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118章 银行团与筑路权

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第118章银行团与筑路权

天津,津海关道衙门。

袁世凯接过幕僚捧来的一只木匣,用一把随身携带的钥匙将木匣上的锁打开,从里头取出关防,这是他的“全权摄政大臣”关防大印,朝廷派专人送来的,接到关防的那一天起,他的摄政大臣的身份才算正式被朝廷认可,一些原本不好办的公务就变得好办起来,比如说任免官吏,或者向外国银行借款。

袁世凯用这方关防一份英文合同草案上郑重其事的盖了大印,然后又将那关防迅速放回木匣里锁好,而趁着他上锁的工夫,三个金发碧眼的洋人也已合同上签好了花押。

这三个洋人不是普通商人,他们分别是英国汇丰银行、俄国道盛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驻华总代表,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三国银行团董事。

“三国银行团”是前不久由英国公使倡议组成的,由法国、英国组成的联合银行团改组而成,其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向袁世凯的北洋集团提供商业贷款,以此稳定北方局势,并利用贷款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和铁路,银行团成立后,就立即向袁世凯提供了一笔五十万英镑的紧急贷款,用来充当军饷,维持北洋军,当时形势危急,这笔贷款甚至没有要任何抵押物。

现,又一笔的贷款意向成立了,这一次是大手笔,整整三百万英镑,合库平银近两千六百万两,不过这一次需要抵押物,除了关税之外,还有江苏的盐税,贷款年息七厘五,折扣九五,这笔贷款的主要用途是修建天津至浦口的铁路,其实津浦路去年就已开工,但一直苦于资金短缺,再加上路权纠纷和保路风潮,那条铁路只修筑了天津至山东的一段,现南方革命形势高涨,需要加快修筑进度,以便将来北洋势力向南渗透,为此目的,三国银行团主动提出建议,向袁世凯提供了这笔贷款,铁路将分三段同时修建,分别由英法俄三国承包,从技术人员的聘请到铁路器材的采购,均由三国银行团做主,为避免刺激国人的神经,这条铁路名义上还是由中国政府控制,来往帐目由去年刚成立的交通银行管理。

除了修建铁路之外,这笔贷款还有余额五十万英镑,这是用来扩充北洋军的第一期经费。北洋军共有六镇,七万余人,现袁世凯能够掌握的只有五镇,第一镇掌握清廷手里,驻防京城,兵员以旗人居多,袁世凯指挥不了,而第二镇武汉损失了王占元、卢永祥两标,实力削弱,第五镇则南方讨伐两江总督长庚,第三镇还留东北维持地面,所以,现的直隶一带只有不满编的三镇北洋军,还不到四万人,以这么一点兵力维持整个北方的秩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至于那些巡防营,也是指望不上,而且很不可靠,袁世凯打算短期内将北洋军扩充至十五个镇,近二十万人,这个计划得到了英国公使朱尔典的全力支持,扩军需要资金,于是三国银行团派上了用场。

草案签订完毕,袁世凯微笑着将合同接到手里,一旁的朱尔典带头鼓掌,走到袁世凯面前,说道:“祝贺你,袁大人,只要南北和谈取得一致意见,确定国体,那么,这笔国际贷款就能立即成立,届时阁下将拥有中国强大的军队。”

袁世凯颔首道:“全仗贵公使奔走,鄙人不胜感激,午宴已备下,还请贵公使务必赏脸赴宴。”

“对于袁大人家宴,我很感兴趣。不过,我希望能够与日本公使伊集院彦吉先生一同赴宴,宴会上,或许我们能够进一步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和信赖,并商讨一下南方的局势。其实,日本财团也很希望加入国际银行团,只不过目前国内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朱尔典的这段话半真半假。其实日本之所以迟迟未能加入国际银行团,真正的原因并非是意见不统一,而是因为日本财政紧张,几年前的那场日俄战争几乎掏干了日本国库,战后也没有获得一个卢布的战争赔款,再加上又背了英国、美国一屁股外债,每年仅还债的利息就是一个大数字,此时哪里还有闲散资金贷给袁世凯?

不过,为了巩固英日同盟,朱尔典还是很希望把日本拉进国际银行团的,他甚至建议日本向法国借债,然后再转借给袁世凯,当然,这中间的利息差额恐怕得着落中国头上。

“欢迎,鄙人到时一定府前恭候两位公使大驾。”袁世凯红光满面的笑了起来。

现的朝廷已是一副空皮囊,权利中心已由北京转到天津,各国已把袁世凯看作是中国的代言人,各国公使也纷纷将天津领事馆升级为驻华临时公使馆,之所以是“临时”,是因为这里没有东交民巷,没有使馆区,将来袁世凯将行辕搬到北京之后,公使们还是要赶回那个大清王朝的国都的。

“袁大人不必客气。”

朱尔典笑眯眯的客套一句,话锋一转,说道:“听说昨天德国公使拜访了袁大人,陪同公使先生一同前来的似乎还有一位美国公使馆的参赞,显然,德国和美国也很重视与袁大人的友谊。据我所知,德国公使也曾经是贵**机大臣张之洞的朋友,不过张中堂遇刺身亡之后,那位德国公使却没有亲自前往吊唁,真是让人奇怪。”

袁世凯微微一怔,揣摩着朱尔典的真正用意。

去年清廷召张之洞入京,除了命他进军机辅政之外,还委任其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负责筹集修路


状态提示:第118章 银行团与筑路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