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越坡>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

我当场提议,在常二哥还没出来之前,逢单日午时初在联络点点卯。这样,一是便于安排一些临时性工作任务,二也是可以随时掌握人员动向。

这两日一点卯也不影响自己办点儿什么私事。之所以定在午时初,主要是方便一些住处离联络点较远的人员。另外,午时初点完卯,安排完工作之后,大家可以一起在联络点吃顿饭。

至于这去池州给徐达、朱文正报信的任务,我就交给赵忠义了。因为他没有家人在应天,有的是闲功夫。另外,他功夫好,由他带队去池州我放心。

赵忠义当然是二话不说。当即表态,一旦吴国公大人那里有了消息,他立即带上三五个人直奔池州。

本来,郑有功安排了晚饭,留我在这里吃晚饭。我惦记着还得去李善长、朱老爷子那里,就这力争让徐达、朱文正回应天的时候,顺便带回原池州两万兵力的事儿跟他们做些沟通,就辞别了众人,直奔李府。

到了李府,还没到饭点儿。李善长见我突然又至,知道又有什么新情况,立即拉我进了书房。

我也是长话短说,将从天狼特战队那里得到的消息,以及明天请他和朱老爷子从中斡旋带回原池州两万人马的事儿,跟李善长作了深入沟通。

李善长也是拍着胸脯担保,这事儿他自当在吴国公大人面前竭力争取。对于在徐达、朱文正回师途中与其会面之事,李善长也同意我的意见,由朱老爷子前去。主要是李善长管的事儿更多,怕到时侯时间安排不过来。

正说完这事儿,李府下人来催吃饭。我惦记着还得去朱老爷子那里,就欲告辞。

李善长一把拉住了我,他说都到这个点儿了,去朱老爷子那里也不急这一时。不如在他这里吃了饭之后,再去朱老爷子那里。

既然李善长诚意相留,我也不便拒绝。因为晚上还有事儿,我和李善长也是略饮了几杯,便起身告辞。

到朱老爷子府上的时候,已经是戌时末的光景了。还好朱老爷子没这么早睡下。

朱老爷子见了我就说,下午郑有功匆匆来找,他就有些担心。这会儿见我来了,他也安心了。

我将下午这事儿,还有刚才与李善长交流的情况都大致给朱老爷子说了一遍。

朱老爷子也表示,他明天一定与李善长一道努力促成这事儿。至于在徐达、朱文正回应天之前,与他们提前会面之事,朱老爷子也是当仁不让。

与朱老爷子直谈到亥时末,我才起身告辞。

回到家的时候,霏儿她们都歇下了。我也是匆匆洗漱就躺下休息了。

二月十八日一早,李善长、朱老爷子照常去吴国公府报到。二人也是信心满满,因为对于昨天朱元璋给他们出的这道题,他们已思谋好了应对之策。

进了吴国公府的议事大厅,因为朱元璋还没来,二人便寻自己的位置坐下了。

陆陆续续的一些平时参与议事的僚属都到齐了,有一个李善长老熟人的突然出现了,李善长也是赶紧过去打招呼。

这人正是耿再成。

话说耿再成与胡大海一道于去年十一月拿下了处州。至此,整个南线的发展形势是一片大好。

拿下处州不久,朱元璋就跟李善长单独谈过一件事儿,就是召回耿再成的事情。

当时,朱元璋认为,有胡大海在处州就够了。应该把耿再成叫回来,毕竟这东线和西线的战事更加吃紧一些。万一到时候有个什么突发情况,还可以让耿再成去顶一顶。

当时,李善长也认为朱元璋分析得在理。而且这是朱元璋已经打定主意的事情,李善长也没必要去抬杠。正是因为如此,李善长便将这事儿抛之脑后了。

今天早上,耿再成突然出现。李善长才想起去年朱元璋就跟他说过这事儿。其实,朱元璋在去年年底就派人给耿再成、胡大海二人送了信。

朱元璋在信中要二人迅速稳定处州军心民心,开年之后,耿再成返回应天。处州的诸多事务由胡大海全权负责。

耿再成接到朱元璋的书信,自然是加紧处理事务。正月十五过后,就带着所属亲信的近三千人马,从处州返回应天。

耿再成到达应天的时间正是昨天下午。当然,他的那三千亲信部队并未入城,而是驻扎在城外。

当时朱元璋虽然还没称王称帝,但这规矩还是要有的。外出将领回师,带上自己的班底是没有问题。毕竟好些人当初来投奔朱元璋都是带着自己的族丁来的,朱元璋也给这些族丁编制,且允许他们私人调遣。只要这个亲信部队的人数不过分就行了。

但是这些亲信部队要入应天城,那就不是由着他们自己胡来。要想入城,必须经过朱元璋批准。

想想这也不难理解。不然,要是谁准备造反什么的,趁着朱元璋不注意,带着几千家丁入了应天城。不说一定能把朱元璋怎么样,至少也可以把应天城搅得鸡犬不宁。

这次,耿再成带回的近三千人马中,还有一支近三百人的队伍并不是他的亲信家将。这三百人队伍的领头人就是刘基。

当初,耿再成拿下处州之后,听说了刘基的贤名,便前去拜访。

刘基见耿再成如此客气,加上当初又有我的点拨,耿再成走后,他直接是带着由族人组建的这支两百多号人的队伍前去投奔。

刘基投奔耿再成之后,对于如何治理处州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耿再成对刘基就更加高看一眼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