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558年的天变>第六十七节 这又是一个机会

“好,正好我也想买一个酒楼经营,吴伯,那还有没有新的院子要看的”?黄石心说真是嗑睡遇了枕头,这样的话,说不定那酒楼只要简单的装修就可以重新开业了。

那吴孟达又往下看了一下,把手指放在舌头上舔了一下,沾了沾口水在册子上又翻了一页,“黄老爷,请稍等”,说完他慢慢用手指向下移动着,大约又翻了4、5页的样子,接着开口说道,“这仙塔街相邻的井大坊还有一处小院子,共正房三间,厢房四间,单层门市两间,另外还有在竹林巷中还有个单门,不需从门市进出,这价也不低,房东要价银50两”。

于是众人便随着吴孟达慢悠悠前去看房。

离怡山的不远处,有个怡山巷子,巷子口的苏记杂货栈原先每日将那个香烛纸钱等杂物摆放在店门外,但是今日远远得就看见那杂货栈似乎早早得就打烊了,那店门的门板紧闭。“奇怪”,吴孟达捋着长须有些疑惑。

“怎么了,吴伯,可是店主他不在家”,周明睿问道。

“他家中应该还有人在,我先去敲敲门”,吴孟达一边向前走,一边向黄石解释道,“黄老爷,您别看这个杂货栈不大,但是它靠着这西林禅寺,光每日的这个香烛纸钱就能赚不少的银钱,只是店主他的表兄前些日子搭了一家海商走货,结果那海商的船在外洋遇了海寇,听说只逃回来了几个伙计,连这店主都亏折了本钱,所以才不得不卖此处房屋”。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他们要转卖铺子了”,黄石听了之后才明白原因,因为他们刚才走过来的时候,见到了这临街的几个巷子口都开了杂货铺子,那些香烛纸钱和杂货都摆在显眼的地方,不时有善男信女过来光顾,想来生意是不错的。

“这苏记的店主听说是十几年前从南洋勃泥来归,名叫苏民有,早年先是做了个小行商,他因运道不济,在外行商不是被人骗了,便是遇上了路匪,几年下来也没有挣到什么钱。倒是他那个同时来归的表兄陈有新,听说是与人合股作了海商,倒是赚了不少钱,前些年他拿钱给苏老爷作了本钱,让他在这怡山巷口处买了房子,专门改作了杂货铺子,除了卖香烛草纸外,主要还是卖他表兄的的南洋香料,借了那怡山西林禅寺的香火人气儿,这生意是越做越好”,吴孟达希望能把苏记铺子给推销出去,所以详细介绍了一下店主的背景。

“南洋的香料,可是那胡椒、丁香、豆蔻、桂皮吗”?黄石有些奇怪,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和这西林禅寺扯上关系。他是知道因为南洋盛产香料,所以才会有西方人远渡重洋而来,听说这香料还是奢侈品,传说中在东方白菜价的香料到西方生生炒成了黄金价,有时比黄金还贵得多,有时一粒胡椒就能换一枚金币,具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黄石之前还想过因此要打通前往欧洲的航线专卖这个香料。

“黄老爷,这苏家经营的主要是南洋诸国的檀香、沉水香、燕口香、蓬莱香,还有就是一些药用的芸香、冰片、辛荑,这食用的香料倒是经营的甚少,说是这南洋的食用香料早都被泰西诸国的夷人给包圆了,二是自然这价钱也不是我朝的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

黄石心说看样子这十三香卤货还真是可以做的,反正这些东东在现代社会就是在小摊上随便可以买到的便宜调料,所以就笑笑的不说话了。

吴孟达走进苏家店铺左侧的怡山巷子,行到那个黑漆的小门前,抓起了门环,随着“嘭嘭”的两声,低沉的门环碰击大门的声音传了开去,过了一会儿,就见那大门开了一条小缝,见是那吴孟达,连忙开了大门,“吴叔,是您老来了,快快请进”,说完那人作了一个揖请。

“苏二,你们这店铺子今日怎的打烊的如此之早啊,苏老爷这会儿可在”?吴孟达捋了捋长须问道。

苏二面上也有些愁苦,“我家老爷今日已经早早出门了,老爷的表兄陈老爷还未有消息,老爷过去陈家帮忙去了。那些香料、火烛什么的杂物这两日也都已经贱价转让了,只留下了这一座空店”。

“哦,那我今日可是带了买家黄老爷过来看房,你家老爷又不在,这可如何是好?”

“吴叔,您老不用担心,我家老爷这两日都已经交待过了,只要是您过来,就让小的领着您们参观”。

刚才吴孟达敲门众人没有跟过来,此时见门已经打开,就都慢慢地走了过来,梁二见领头三人皆身着长衫,身后簇拥着一堆家仆,连忙说道,“吴叔与三位老爷里面请”。

黄石与众人跟着吴孟达进了苏家,发现门口正对着一个青砖影壁,高大约3米左右,离门有2米多远,影壁四边用灰泥隔了一个大方框,框边是些腾蔓的纹饰,方框中间用白灰抹了平,在中间位置还有个大圆圈,圈中写的是个福字。

影壁的前方下面就是一溜与影壁齐长的小花坛,花坛中种着一些花草,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却收拾的整整齐齐,里面一点杂草也没有。

“师尊,这户人家还是蛮雅致的”,幕得闲看着这花坛中应时的木芙蓉盛开的妆容,衬着古朴的青砖影壁,颇有雅意,便不由的小声赞道。

“是啊,你们这儿栽花种草的倒真是很少见到的”,黄石这几个月来在樟城也去了不少的人家,发现在这古代生活节奏虽然慢,但是却几乎没有如现代的人家那样养着一些小植物,这还是第一次看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节 这又是一个机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