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帝国神纪>第二百二十八章:不堪承受之损

托勒密观察细微变化的能力一直使他受益终身,卡利斯蒂尼握着带有黄金柄锋利刻刀的手一度激动地颤抖起来,另外一支捧住蜡板的手也是一样。

他肯定是认为亚历山大已经打开了胜利的大门,整个秦军的左翼即将陷入大溃败。

显然他不够了解这支东方的军队。

除非得到将领的命令,否则在任何情况之下,他们都不会像大流士三世的步兵那样望风而逃。

亚历山大仍旧冲在队伍的最前列,秦军溃散的步兵之后竟然是一面面红色“墙壁”。

大约每三百人的弩手身着红色棉甲列成一排,最前面的半跪在地,身后是站立的另一排。

由第一排的士兵首先施放早已装填了弓箭的弩,待他们发射完毕之后,将会俯身再度装填箭矢,而改为后面一排的弩兵发射,周而复始,形成持续打击的理想状态。

由于弩箭的稳定性,加之守有固定阵地,使得秦军弩手的部队的打击十分精准。

冲在最前列的伙伴骑兵,显然没有防备着突然的绝招。

仅仅三、四轮弓箭发射,亚历山大的左右便有数十人落马在地。

亚历山大全身贯注,不断用长矛拨开强劲的飞矢,即使是身边簇拥着他的伙伴不断倒下,也丝毫不为所动。

秦军的弓弩阵虽然强横,但是毕竟不能够形成机枪式的高频率连发攻击,每一次齐射都需要间隔三秒左右时间。

这样一来亚历山大的线性冲锋仍然显得有效,尽管损失相当可观,但仍有少数骑兵突进到自己的攻击射程之中。

秦军弩阵的优势之处就是三至五倍于伙伴骑兵的攻击距离,在这个范围之中,“手短”的马其顿重骑兵完全奈何不了秦军阵列,秦军强大的远程杀伤力,以求得的对于突击而来的敌人形成恐慌的作用,眼见自己的伙伴一一倒下,若是换做天下其他部队要就崩溃退缩了。

但是和马其顿人对秦军的估计不足一样,秦军的指挥官同样低估了眼前这支重骑兵的勇气。

与其他任何帝国的骑兵有所不同的是,伙伴骑兵唯一的最高指挥官是帝国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他不仅仅是指挥着,更是时刻保持自己的冲在队伍的最前端。

这时刻鼓舞着骑兵部队的士气,也提醒着最高统帅和普通士兵没有什么区别,同样面对死亡的威胁而毫不胆怯。

当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内,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再度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优势,吸纳了徐西亚人、赫梯人、波斯人战法的重骑兵们,纷纷向秦军弩阵投掷出一切具有杀伤力的东西--包括了波斯弯刀,徐西亚战斧,马其顿长矛,以及石制重锤。

身着棉甲的秦军弩兵,往往只能防御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动能的流箭,对于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批头盖脸的打击叫苦连天。

但即使是这样,秦军全线仍然没有后退的意愿,即使是尽在咫尺,他们仍然选择用弩箭持续杀伤对手。

亚历山大则不愧为出色的突击专家,即使是在这样极为混乱的情况之下,仍然发现了,秦军弩阵的关键之所在。

那就是弩阵的指挥官,秦军的每一轮齐射都在指挥官的指挥之下。

每一排有一个百夫长指挥,而百夫长由遵照统一的一名总指挥官指挥。

当亚历山大冲至秦军面前的时候,驱使布西发拉斯高高跃起,一个巨大的黑影仿佛飞起一般,越过七列步兵阵线,同时在空中投掷出一柄长矛,刚好贯穿秦军指挥官的身体。

亚历山大的战马随即践踏倒了几名步兵,而皇帝本人也一个滚身不得不从马上作战变为步战。

亚历山大割断长长的红色披风,在耀眼的胸甲的映衬之下开始对毫无反击能力的弩兵大开杀戒。

现在奇异的一幕出现了,失去了发号统一指令的秦军弩阵,丧失了齐射能力,但仍然各自为战,即使是面对已经挥舞着兵器冲到自己咫尺距离的伙伴骑兵,仍然固执的装填弩箭以求发射。

而伙伴骑兵在撞入弩阵之后,纷纷放弃坐骑开始短兵相接。

秦军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任凭自己的精锐弩兵损失殆尽,立即调集上万名轻兵,投入作战,他们手执长戈与青铜短剑,与陆续进入战场的马其顿人展开了混战。

秦军的轻兵仅仅装备了皮甲,移动的更快,正是为了适应战场的变化而快速调集,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可观的战斗力量。

对手往往惊讶于其快速的地移动能力,从观察者处则可以将其秘密尽收眼底。

秦帝国的轻兵更像是龙骑兵,他们骑马移动,而抵达战场之后下马徒步作战。

在整齐一致的指挥之下,仅需要几分钟便能抵达战场,列为战阵,形成战力。

少量的轻兵几乎无法与马其顿的士兵对抗,即使是跟随着亚历山大伙伴骑兵的散兵也能对轻兵形成装备上的优势,至少他们仍然配备了圆盾。

但轻兵源源不断地到来,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了。

尽管伙伴骑兵已经对秦军的左翼形成了压制,犹如一把利锥扎如口袋,却被无穷无尽地轻兵缠住了手脚。

整个中军部队已经不能等待了,长时间进入口袋阵的亚历山大一旦出现什么危险,就代表着整个远征军的覆灭。

塞琉古和驻守中军的西罗斯,几乎不约而同地命令整个方阵部队开始向前推进。

就像是秦军也同时厌烦马其顿方阵缓慢的移动速度一样,整个秦军的步兵阵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八章:不堪承受之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