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民生?

自然是因为,军权从古自今都是不好随意触碰的,尤其是在实行府兵制的大唐,凡发兵10人以上,除紧急情况外,都要有尚书省、门下省颁发的皇帝“书”和铜鱼符,州刺史与折冲都尉勘契乃发。

也就是说,在并州这地盘上,哪怕是老大晋王,也无法调动十人以上的府兵——当然,李世民因为宠爱幼子,派给他的三百北衙禁卫就是属于特事特办了。

如今正是秋收的季节,并州的主要农作物是谷子、黍子(黄米)、大豆、高粱、荞麦,经济作物为大枣和核桃。

当然,经济作物是武颜的叫法,李治听得多了,便觉得很恰当,也跟着这么喊。

初唐年间,百废待兴,贞观之治盛世初显,总的来说,百姓的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中。

两人时常在书房对着地理志和并州州府志,研究整个并州如今的情况。

“大枣自来是山东——哦,就是鲁地的比较有名,可以说现在并州唯一比较有优势的就是核桃了。”武颜梳着单螺,仅簪着一支粉珍珠花簪子,和一对同色珍珠耳坠,身着白玉兰散花纱衣,内里是抹胸素色云烟裙,足下一双软底云缎绣花鞋,轻松写意。大唐衣着可露胸不可露背,抹胸裙并不算什么——还有人真空的穿!

单螺松而不散,武颜把垂下来的一缕鬓发拨到耳后,指着地图的某处说:“这里是一块平原吧?”

李治和武颜并肩站在案几前,方才看到武颜伸手捋过碎发,视线便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只看见青丝乌黑油亮,更衬得阿颜的耳朵小巧玉白。粉色珍珠耳坠散发着朦胧的光晕;雪白的皓腕上一串楠木珠串,因为戴得时间久了,已经包浆,圆润沉稳——我应该把手串打磨得更精致一些的。李治在心里如是想到。

正在分神之际,武颜的一句问话使得李治一惊:“是的……是晋中平原。我的食邑所在地。”

武颜倒是发觉了身边的人有注视过自己一阵子,不过她自信满满地认为从前和尚、如今少年的李治绝对是天真无邪心灵纯洁,不会有什么歪念头的,因此什么也没放在心上,继续刚才的话题:“陛下对你也算是没得说了,食邑万户——还在并州的晋中平原上,水土丰美。土豪土豪,和你成亲真的是赚大发了。”

最后一句,武颜又忍不住不正经地开玩笑。

也许是因为这一世没有强制性的任务,如今又是显赫的身份,她的性子倒是越发的活泼起来。

李治每每听到武颜说成亲的事情,总会有几分羞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把脸皮给磨练得更厚实一些,于是连忙转移话题:“阿颜是有什么打算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并州宝地,占了好几样。煤矿现如今都掌握在以王家为首的世家手里,咱们不宜贸然去触碰;粮食乃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我记得你带来有农官?”武颜深知刚来并州,不可能去当地世家嘴里夺食,染指煤炭,只能从别的方面着手。

李治一点就通,点头道:“宋长史是原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少年自从武颜说想要自己成为九五之尊之后,便开始学习着怎么处理庶务,对自己带来的班底里有哪些人还是熟记于心的。

武颜本就过目不忘,方才那一句疑问句不过是想要看看李治有没有对政事走心罢了:“宋……沐?好吧,我都已经给你七字箴言了,接下来请晋王殿下发表高见。”

李治自然是知道武颜的用心,略一沉吟后说:“粮食方面便是要培育良种、及时追肥、增加产出。”

“还有,我从前知道一点皮毛的,便是种植大豆的土地上套种别的作物,似乎是有利于作物茎叶生长之类的——”武颜只知道种植大豆相当于施氮肥,再具体的就不甚清楚了,“不过大豆确实是好东西。”

“我会让我食邑里的人家在田间套种大豆的。”只要是阿颜说的,李治从来都是无条件信任。

武颜从来都不想对着金大腿卖关子,本来搭档做事就是要相互通气的,所以她很干脆地说出下一步的计划:“现在百姓都是食猪油居多,富贵人家也许还有羊油、鸡油,但是在我从前的那个世界里,基本上大家都是吃植物油的。中端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高端的茶油、橄榄油,调味的芝麻油……”

“橄榄可入药我是知晓,原来也可榨油?那么玉米又是什么样的作物呢?”李治勤学好问。

对了,檀香橄榄产自闽江流域,可入药,在大唐为贡品。但是这橄榄和橄榄油完全不是同一科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文科的武颜勉强还记得,因为早先网购橄榄精油时候,顺手度娘查了查资料。橄榄和油橄榄属于不同的科。

“我方才说的橄榄油和咱们大唐的橄榄虽然名字相似,但是实则不是同一作物,榨油的油橄榄和玉米一样,都是海外的,用如今的话说,都是番邦作物,要几百年之后才会传入咱们这儿。”武颜解说给李治听。

清晰明了的解释,李治一听就明白了,这两样油,目前阿颜没有办法弄出来,便是说:“所以阿颜的意思是,套种大豆之后所得的豆子,用来榨豆油?”

“没错。”作为爱看穿越女,虽然是文科生并且不属于技术流的,但是很有一些半桶水的样子——也就是很多杂学都略微知晓一点。

如今武颜能知道榨油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也是多亏了从前看的穿越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