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理顺东宫宫人,实则不是什么很有难度的事情。

李治和武颜从前经营好些年,原本晋王府的下人,绝大多数的忠心都是可以保证的(其中因为青桐、翠柏已经是管事媳妇了,武颜觉得让他们夫妻分隔两地不是个事儿,就让她俩在宫外负责打理田庄等出息),虽则现在东宫的宫人比原先多出了一倍,但是目前只要把原先的心腹安置在丽正殿和光天殿里头,把持住太子和太子妃的寝宫,其余人分散到东宫各处——自然,典膳厨的上下都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的。

细作是不可避免的,如今的东宫,人人都想要伸手探一探究竟。如果东宫被李治和武颜合力整理得太过干净了,反而会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尤其会降低dà_boss李世民的好感度。毕竟李治从前展露在人前的那一面,都是宽厚善良等等的特质——咦,这么一说好像显得李治心机很深、很腹黑似的。

瞬间整理好东宫的人——只能表示,要么太子从前宽厚的样子是装出来的,要么太子妃是心机深沉的。不管哪一点都不是东宫的加分项。

还不如摸透了各处派过来的人,把关键位子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余不重要的地方让那些细作相互制约——最重要的一点,还要把李二陛下的人手派到稍显重要的位置上去。

这么斟酌下来,确实是比一网打尽花费的心力要多得多了。

武颜开始整治后院,李治这个新上任的太子也开始跟在李世民的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了。毕竟从前李治受到的教育,是从“如何做好一个藩”出发的,所学内容与“如何做好一个储君”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听闻阿颜一句:“我们是最合适的。”李治居然又变得充满干劲起来。

虽然阿颜没有和自己说,但是胡公公曾经小心翼翼地和自己提起:“太子妃把六个良家子都安置在了宜秋宫……”

胡公公是聪明人,话语里其中未尽的意思,全由李治自己去猜,也许是想要表达太子妃重视太子,好吃醋;也许是表达太子妃善妒,不大度。谁知道呢?

反正听在李治的耳朵里,却如同惊雷一般:“是了,阿颜曾经说过,他们那个世界里,律法规定了是一夫一妻的制度,想必阿颜想要的,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么我如今坐在太子的位子上,一定不能让阿颜分心去处理后宅的纷争。阿颜那么有才干,阖该站在人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左思右想之后,李治找到了唯一的法子:专心和陛下学习处理政务。

只有和陛下相处的时间久了,才能不露痕迹地影响陛下的思维,就如同从前改变长孙皇后的想法一般。

早前就说过,要是用法术一时之内,硬生生地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那是暂时性的效果。人的思维是最神奇莫测的,便是佛祖也没有办法改变一个心智坚定的人拥有的执念——就是如同陈祎一般执拗的人。

而学习处理政务的期间,潜移默化给陛下灌输:如今儿子后院状态和谐,太子妃大度能干,六个美人偶尔给儿子解解闷正合适,不需要加塞别的女人进来啦。至少身份高的是绝对不行,第一就是身份高的会导致后院权势平衡被打破,第二就是外戚本就是每朝大患,能不产生就不产生吧。第三就是儿子年纪还小,要多多和父皇学习,哪里能够沉溺于女色。

反正李世民夜里得空了想想,确实有道理。这几个念头在脑子里转了转,居然就没有给新上任的太子赐进来美人了。

你看,尽管李治会法术,有神通,也不能一直给李世民下暗示说:我一个女人也不要了,守着太子妃就可以过一辈子——开玩笑,李世民可是人间帝王,能这么容易被暗示成功?

所以,李治目前灌输的想法,才是最合时宜的。

不得不说,李治意识到现在自己就是大唐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重点就在于“下”字上。对着唯一的上级,怎么能不花费时间和心力去应对好?

应对得非常好的后果就是,李二陛下觉得:雉奴好贴心!雉奴真是好儿子!我选雉奴当太子真的是没选错!

甚至还想要下旨让太子每月在太极宫住半个月——最后还让兕子给劝住了,说是这样确实有违祖制。

兕子年芳十四,长得和长孙皇后很像,脾性也和长孙氏很像,如今就是百官救急救火的不二人选。一旦陛下哪里又抽抽了,百官纷纷求助于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晋阳公主,十有八/九是能免掉不必要的责罚的。。

坊间流传:晋阳公主,专治李二陛下各种脑残。

…………………………

“所以说,你最近把陛下弄得‘神魂颠倒’的,靠的便是一手肩颈按摩的好手艺?”武颜哈哈大笑,倒是没想到李治会用软的这一招,按摩——好肉麻的感觉。

李治听得窘迫:“阿颜,什么神魂颠倒——分明不是这样子的,我以为……你知晓。”说到最后,还有几分委屈的意思。

武颜终于停止对李治的取笑,正色说:“唉,我自然是知道的。你还是为了我嘛。看你成为太子一个月,陛下居然没有一丝要给你填充东宫后院的意思,我哪里能不知晓呢?”

原来,自己的心思阿颜全部都知道。不过也是,阿颜是再聪明不过的女子了,李治心里甜滋滋地想着,嘴上却还要欲盖弥彰:“我也只是,不喜欢那样被红粉骷髅包围着过日子罢了。”

武颜面色正经,心里却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