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四十六章 :查实灾情

老者双目看着大奎,目光如炬便如欲将大奎看穿一般道:“大人从顺元而来,难道不知?”大奎摇摇头道:“本官非是从顺元而来,我是从隆平而来。”老者惊异问道:“隆平距离此地遥遥二千余里,大人怎知顺元灾情?”

大奎坦诚道:“几月前本官来过顺元城,是从一位老者处得知灾情。但本官所见甚微,此次前来便是为了将此事查实。”老者看着大奎问道:“大人从顺元一路行来,可见了灾情?”

大奎点头道:“饥民易子而食惨不忍睹。”老者扶髯叹了口气道:“岂止惨不忍睹。”大奎忙问何故,老者续道:“顺元府城周边百里之内已无人烟,百里以外饥民十余万。”大奎不解问道:“听闻顺元府尹孟大人是个好官,却何故见百姓受灾视之不见?”

老者叹道:“孟大人已被罢免,如今的府尹却姓梁。此人贪财如命心肠狠毒,只因受灾的民众皆非汉人,这梁大人竟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由对百姓百般压榨。汉人买粮一贯五百文银子,若不是汉人便要三两银子一担。我各族皆是山林为家农耕为主,却哪有银子买粮?如今顺元左近九寨三十二村已是饿殍遍野。”

大奎忙问:“这姓梁的可是以前的那个梁师爷?他究竟是何来头?”老者沉吟道:“大人猜的不错,此人叫梁有才。的确曾是顺元城衙门的师爷。至于到底什么来头,这个老夫却是不知。”

大奎不禁又问:“本官今天见你寨中之人却不似饥民,却是为何?”老者扶髯笑道:“我瑶族除了农耕,尚可食竹米野菜果腹,如今是大荒之年幸而寨中备有竹米千担。但也不会坚持许久。”

大奎点头道:“如此本官告辞,老丈可叫人与本官同行回顺元,有事也好通知老丈。”老者点头道:“如此最好,老夫相送。”

大奎回返顺元的路上,便带了一个瑶族小伙子。他叫盘布。虽然只有二十三岁,但在十里八乡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猎户。临出门,老者叫他换了一身汉人的斜襟小褂取下了包头的布巾。因为顺元城如今有个规矩,城内不留异族和饥民。

盘布很健谈,上到各族的礼节风俗,下到山中的野物小兽,一样样如数家珍知之甚详。大奎挺喜欢这个盘步的性格,虽是灾年人人挨饿却已然是一副乐天的笑脸。

进了顺元城,天已全黑。大奎带着盘步找到了顺元客栈。

杨小虎与田风已经到了客栈订好了房间,见到大奎忙头前领着去了上房。四人围在桌前坐定,大奎便详细的问了杨小虎与田风所打探到的消息。

原来以前的府尹孟大人曾早在数月前便已上书请粮备灾,吴王批复由湖广行省就近拨付谷米二十万担。随着粮车队伍前来的还有这个梁有才,梁有才是湖广行省参政王福的亲外甥,到了顺元便做了顺元府尹衙门的知事官兼师爷。随后只要是和粮草有关的大小事务皆由这个梁师爷一手操办并借机敛财。

孟大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自然看不惯梁有才的所作所为,一气之下将梁有才的所作所为上报朝廷。随之两月以后,朝廷竟以赈灾不力为名将孟大人罢为庶民。

大奎听到这里不由得牙根痒痒:“又是那个王福!”

如今贵州行省的大部分灾民皆在顺元城左右,杨小虎与田风说的与大奎所见基本一致。大奎吩咐道:“明日午时替我投上拜帖,本官要去会会那位梁大人。”田风与杨小虎一声领命。大奎道:“天色不早了,大家一起去吃了饭早些睡吧。”

可笑的是,城外闹饥荒,城里撑得慌。客栈前堂的饭馆里想吃什么都有,只不过还如上次来顺元城一样,只是价格上贵了些。大奎与杨小虎及天风三人走了这么远的路,一路上风餐露宿也该好好吃一顿了。大奎叫来客栈前堂掌柜点了一桌子的菜并叫了一坛酒,大家围坐在一桌准备痛快的吃喝。

盘步很拘谨,吃起饭来扭扭捏捏跟个小媳妇一般。大奎很是看不惯:“盘步啊!你在家也是这样吃饭?男人嘛,吃饭就该像俺这样。”说着大奎抓起鸡腿咬了一大口,此时他也放开了,山东土话又迸了出来。

盘步红着脸道:“我在家里不这样,这是第一次和大官吃饭,我总不能…。”大奎嚼着肉笑道:“有啥不好意思的,来来来,放开吃。”盘步哎的答应了一声便开始动作。

大奎傻了,杨小虎呆了,田风愣了。这叫吃饭吗?说是武功还差不多,那架势比大奎高明多了。什么横扫千军(用筷子),海底捞月(用羹匙),双管齐下(一手筷子一手羹匙),好家伙,一看就是练家子啊。

其他三人不敢怠慢,纷纷动手争抢。也许抢着吃的东西格外香,四人其乐融融的争抢,痛痛快快的吃喝,俨然一家人一般。这也让大奎见识到了瑶族小伙子的豪爽,觉得跟自己很对脾气。

大家正吃喝间,门外走进一名衙役,见到大奎四人便走过来对着大奎躬身拱手道:“通政使大人,小人受顺元府尹梁大人差派给通政使大人送来请柬。”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请柬来。

大奎接过请柬打开来看一眼不由赞道:“好字啊!田风你先帮本官收着。”说着将请柬递于田风,田风起身双手接了请柬放在怀中。

衙役再次拱手施礼道:“如此小人告退。”说着躬身后退三步转身出门而去。

大奎笑道:“好快的消息啊!我没去找他,他却来找我。”田风低声道


状态提示:第四十六章 :查实灾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