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越坡>第599章张必先杀到

话说朱文正的右路大军在人数上还是有优势的,一旦稳住了阵脚,与汉军在城外野战,那朱文正的右路大军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很快,从高冠山上冲下来的汉军,以及从武昌城南门随张定边杀出来的汉军,就遭到了朱文正右路军的猛烈反击。

主将已落下风,兵士们人数上又处于劣势,又没有可以依托的防御工事,城外的汉军开始节节败退了。

此时的张定边也发觉情况有些不妙,本来是自己带着生力军将西吴军打得溃败,没想到对方突然杀出一员猛将缠住了自己。

如果自己没有受伤,与这员敌将尚且有得一战,但自己内伤未恢复,打持久战肯定是顶不住了。

如果此时对方的大军跟着眼前这员猛将一起反杀过来,那咱们的南门就危险了。

一旦南门被突破了,大汉也就完了。

到了这种危急的关头,张定边再次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抉择,那就是让南门的守军立即关闭城门,他自己带着城外的汉军立即退回到高冠山,依托高冠山上的营寨与西吴军周旋。

当然,这也是一个十分冒险的决定。

一旦自己不在城内,年幼的小皇帝陈理可是一下子就没了主心骨,他能守得住武昌城吗?

但是眼下张定边可顾不得那么多了。

如果现在不及时关闭南城门,等自己退到城门处,对方这员猛将也会跟着自己的屁股杀过来。

到了那个时候,万一对方突然发力,很可能南门就不保了。

既然主意已定,张定边突然大喝一声,凌厉地向常遇春刺出三枪。

常遇春见对方突然加大攻势,只得小心应付。

毕竟对方是张定边,不可冒失,否则着了他的道儿就将遗恨终身。

张定边就凭着这凌厉的三枪,为自己寻找了一个空档,立即拍马退到自己的亲兵身边。

张定边对一名亲兵下了命令,让其迅速退回南门,关闭南门。

他自己将带其余兵士退守高冠山。

张定边还让这名亲兵给小皇帝陈理带话,让其不用慌张,武昌城的防御工事相当坚固,西吴军一时半会根本破不了城。

他自己很快会选择时机,退回到武昌城内的。

这名亲兵得令后立即赶往南门,而常遇春见对方发出三招凌厉的攻势后是准备潜逃了呀!常遇春哪里肯放过这张定边,立即带着兵马再次杀了过来。

眼见送信的亲兵已经走远,张定边是一边小心抵挡常遇春的进攻,一边指挥麾下兵士有序地向高冠山方向撤退。

待撤退到高冠山脚,西吴军不再占有优势了。

因为对方在高冠山上设有防御工事,不断有汉军居高临下向西吴军的追兵射箭。

常遇春虽然在与张定边的对战中处于

上风,但想在三、五十招内将其击败,也是不现实的。

再看看对方的南城门已经关闭,想追着汉军的屁股冲入城内的计划也是落空了。

常遇春不得不放弃了追击。

既然常遇春主动退却,双方就此休兵。

清点战场,西吴右路军此番损失了一万余人,这还是在常遇春及时拍马赶到,并组织船只在江面上进行救援后的结果。

要是没有常遇春的及时出手,这一次右路军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也得是死伤大半。

由于初战失利,原本拟定的下午继续大规模攻城的计划暂时停止。

因为右路军遭受如此损失,必须先向朱元璋报告。

而且徐达和常遇春认为,张定边驻扎在高冠山,不除去这股顽敌,想要顺利拿下武昌城,可能性非常小。

朱元璋得此消息,十分气恼。

傍晚时分,他的旗舰开到了武昌城对岸的龟山边。

第二天上午,就在朱元璋与徐达、常遇春、朱文正等一众将领研究破敌之策的时候,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了。

驻扎在白沙洲地域的康茂才水军与郭兴、郭英兄弟的步军同时受到了汉军从南边的攻击。

这是怎么回事?汉军就算去攻击白沙洲地域,那也应该是从北边进攻呀!怎么会是从南边进攻呢?难道他们还能飞天遁地不成?

其实,是张必先率领从岳州征招过来的十万人马杀过来了。

听闻白沙洲地域的部队遭受攻击,朱元璋哪还坐得住!他立即命令常遇春率领麾下人马水陆并进,去救援白沙洲。

朱文正则率领他的右路大军从西边和北边两个方向朝武昌城佯攻。

至于徐达,则立即接替朱文正攻击右路的任务,在武昌城南向汉军展开佯攻。

之所以让朱文正和徐达向武昌城发起佯攻,就是为了防止武昌城内的汉军出城与出现在白沙洲的这股汉军合兵一处。

而将徐达调换到右路攻击武昌城南,则是为了防止高冠山的汉军向南夹攻常遇春的救援人马。

关键时刻,朱元璋还得依仗徐达、常遇春这两大王牌。

当常遇春的大军赶到白沙洲时,已是午后时分,双方正在混战,但是汉军明显是占了上风。

虽然康茂才的水军及岸上的郭兴、郭英部队人数还不足对方的一半儿,但张必先带来的十万人马几乎都是新兵,没有经历过大阵仗,而且这支部队从岳州一路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也是相当疲惫。

因此,一开始双方还能战个旗鼓相当。

但随着战斗的深入,汉军人多势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常遇春来得也算正是时候,再晚来一个时辰


状态提示:第599章张必先杀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