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古国物语>第一单元第十一节
谁受了天皇氏和地皇氏的遗物,谁就是昆仑、良渚以及西部之民眼中的储君。”后笑着说:“我会给你准备一份厚礼,你可以带回去,这份厚礼将充分显示刑马提之国后对贵国子民的善意。”

使者听了如释重负,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说:“我什么时候可以启程呢?”后说:“你希望什么时候走呢?”使者说:“已经耽搁了这么些天,当然是越快越好。”后说:“你会怎么说被耽搁的这些日子呢?”使者说:“好事多磨。”后与阿婆相视一笑,说:“这样吧!三日后启程。”

使者拜谢,这三日里,使者拜访了刑马提之国具有影响力的人,与她们进行交流,本当献上礼物,只可惜遭遇了一些变故,礼物早没了踪影,所以他拜一次拜访时间都很短,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离别有时候令人伤感,有时候却令人感到振奋。比如你要离开现在的岗位了,如果你有了更好的去处,当然可以表演自己如何舍不得,内心还是很欢喜的。如果你被解雇了,收拾东西滚蛋时的心情怎么能好的了呢?离别不一定是苦,许多时候离别是一种解脱。作者在一家基层事业单位一呆便是九年,在这九年里,看见一些人进了这家单位,也看见一些人离开这家单位。

每次看到别人离开,作者都会感到羡慕。如果你的职业生涯在一个地方终老,这该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使者一出刑马提之国的边境,心中顿时变得明亮起来。一路上走的很快,不到半月就回到了本国。在快要接近本国边境的时候他就听到了十一弟驾崩的消息,强忍着悲痛回来,当时十一弟的丧事已经办完了。看官中有些年轻的朋友可能并不知道丧事当中的一些规矩,单就哭便有许多规矩,丧礼上的哭确实有表演的成分,两家都在办丧事,如果一家的哭声不及另一家响亮,大家就会说哭声小的那一家对父母不孝顺。

或者说某人做人真失败,死了儿女的哭声都不如人家的响亮。也许看官对作者的这番议论不相信,容作者解释。城里人谁家若是办丧事,恐怕要简单的多。所有人在丧礼上都表现的比较克制,这些都非古礼。古礼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保留的相对完整,在农村,丧礼上你可以听到各种花哨的哭法,如果你在哪里干嚎,持续不了多久你的嗓子就哑了。所以哭是有很多技法在里头的,作者小的时候经常听到一种地方戏叫陕北道情,这个道情的哭腔听起来无比的凄凉。

作者常常把它与灵堂里的哭声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今天许多人在城里生活,对于传统的哭技已经不能掌握了。以至于在办丧事的时候需要花钱雇人来哭,看到这里也许有看官会发笑,花钱雇人哭,这不是假的吗?其实灵堂的哭声多半都是假的,越是那种高亢嘹亮、艺术感强的哭声,越假。所以你会发现越是年轻人死了,哭声反而没有大。一些人寿终正寝,你就有机会听到各种华丽的哭声了。当然有的人特别高寿,在这类人的丧礼上,你也可能听不到哭声。

一般来说,只要是农村妇女,特别是那种边远地区的农村妇女,从小到大不知道经历多少丧事,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哭技。丧礼上哭的讲究很多,有规定的地点,有规定的时间。灵堂是唯一能哭的地方(迎娘家的时候例外),在开始你的表演之前,先要烧纸,然后你可以在里面一展歌喉,一定要带着哭腔,词可能需要事先准备,如果你的词对仗工整、合辙押韵,会有许多人被你惊艳到,说不定就会有人愿意花钱雇你去哭了。在办丧事期间,一天一般只允许哭三回,如果不是有事外出,也不得少于三回。

早晨起来第一哭,饭后第二哭,傍晚的时候第三哭。在丧礼上有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要接娘家。娘家来了,孝子孝孙和女眷们都要出去迎接,唢呐在前面开路,整个过程非常的庄严,这是非常关键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是演技最为炸裂的时刻,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哭的不到位,让娘家不乐意,这个丧礼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对于这样的习俗,新派人物当然嗤之以鼻,认为这样实在是太虚伪了。新派人物对简单实用比较推崇,所以对丧礼的主张也是越简单越好,可如果太简单,似乎心里也过意不去。

许多人父母在世的时候,没有尽孝的耐心,父母过世了,便要大操大办,用一场豪华的葬礼来偿还对父母的愧疚。这里不论新旧两派的是非,只说使者归国之后不知道去哪里复命,这里的子民已经习惯了因循地皇氏制定的规矩生活,所以即便没有了地皇氏家族在管理,国中仍旧秩序井然。使者因为放不下内心的使命,竟然发了疯。后来他去袭击一直老虎,结果被老虎撕成了碎片。

这只受惊的老虎后来多次袭击国中的子民,因为他们习惯了与动物和睦相处,面对老虎竟然没有一丝防备,所以老虎屡屡得手。在死了许多人之后,大家开始互相联络,准备一起对付这只老虎。后来老虎被诱入陷阱被乱石砸死,这么一来他们的生活就走出了地皇氏制定的律法。后在送走了使者之后,一直期待着新的惊喜,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她白认了一个干儿子,她把阿婆叫来说:“我们是不是上当了?”阿婆说:“为何这么说?”

后说:“自使者离开之后,我们没有获得任何利益。”阿婆说:“不急,只要有胡洮在手上,没什么可担心的。”后说:“你不是建议我


状态提示:第一单元第十一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