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助大唐迎贞观>第二十二章 国有经济

早朝过后,大臣们已是纷纷离开了。李建国也欲与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出宫。

“李爱卿,你且等等,朕还有话跟你说。”李世民突然走到李建国旁边,说了一句。

李建国看了一眼李世民,旋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房玄龄说:“父亲,你跟杜大人先走吧。”

“好的。”房玄龄点了点头,又向李世民行了一礼,才与杜如晦离开了太极殿。

“皇上,不知还有何事需要吩咐臣的?”李建国问道。

“此处说话不便,走,去两仪殿。”李世民说完便是转身而去,李建国也是连忙跟了上去。

两仪殿内,李世民坐于上,李建国开口喊了一声:“皇上。”

“怎么又忘了?不是说过了吗,没有外人的时候你我兄弟相称。”李世民提醒了一句。

“大哥。”李建国显得颇为无奈。

“呵呵……下次可不要再让我提醒你了!”李世民笑着说道。

“大哥,你让我前来还有什么吗?”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开口说道:“二弟,今日早朝的事你也看到了。虽然最后律法一事成功告一段落,但是只怕那些人并不会依法办事。”

“大哥,你的意思是……”

说到这,李世民脸色变得无比严肃,说道:“新的律法一定要推行下去,只有文武百官重视起来,大唐的百姓们才会信服新的律法。”

李世民继续说道:“今日早朝上,我加了一条官员不可经商,你可知是为什么?”

“莫非大臣之中有人在经商?”李建国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不错,据我所知,以萧禹为首的几位大臣一直都有经商的行为。以往因为我刚登基不久,而这些大臣皆是对大唐有功,所以我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视而不见。如今,正好可以借着推行新律法立威了,杀鸡儆猴。”李世民目光如炬,说道:“我准备就先从文武百官开始,然后昭告天下。”

“大哥,直接从文武百官下手固然可以立威,但是只怕也会惹得其他官员人人自危。况且,萧大人为人虽然有点让人讨厌,但是说到底也是大唐的功臣。”李建国皱眉道。

“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岂能相抵。再说了,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这话可是你说的。你现在又想为萧禹求情,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李世民对于李建国的话感到十分的不解。

被李世民这么一说,李建国感到有点尴尬,说道:“大哥,律法初定,并不成熟,还需要时间的磨合,而且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律法条文需要完善到《唐律》中。至于我为萧大人求情,那是因为萧大人并不是大奸大恶之徒,我又岂能公报私仇呢?”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得好,但是官员不可经商,这是铁则,难道要我继续装作视而不见吗?”

李建国摇了摇头,思考了片刻,方才开口道:“大哥,我倒有一个主意。既可解决你的烦恼,还可以让皇上发一笔横财,增加国库的收入。”

“哦?说说看,我倒想听听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李世民感兴趣地问道。

“大哥,这个方法叫国有经济体制。”

“国有经济体制?那是什么东西?”李世民一脸疑惑地问了一句。

“大哥,我们不妨给萧大人一个台阶下,以朝廷的名义接管萧大人正在参与的生意。日后,这些生意可以直接由朝廷来管理,所获得利润也可归入国库。如此一来,既可以给萧大人一个脱身的机会,又可以增加国库收入,岂不是一举两得吗?”李建国娓娓道来,以前自己学的东西此时也是派上了用场。

“由朝廷接管?”李世民突兀地问了一句。

“是的,不单单如此,日后大哥还可以开一些商铺,经营一些别的生意。这些商业活动就是所谓的国有经济,而日后所获得利润自然就是属于国库的,如此也不算是违反律法。”李建国侃侃而谈。

“这倒真的是个好办法!”李世民赞叹道。

李建国继续说道:“如果大哥直接下旨处罚萧禹,只怕会让那些有功之臣寒心。毕竟律法是新定的,很多人的思维并没有转变过来,需要慢慢改变。”

“你所言的确有些道理,那我这次就给萧禹一个机会。明日你代我去萧府走一趟,向他禀明利害,看他作何反应。”李世民看了李建国一眼,说道。

“没问题,我想此时萧大人恐怕已经是惶恐不安了,也许他正在想办法如何全身而退呢。”李建国笑着说道。

“我这次虽然给了他一个机会,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明日你去他府中传我口谕,以后让他没事就不用上朝了,在家安享晚年吧,俸禄不减。”李世民正色道。

“好的,明日我亲自去拜访一下萧禹大人。我与萧大人也并无多大的恩怨,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与萧大人化干戈为玉帛。”其实李建国对萧禹并没有多大的仇恨,两人皆是因为政见不合罢了。说到底,萧禹毕竟也是大唐的老臣,于大唐有功,李建国并不想与这些老臣的关系搞得太僵。

李世民对于李建国的话也是很满意,也很放心,转头说道:“律法改动一事应昭告天下,并将《唐律》推行下去,让百姓们对新的律法有所了解。”

“大哥放心,此事我会办妥的。另外,我还有个想法。以后在长安城之内应设巡逻队,避免发生任何有违律法之事,对于触犯律法之人,应当及时逮捕,让百姓的生活得以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国有经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