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五十四章、吕府新人

雒阳吕府,如今却是雒阳城内最热闹一处,即便此刻家中主人吕布不在,但每日迎来送往络绎不绝,多得是朝中文武大臣,当然现在吕布不在,所以做那些接待事宜的都是女主人吕布大妇严氏,毕竟这时节可还没有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女子婚后需少见外人的浑规矩,社会环境对于女子还算是比较宽容的,尤其是比较有地位的女性,所以严氏代替吕布来接见这些拜访客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虽然出身不算高,但严氏也是一个有见识也有心机的女子,却不是那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因而该尽的礼数、该说的话该收该拒的礼,于这些方面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可谓是好好给此刻不在雒阳的吕布长了一回脸面,教那些原本瞧不起这对夫妇出身的文官们都不禁要暗自折服于她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如果说刚开始只是表面装作不敢轻视,后面却是由心中有所敬重了。

当然最为值得人称道地,却还是她对于那些文人的态度,须知此时吕布位列三公,最近更有人议着天子意欲加封吕布为太师,这和当初董卓的那个太师不同,那只不过是董卓自许自封的产物,这却是少年天子主动提起,虽然还只是一个意向,却可见吕布在其心中地位。

当然一些具有争议的声音也是难免地,这些争议的焦点还在于吕布的年龄和资历上,毕竟这么年轻不到三十的太尉都已是罕见的了,更不用说加封为太师,尽管后者现今已经算是名号大于实质,可就是这么一个名号。多少士林高人都求一而不可得,却一而再再而三被粗鄙武夫要去。

说到底,这还是在于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对于武将和出身的成见,不管是吕布还是严氏,都没法也无谓改变他们的看法。唯有做好自身。

而吕布很明显十分清楚自己此时对于招揽那些最为缺少的文职人才的优势,这一点也是当初的董卓迫切渴求却又不具备的,便是自己“扶拥天子”的名声,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在汉室余威犹存的今日,对于许多建设性人才仍保有着巨大吸引力的今日。这绝对是一把利器。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许多文人或是意欲出仕的有才人都纷纷想要搭上吕布这趟乘风破浪的大船,对他们来说,当初的董卓是因为名声原因被他们嫌弃,可现在的吕布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须知那些保皇派虽然有些看他不是那么顺眼却也不敢明目张胆非议他什么。

如今吕布在朝中地位可绝非是一个权臣那么简单。这有赖于他之前数月在雒阳专心的经营和表现,当然也与紧密相连的计划都确实实行下去并取得了不错效果有关,反正现在的刘协已经差不多成了他手中操控的傀儡,只要小心看着维持着现在的局面,等到一定时候吕布就算是直接踢掉了他,也没人可以说什么了,这需要长足的时间和多方的准备。否则一个不好非但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最终引火烧身,幸好吕布有的是时间和耐性,他可以等下去。

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座被雒阳无数双眼睛盯着的府邸,又迎来了一个新人、也是又一个女主人。

虽然吕布的元配、正室就是严氏这无可动摇也不会改变,但因为吕布与几位夫人的相处,有意无意中就已经让她们形成了自己的主次,也就是姐妹关系,却又不完全拘泥于名分。在府内大部分时候也都是以“大夫人”、“二夫人”来称呼,此时来的自然就是五夫人,终于被吕布简单迎进门的甄姜。

中山无极甄氏说出去名头似乎挺响,实际上在真正身居高位的人眼中,这不过就是一个靠着女人撑起来的破落户罢了。所以要说这出自商贾之家的甄姜论及出身未必就强得了书香门第的甘氏,或许也就是侍女出身的简华还有歌舞姬院出身的貂蝉要实实在在不如她。

当然对于吕布如今这等身份的人来说,甄家则更是差得远了,甄姜做他一个妾室,其实也是合情合理,更不需要什么明媒正娶了,只要双方说好了、吕布又纳足了彩礼,一切也就差不多了;但就是如此,吕布还是约定了到时候将会补她一个正式场合的宴会,毕竟从他的想法来说,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将一个女子当做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货物”一般,这也算是自己对于她的一点弥补了,虽然要说感情对这甄姜肯定是没有多少的,最多就是那种迥异于其他四女的气质对他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就是完全的肉*体关系了,说起来好听,但这就是事实,除非甄姜能够证明给她不只是有这样的“作用”。

要说起来吕布之前的那四个夫人可没有一个是没什么大用的,大妇严氏就不说了,是正室总揽吕布的后院,在吕布不在的时候,还负责与朝廷内外的一些沟通、以及简单的决定,就算是吕布手下军队的一些东西可能都需要她决策,而她的决策也确实有用,尤其是在并州军中,大家都会给她面子,这可不止是看在吕布的面子上;接下来貂蝉负责的是吕布手下现已成建制并且逐渐准备向南方扩张的女间组,她的任务可以说也不小,除了培训这些女间的“德艺”之外——毕竟这些女子大部分还是要分配到各地的歌舞姬院中去,一则掩人耳目比较方便顺便还可以做做生意增加一项进帐,其次就是汇总这些女间获得的消息,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尽量筛选出其中有用的讯息,呈交给吕布帮助其作为决策的重要素材和根


状态提示:第五十四章、吕府新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