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有一个疑问了。明明陈友谅得知了“朱元璋投湖自尽”的重大好消息,他为什么就不对朱军穷追猛打一阵,继续扩大战果呢?
当时,陈友谅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当时天色已晚,水上是不宜打夜战的。因为夜间彼此都看不见对方,自己人也看不见自己人,容易发生自相残杀的情况。另外,夜间行船更加容易发生搁浅、撞船等事件。
第二,听说陈英杰带回了朱元璋的尸体。陈友谅得迅速召集中高级军官开个现场会,在朱元璋的尸体旁边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第三,听说张定边在追杀朱元璋的过程中受伤了,他得立即去看看自己的这位把兄弟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大碍。
第四,朱元璋一死,朱军内部必然群龙无首,陷入混乱的局面。这个时候,作为朱军的对立面,还是静观其变为妙。说不定今天晚上,就有不少朱军的将领带着人来投奔自己。也说不定今天晚上,朱军的内部就会发生内讧。。。。。。
当汉军的大小将官集合到陈友谅旗舰的甲板之上时,陈友谅让兵士们打起火把,围着甲板站了一圈,将这旗舰的甲板上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陈友谅仔细看了看甲板上横陈的“朱元璋”的尸体,他也不敢肯定这人是不是真的就是朱元璋。
当时没有照相技术,更没有电影、电视等媒体,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面貌特征,都是口口相传。就算是朱元璋真的站在陈友谅面前,陈友谅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皇帝能够微服私访,那是因为在当时的全中国真正见过他的人没有多少。他要是改换一副行头,出现在市井之中,谁又能知道他就是皇帝?
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各国的政界大鳄谁还敢微服私访?因为他们的面貌早已是人尽皆知。
面对陈友谅的质疑,一旁的陈英杰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人绝对是朱元璋,如假包换。就连一旁带伤参加会议的张定边也告诉陈友谅,他当时见到朱元璋时,就是这副银盔银甲的装扮,再加上他这副长长的“马脸”,应该不会错。
陈友谅思索了片刻之后,告诉众人,不管这人是不是真正的朱元璋,今天还是得好好表扬张定边与陈英杰。因为他们这一路杀过去,直接是将朱军的阵形搅成了一锅乱粥,汉军也是趁机掩杀,今日的战果可谓不小。
陈友谅觉得,朱元璋这人向来狡猾,这么容易就死了,确实有点儿让人感到意外。不过,明日这事就能见分晓。
陈友谅给众将分析道,如果这人真是朱元璋。今夜朱军必然大乱,很可能会有人来投诚。即使没有来投诚,明日只要一开战,朱军就会因为号令不一,迅速溃不成军。
假如到了明天,这些情况都没有出现。那也基本可以确定,真正的朱元璋没有死。
听到这里,众将都是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不少马屁精甚至是随口就说出了“皇上英明”之类的话语。
不过此时,有一个人的额头上已经开始在冒冷汗了。要说当时正值阴历七月的天气,头上冒汗也是正常之事。但是这人擦汗的双手不住地颤抖,还是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刚好这人就在陈友谅身边,陈友谅立即是看出了端倪。
陈友谅立即喊道:“陈英杰!”
此时,只听得“扑通”一声,陈英杰已双膝跪倒在地。不错,刚才这头上冒冷汗、且擦汗的双手不住地颤抖之人,正是陈英杰。
陈英杰为什么突然就这么紧张呢?
正是因为他觉得陈友谅分析得十分有道理。如果这人不是朱元璋,那么,就意味着他陈英杰今天犯了欺君之罪。
所以,当陈英杰听到陈友谅呼唤他的名字之际,立即是双膝跪地。陈英杰刚想开口,说自己真的不是要冒功,是这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朱元璋,愿意一死换取麾下兵士的性命。。。。。。
陈英杰的话还未说完,这边陈友谅就开口了,他说道:“陈英杰你不用害怕,不管这人是不是真的朱元璋,你都是有功无过。如果这人真的是朱元璋,待班师回朝之日,我定要重重地赏你。如果这人是个冒牌货,那也只能怪朱元璋太奸诈,怪不得你!”
听陈友谅如此一说,陈英杰立即是将头在甲板上磕的“嘣、嘣”直响,一边磕头,陈英杰一边说道:“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而侍立一旁的诸将也立即跟着跪下,山呼:“皇上圣明!”
陈友谅满意地笑了笑,让众将平身。要说陈友谅这一手收买人心的举动还是不错的,如果这人真的不是朱元璋,那怎么能怪陈英杰呢?况且陈英杰还圆满地完成了陈友谅交给他的任务——救回了张定边。
接下来,陈友谅与众将商讨了明日的作战计划。
针对朱元璋对付大战舰采取的群狼战术,众将一致认为,要保持好战斗队形,各舰距离不可离得太远,这样,朱军的水军战船就不好打穿插。
说到了保持阵形,防止敌军的渗透穿插,有人还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建议。那就是在并列的两艘战舰之间拴上一根铁索,铁索之上绑上一些树枝、木头之类的东西。因为树枝、木头之类的东西本身就可以漂在水上,挂在两舰之间,也不会拖累战舰的行进速度。
而这些挂在两艘战舰之间的树枝、木头等物,可以起到很好的阻碍作用,防止朱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