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助大唐迎贞观>第二十九章 治标不治本

李建国与秦叔宝聊了很久,二人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感慨沉思。通过这次与秦叔宝面对面的交谈,李建国也是重新了解了瓦岗寨这一段过往。

“好了,李大人,言归正传,还是说说正事吧!巡防营一事应该是你向皇上提出的吧,那你跟我说说吧!”秦叔宝正色道。

“秦将军说得不错,巡防营一事确实是我跟皇上提出的。当初《唐律》刚刚推行,为了维护长安城的治安,所以我才向皇上提出了这么个主意。”,李建国继续说道:“日后秦将军担任巡防营统领,需要时刻维护长安城的治安,可就辛苦了。”

秦叔宝摆了摆手,说道:“辛苦谈不上,我本就是朝廷的官员,自然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秦将军大义,晚辈敬佩!”李建国拱手说道。

秦叔宝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道:“李大人此举确有先见之明,只是李大人想过没有,大唐天下州县甚多,难不成李大人你要向皇上建议在各州各县都设立一支巡防营这样特殊的军队吗?”

“秦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此举实属治标不治本,难以做到万全。只是长安城乃是我大唐的都城,自然要先做表率,至于其他州县暂且慢慢来吧!”李建国回答道。

“李大人,你可莫要忘了,地方州县并无掌管军队的权利,这是历朝历代所定的规矩。但是如果让朝廷委派将领去往各个州县,只怕影响太大,不容易完成啊。”秦叔宝提醒了一句。

李建国想了片刻,点了点头,此刻是在唐朝,并非是在现代,不可能各个州县去设置个类似公安局的部门,这样做不太现实,而且很多人也难以接受。

“秦将军所言极是,此事是我想得太过简单了。”

秦叔宝起身踱步,沉思片刻,说道:“其实推行新律法并无不对的地方,依法治国向来是历朝历代所推行的。但是根本所在还是百姓,只有百姓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了新律法,时刻遵行新律法,到时候并不需要巡防营这样的军队。”

听了秦叔宝的话,李建国也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秦叔宝所说的只是想象中的理想社会,以提高百姓的素质为目的。只是这样的事也只能想想了,人性终归是贪婪的,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罪恶。

“秦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你是想要加强百姓的素质教育,教化世人,以德服人。”李建国一语中的,只是秦叔宝只能听懂个大概。

“好一个以德服人,只是李大人前面两句,我就听不懂了,还请李大人明示。”秦叔宝毫不掩饰地说道。

李建国捎了捎头,有些尴尬地说道:“这些是我家乡的话,我倒是忘了秦将军听不懂这些。其实我刚刚所说的只有一个道理,教育。”

“教育?”秦叔宝有点不解地问了一句。

“是的,教育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计。其实为君者应当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百姓素质的道路上。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基石,为君者更应该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行业。此事我也曾向皇上提过,只是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李建国侃侃而谈,秦叔宝也是听的一愣一愣的。

“看来我真的是老了,比不了你们年轻一辈了。李大人刚刚所说,我也只是听懂个大概。”秦叔宝略感惭愧地说道。

李建国自是知道秦叔宝难以理解这些,当初在李世民以及几位大臣面前提出此事的时候,他们也是难以完全理解。李建国和他们毕竟隔了接近一千四百年,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秦将军难以理解也是情理之中,当初我跟皇上提及此事的时候,我也是解释了好一会。说得简单点就是教百姓读书识字,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有才学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才之人是可遇不可求的,百姓们读书识字,有了才学,自然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律法,依法守法。”李建国来自现代,自然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当下也是一股脑地全说了出来。

“想要读书识字谈何容易,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才能让自家孩子上私塾读书,或者是书香门第,代代相传。普通百姓又怎么会有那样的条件呢,所以大多数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秦叔宝感叹道。

“这个问题我依然是知道,我心中早已是有了解决的办法,只是从未在皇上面前提及过,大可采用义务教育。”李建国搬出现代的教育模式,准备实施到唐朝。

“义务教育是何意?”秦叔宝一脸疑惑地问道,如今的他是越来越看不透李建国了,总觉得他深不可测。

“义务教育的意思就是由朝廷拨款,助年轻学子在私塾读书识字。以往我未曾跟皇上提及此事,一来是因为如今的大唐私塾很少,需要大规模开办私塾。二来由于国库空虚,难以支撑这些计划。”李建国解释道。

“李大人的想法很是大胆啊!”秦叔宝笑着说道。

“呵呵,秦将军见笑了。其实男女老幼皆有读书识字的权利,如此一来方能真正地提高百姓们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我们之前所说的难题。而且,对于教育,更应该颁布对应的教育法,将之列入《唐律》之中,由此方能体现为君者对教育的重视。百姓人人平等,皆有读书识字的权利,如此方才是治本之策。”李建国不假思索地说道,这些想法早已存在他的大脑之中,当下也是直接说了出来。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章 治标不治本
全部章节阅读完毕,请试读《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