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重生浣衣女>第十四章 强悍的刘二姐儿

这天出门的时候看着满城雾凇,李小红不禁放慢了步伐,心中默念“漫岭雾朦胧,欣然凝作琼。莹莹临玉界,皓皓步天宫。风起掀云浪,日蒸飞蜡虹。回头看远树,景色已葱茏。”

李小红从小在新疆长大,新疆气候比甘肃还冷,形成的雾凇更壮观,更美丽。

李小红从小就非常喜欢雾凇,哪怕雾凇总是最寒冷的天气形成,她就是一个很怕冷又很爱雾凇的人,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李小红的好心情延续到报信人来的时候,李小红郁闷地想,好的不灵坏的灵,说曹操曹操到。

才说刘白氏可能会来,人就到了。给报信的人给了赏钱,又托人往家里报个信儿。让李妈妈和孩子到隔壁去避避。

等李小红收拾完手中的账本,回到家中时,居然没有看到刘白氏。

李小红在院里转了一圈,居然啥东西都没少,不由大为吃惊,咦,这人转性了。

刘大姐和刘二姐都在厨房里忙卤肉,炸焦叶子,炸馓子还有各种过年要吃的。

李小红知道自己手艺不成,也没上去帮忙,就问:“阿娘呢,她不是来了吗?”

刘二姐轻描淡写地说:“我把她骂回去了,既然把我卖了那么多钱还好意思要来拿东西。”

李小红看着她微微泛红的双眼,心里面还是难过的吧。

大姐儿不快地说:“都吵翻天了,阿娘还非把我们刚做熟的东西全拿走了。”

“比我估计的损失要小得多,多亏你们。”李小红安慰道。

大姐儿和二姐儿听了这话,脸色明显好了些。

李小红知道,二姐与亲娘吵架是为了保护这家里的东西,这情她领了。

不过看了这彪悍的刘二姐,李小红不由得心里有点打鼓,这要是嫁到秦家,如果秦家要是对她不好,估计能把秦家屋顶掀翻。

那么厉害的刘白氏没在她手中讨着什么便宜。

李小红看看鸡窝里原封不动的那几只鸡,嘴里嘀咕一声:“算你们命好。”

按传统,大年要在刘家庄过,李小红开始发愁,怎么跟李妈妈讲呢,所有人都要去刘家,只她一人孤身在这过年,这怎么能行。

李小红了解自己妈,一定会发火的。

有困难就找亲妈,没困难的时候,逢年过节就到婆婆家去献殷勤去了,把娘家妈丢在一边。

李妈妈一定会这样想,也一定会这样骂人。

李小红的第一个说服目标是刘大姐儿,刘大姐儿属于被娘家抛弃的人,她应该不一定会想回家过年。

果不其然,李小红刚开了头,刘大姐就知道她什么意思,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在踏进刘家的门。”

好吧,家里留了一个人了。

李小红的第二个说服目标是刘大牛,她找了各种理由说服刘大牛,把两个孩子留在家里陪姥姥和大姑过年。

说心里话,李小红也是舍不得让孩子到刘家去受罪。

就刘白氏那个脾气秉性,她能想得到这年过得肯定不会一帆风顺,这么小的孩子陪着他们担惊受怕,挨饿受冻,谁的孩子谁心疼,李小红舍不得。

刘大牛很犹豫,作为一个传统的甘肃男人,他是很为自己两个儿子而骄傲,不能把儿子带回去过年,突然觉得这个年失去了年味。

但是他又觉得李小红说得有道理,犹豫再三,刘大牛终于同意,把孩子留下。

最让李小红意想不到的是,刘二姐居然也不愿意回去。

理由是被卖出去的人就是泼出去的水,虽然还没有嫁出去,但她已经不愿再当刘家人。

腊月二十三,是大年之前的小年。这一天,是迎接大年最为忙碌的一天。

甘肃的冬天寒冷,食物易藏,为大年准备的各色食品从这时开始陆续出灶。

小年最重要的礼节也是祭灶神。灶神又名本家司命,甘肃也直呼灶爷,属于五祀之一。

小年晚饭后,将烙过的十二张灶饼置于灶头,寓一年十二月。灶饼薄若翩叶,大若碗口。

祭祀的过程是叠置于灶头后点烛焚香,磕头祀礼。

接下来将每张掰出一点,抛于厨顶,意喻恭献灶君受用,剩余分食小孩。

灶饼之外,最重要的献品还有灶糖,一种呈乳金色的麦芽糖,嚼起来粘得牙齿格格响,芳香的味道同样很受小孩子喜欢。

献糖寓意着黏住灶神的嘴,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腊月二十四,打发灶爷上柳树。”

李小红家里,大姐二姐不用说早就准备好了灶饼、灶糖,要说二姐来了,李小红家里伙食水准直线提高。

长了八颗牙的大宝,和只长了六颗牙的小宝,都能抱着一个比小脸还大的灶饼啃半天。

李小红看着笑了半天。

大宝小宝用小小的手拿着大大的饼子,用仅有的几颗牙像老太太吃饭一样的,啃着饼子,喜感十足。

灶糖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长棒棒的麦芽糖,太粘牙,别说给孩子们吃了,李小红看着都觉得牙痛。

腊月二十四实在是忙碌的一天,这一天一定要将家屋打扫得里外一新。

大姐,二姐已经不再去收衣服了,因为前几天,各家各户的衣服都洗完了。

她俩忙着把小院里,厨房里,主屋里面各个角落,扫得一尘不染,洗的干干净净。连鸡窝里都不见鸡屎了。

除夕夜前一两天,贴春联、请门神的时间到了。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强悍的刘二姐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