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越坡>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

当时朱元璋麾下这些将领,要论最让他放心的,徐达无疑是第一位。徐达也完全有能力镇得住浙江那个场子,但是,他走不开!

因为朱元璋心中清楚得很,张士诚既然能在浙江战场重金拉拢他的将领,那么在离苏州更近的江苏战场,张士诚肯定早已行动了。

据朱元璋分析,之所以江苏战场没有像浙江战场那样频频爆雷,与江苏战场投入兵力的人员构成有极大关系。

江苏战场现在是以汤和、廖永忠二人为首,所投入兵力除了这二人的嫡系,就是昔日徐达留在东线的兵力为主。这些兵员大部分都是从和州带过来的,其政治上更加可靠。

但江苏战场是不是就不会跟浙江战场一样发生爆雷事件呢?朱元璋心中没底!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徐达不能去浙江。不仅是徐达不能去,常遇春也不能去。

因为一旦江苏战场有变,张士诚的大军必然西进,应天就会受到威胁。到了那个时候,徐达、常遇春就是他朱元璋的两张王牌。

朱元璋甚至怀疑,张士诚在浙江频频搞事,说不定就是想来个调虎离山之计,将朱元璋的精锐力量吸引到远离应天的其他地方,然后再对应天突施狠手。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担心是相当有道理的。如果应天有失,对他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比起浙江战场的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可要严重得多。

另外,朱元璋还得防着西边的陈友谅。一旦陈友谅大军东进,江州是很难保住的。好在是有了洪都、袁州二地牵制,让朱元璋稍稍放心。

总之,朱元璋是思来想去,这奔赴浙江前线去镇场子的任务,只能交给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了。

当初为了让朱文正上位,只得把李文忠从浙江前线调回应天。现在朱文正成了大都督,留在应天,完全可以让李文忠去浙江了。

这些年来,李文忠的进步朱元璋是看在眼里,这个外甥也是个将才。好好打磨打磨,将来必成大器。

在四月初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朱元璋没有跟众人兜圈子、猜哑谜,直接是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派李文忠、邵荣二人去浙江前线的想法。

众人心中都明白,这个决定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就当时的情形来看,这个决定也是非常英明的。

首先,李文忠熟悉浙江战场的情况,不至于去了还要熟悉一段时间的工作。李文忠去浙江战场,可以说就是即插即用。

另外,邵荣也是一名老成持重的老将了,有他去辅佐李文忠,可以令大家放心。

当即朱元璋任命李文忠为浙东行省左丞,总制浙江战场诸州军事。邵荣为浙东行省平章,全力辅佐李文忠的工作。

当李文忠、邵荣二人率大军于5月份赶到婺州之时,来得正是时候。原处州叛将李佑之打头阵,正领着张士诚的大军猛攻处州。而婺州及诸全州均有敌军来犯,牵制住其兵力,让其无暇支援处州。

眼看着处州岌岌可危,李文忠让邵荣镇守婺州,居中策应左右两边的诸全州与处州。而李文忠自己,则亲率大军奔赴处州。

随着李文忠的及时拍马赶到,处州的紧张局势立即发生了巨大变化,双方成了势均力敌的状态。

到了六月初,李文忠更加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张士诚的围攻处州大军已有些难以为继之相了。

张士诚当然不想就此放弃,立即让杭州方向继续增兵诸全州(今诸暨),约集结了十万兵力猛攻诸全州。

果然,诸全州的守将谢再兴顶不住了,立即向处州的李文忠求救。此时,李文忠的处州兵力也并不充裕,只得令邵荣麾下的婺州部将胡德济领五千人马前去救援。

但胡德济的人马实在太少,眼看着诸全州就要被攻陷了,谢再兴只得再次求援。

这一次,李文忠可没有再答应谢再兴的请求。

于公来讲,李文忠已经没有多余兵力可派,如果硬性从婺州、处州方向抽兵,则婺州、处州会立即吃紧,难以保全。

于私来讲,李文忠就更不想救援诸全州了。为什么?因为诸全州守将谢再兴正是朱文正的老丈人呀!

虽然不想救援诸全州,但李文忠可是浙东行省的最高长官呀!好歹他也得做做表面文章。

于是,李文忠一面给诸全州的谢再兴下了死命令,让其务必死守诸全州,人在城在,人亡城陷。另外,李文忠让婺州的邵荣虚张声势,作出将派大军增援诸全州的架势。

对于这种虚张声势之事,邵荣倒还是挺有心得。他每日均派出大队人马向北挺进,号称去救援诸全州。实际上,这队人马也就是在婺州城北的山区转了一圈,到了晚上,趁着夜色的掩护,又偷偷溜回到了婺州城。

但就是邵荣的这个虚张声势,可算帮了谢再兴的大忙了。张士诚的探子竟然信以为真,真的认为邵荣的大队人马向诸全州杀过来了。

围攻诸全州的人马虽然有十万之众,但大多都是临时拼凑,战斗素养太低,听闻敌方援军即将到达,不少人都露了怯意。甚至有将领主张撤兵。

到了这最危急的关头,谢再兴也觉得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了。眼见敌军攻势减弱,料想到敌军必然军心有动。

这日夜间,谢再兴组织了敢死队,突然大开城门,杀向敌军。

张士诚军还以为是邵荣的援军真的赶到了,与谢再兴的敢死队稍一接触,立即溃散。

嘿嘿!又是一个歪打正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