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一百四十九章、李儒“反水”

(额,最近失忆症,忘了有没有感谢过了,干脆在这里说一次:感谢书友“摸摸头”2张月票的支持,谢谢~)

在没有李儒等人出来搅局之前,马超与张绣联合起来的人马对上吕布一军,却也只能勉强维持住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这一切要归根结底,还是出在吕布与张辽、以及宋墨所率领的雒阳东城分部的间谍组暗间们身上。

前者的作用根本不必多说,在战场之上,哪怕不用单对单的斗将,作为主帅、主将或者是领军将领的作用都是巨大地,正所谓将乃兵之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只要不是处于绝对的劣势,那么主将冲锋在前,就没有将士会敢落后甚至退后,而吕布与张辽二人更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猛将与智将,二人同时都可以冲锋陷阵,也都可以临阵指挥,而他们配合起来的杀伤力,那两部分直面他们的完全被压着打的敌兵就是最好的例证。

至于后者,在人数比较少的时候其实还看不太出来,尤其是之前在吕布率领下直接充当战兵的暗间们,实际上他们真正的能力根本没有能够发挥出来,死去的那几个更是感觉到无比的憋屈,好像是自己束手束脚待人宰割一样,但是现在在双方加起来超过千人的大场面战斗发生之后,宋墨所率领的这一支特别的队伍甚至都不需要吕布和张辽去过分关注,他们十分自觉自然地分散到了战场各处,找到各自的目标就开始各行其事。

论及单兵作战能力,这些暗间都是个中翘楚,但此刻他们最引人瞩目的却不是这一点——当然实际上用引人注目似乎也不太准确,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着极其不素的隐匿能力,在有着大批军马掩护的情况下。他们如今只剩下的这三十几个人就如同是泥沙入河,不能惊起一丝波澜,一直到马超与张绣联合队伍中一种异样的伤亡情况出现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似乎有点儿不对劲。

这些伤亡最大的异样就在于,这些士兵在明面上并没有直接与对方的人马接触的情况下。却一个个出现了最少也是重伤见血的情况,偏偏诡异的是他们自己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受伤地。

这当然是来自于宋墨等人的手笔,所谓暗间,本身就具备一定此刻的职能,尤其是他们的武艺授业教师就是王越,这个只要想就能成为天下第一刺客的大剑师。

他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往往能够杀人或者次之伤人于无形,这也才有出现马超、张绣的人马中许多人连自己怎么受伤的都不知道。而且他们的伤口也是千奇百怪,这当然“得益”于宋墨等人那形态各异千奇百怪都有的兵器,还有他们多变的手段。

而宋墨等人的参与对于战局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如果说吕布军实力或许会强上一些,但对比马超和张绣麾下这些精兵强将,也根本不可能取得以一敌二这样的优势,可是在有了他们的参与之后,不仅更加速了他们的伤亡减员速度,更在无形中在他们之中制造了一阵极大的恐慌,人对于未知最是恐惧。尤其还是未知的死伤,而虽然马超与张绣都肯定这与对方脱不了干系,但他们一时也没法确定。更不可能以此来安抚住骚动起来的手下将士。

张绣麾下也就罢了,刚刚由于援兵到来一度士气猛涨的马超军将士们却是再一次回到了方才的境况中去,而且这个二次打击,让他们比刚才还要更加的消沉。

马超与张绣显然也都被眼前的战况持续震惊着,他们根本想不到己方倍于敌人军队居然还不能拿他们奈何,自己手下兵马的战斗力他们都很清楚,根本不可能这么不堪,所以他们的心中真是要多怪异有多怪异,再看着吕布和张辽二人。他们现在正好各领一支人马分在两个方向对敌,暂时没空来理会他们这边。

对于张绣来说还好。方才吕布第一个目标就是指向他,可在被他手下将士持续抵挡之后。也只能先解决了眼前的这些敌人,而事实上马超与张绣一样不想面对上吕布,所以挡住吕布等人去路的士兵们实则也是在他们有意安排之下。

不过两人都很清楚,他们不可能这么一直避下去,要不然他们干脆现在就走,但这样毫无疑问他们的队伍也将迎来一场溃败,而且他们心里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反之按照双方现在这样子打下去,他们总会要面对吕布的兵锋所至,那时候又当如何?

他们犹豫了,进退失据,反倒在原地一动不动。

当李儒与华雄等人赶到的时候,所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三支人马以二对一的方式在对战,在这辽阔的平原地带完全摆开阵势,可又彼此纠缠在一起,到最后几乎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而这中间,李儒当然是很快就发现了马超、张绣以及吕布、张辽这几个最显眼的人所在,有趣的是向来以勇猛闻名的马超二人这时候居然是在两军交锋的稍后方,而且并没有动手,只是就那么呆在原地。

“不想张伯渊竟然来了这里?”走了这么远的路,才终于从方才的难受中缓过来一些的华雄注意到这点,显得很不可思议。

李儒同样觉得有些怪异,因为他之前在追逐吕布的时候,并没有通知张绣,而张绣也并不是与马超呆在一起,这么说来他就是自己跑出来地,但他好好的跑到城外而且还是这样偏僻的地方做什么?

李儒不得不想到一个不愿意面对的可能,张绣在他身边安插了暗线,知道了吕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九章、李儒“反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