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重生浣衣女>第一百六十五章 掌家人的思考

于是,云十三娘身负重任到刘家在京城租的小院里打探消息。

刘家人租的小院儿,闹中取静,位置不错,偏僻幽静,离市中心也不过一刻钟的路程。

这就是提前来京城的好处,可以好好挑选住宿地方。来的晚的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刘文星这几日在屋中学烦了,就到城中的大客栈酒店,找参加殿试的学子们共同探讨学问。

遇到了几个甘肃来的学子,这几人来得晚,找不着可以租的院子,只能去住客栈。

于是,刘文星荣幸邀请这几位师兄过来同住,在每日埋头读书之余,切磋交流。

云十三娘到达的时候,刘文星正和几位师兄在院里凉亭下喝茶聊天。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上说愚不可及的意思愚笨无人能及。”

“可是我今天看另一本书,有人解释是大智若愚,无人能及。”

“《论语十则注释》里有,愚不可及不是谁也没他愚笨,而是说一个人显露智慧的时候,别人还有可能赶得上,当他发现环境黑暗,是非颠倒,于是深藏不露,像个傻子一样,这时候他的韬光养晦功夫谁也赶不上。”

看到云十三娘来了,刘文星赶紧起身,顺便把师兄们介绍给云十三娘。

云十三娘看到这一群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学子们,莫名觉得自己好像也年轻了几岁,有了雄心壮志的感觉。

作为刘家的世交和长辈,云十三娘非常关心在场的每一个人,从学问、家世到婚配情况一个个问过来。

甘肃好啊,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总有那埋头苦读,不问世事的。居然又让她发掘出来了两位没成亲也没定亲的学子。

云十三娘不心急,还没开考,未公榜前,不能下注,只能先打好关系。

她招呼着随行的家丁们,把提前准备好笔墨纸砚、生活用品,给在场的学子们每人一份。还有一些米面粮油,能想到她都做到了。

在场的学子们包括刘文星对这个婶娘好感大增,原本出门在外,京城大、居不易,开销很大,有家贫的学子已经吃不消了。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人总是这样,锦上添花没多少人在意,而雪中送炭会让人记一辈子。

云家是做什么的呀,开绣坊的,当然每人两身衣服是跑不了。每个人身材不同,没关系,云家的有专门量体的婆子,这婆子来量体的时候,把每位学子的底细又打探了一遍。这学子要是能中举,家世不去管,贫寒没关系,但要确保人品过关,万一是个花心的,做媒的人也落不着好。

云十三娘很有心的,自家兄长的女儿还没个好归处,自己这做姑姑的不能干看着。刘家看不上商户没关系,如果但凡这两位里面有人能中举,她就厚着脸皮来提亲。

云何氏一听,真的还有好资源,对这个小姑子感激不已,比女儿小的云亦丝都快生子了,自家女儿还没订亲呢,商户人家高不成低不就地,太尴尬了,她心里可煎熬了。

看着桌上的精致的胡饼、芙蓉饼、百味羹、五味杏酪羊、三鲜笋炒鹌子、酒醋蹄酥片生豆腐、煎三色鲜,还有一小碗子料浇虾面,这比她平时吃的丰富许多。

她现在深刻感觉到了老祖宗说的,与掌家主妇关系好的福利,可是现在还管家的是她亲娘唉,难道亲娘会对她不好吗?

活生生的现实给了云十三娘一记实实在在的耳光,看来在她亲娘的心中,自己这个女儿确实没地位。

东西很好吃,很合她的味,可是云十三娘吃到嘴里,觉得有些发苦。

吃完后,她坐在桌旁久久没有起身。

最后,她自嘲地笑笑,一个归家的女儿,是娘心中的耻辱吧,也罢,自己外孙都快有了,还奢望亲娘的关心做什么呢?

打起精神吧,还有明天要过。

通化门吕家,吕夫人按照常规,把小儿子身边的小厮们叫进来挨个盘问,小儿子才十一岁,正是调皮的时候,原本吕家的儿郎们到了十岁都要送到战场上去,可是她主张小儿子身体不好,非让小儿留在京城。

可是留下也不省心,最近小儿经常与那些纨绔子弟们招猫逗狗,为防止小儿学坏,她是费尽心机。

夫人天天忙着小儿的事,少夫人没人管就舒服了。

云亦丝正在自己院里,吃着家乡带来的冰糖雪梨瓜,每个瓜就两个拳头大,清甜无比。

托少夫人的福,大丫鬟也吃了一牙瓜,真好吃,她眯起眼睛,原来少夫人的家乡能产这么好吃的瓜。

云亦丝有些苦恼地看着自己隆起的腹部。前些时日,婆婆紧盯着她,让了她吃也吃不好,休息也休息不好。

肚子一直没怎么鼓起来,近半个月时间,婆婆去盯小叔子,她突然放松下来,睡到日上三竿也没人干扰,肚子一下就鼓起来了。

想到大嫂信上说的,平时要多走动,不要吃得太好,不能让孩子长得太大了,避免生产时困难,看看自己手里的瓜,云亦丝下定决心,吃完这个瓜,就到花园里去走路减肥。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呢!

厨下的婆子来请示中午要做什么饭,云亦丝看着菜单上长长一串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难以取舍,感觉减肥的道路,即长且艰难。

她肚子里这一胎,是整个吕家盼望的小主人,除了婆婆偶尔让她遵守世家规矩,讲究礼仪姿态。其他人,无论在各方面都很照顾她,她心里明白,不是这些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五章 掌家人的思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