息量倒不庞大,却显得还有些杂乱,看上去刚才能够好好舞出来还是占着顿悟之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戟之舞,武之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