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一句警告,朱由检也不乐意再见到魏忠贤装出来的那副恭顺模样,直接便把人给打发走了。

当然,在赶人走之前,他也没有忘记,亲手写了封秘旨,盖上印玺交给魏忠贤,让宣府现在的知府卢象升在这件事上配合其行动。

朱由检虽然不喜欢魏忠贤,但这件事关系重大,只靠东厂的人马,想要做到他说得那些,还是有些困难的,而他要得是万无一失,自是不会在这时刁难。

卢象升那个人,朱由检在原身的记忆里,并没有找出什么太多的印象,不过根据后世的记载,这人虽然不是东林党出生,但对阉党对魏忠贤,也是持着不屑鄙夷的态度。

他若是不说话,那魏忠贤到了宣府,定然是会受到卢象升明里暗里的刁难,这很正常,没什么可奇怪的。

这年头,不要说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了,便是在民间,魏忠贤的名号也是臭大街了,但凡自认是有点良知的人都不会与其混在一起。

若是在能不牵连自身的情况下,给魏忠贤使绊子,阻碍对方做事,那天下起码有八成以上的人,都会举双手赞成,踊跃去做。

虽然说朝中不管是阉党执政还是东林党执政,跟老百姓都没有什么关系,但不得不说,魏忠贤做事,有时确实是太遭人恨了,最后落到那个下场也全都是咎由自取。

别的暂且不提,只说在各地为自己建生祠一事吧,遍数中华上下五千年,朱由检就没见过第二个逼着人家给自己建生祠的,也不怕老百姓往他的雕像上吐吐沫。

而这还只不过是魏忠贤劳民伤财举动中的其中一项,还是摆在明面上的,暗地里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朱由检以前混迹论坛的时候,曾经看过几个为魏忠贤洗白的帖子,当时他只是随意的扫了一眼,就放在了一边,就连回复的兴趣都没有,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的很。

在他看来,会说这种话的,那都是太天真幼稚想当然的小朋友了,魏忠贤那哪里还用得着洗白,他根本全身上下都是黑心的。

大明朝到了崇祯皇帝这一代,那朝上就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为国为民的正人君子。

不管是东林党也好,还是阉党也好,又或者是那些中立党,真要彻底的清查,哪个背后没有什么黑料。

想要挽救大明朝,朱由检早就已经给自己立了一个,无论如何都必须摆在第一位的守则,那就是绝对不要相信这些大臣。

臣不密则失君,君不密则失国,皇帝那永远都是孤独的,他若是真的彻底信任了一个人,那定然是比原本崇祯还要凄惨的下场。

学会制衡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朱由检才会把魏忠贤留到现在,而不是第一时间处决,因为他还没有找到或者说扶持上来一个可以代替魏忠贤的人。

不过受后世记载还有原身记忆的影响,他对魏忠贤也是想要除之而后快的,可经过了那揭发汉奸一事,他仔细思索了一番,却觉得留下魏忠贤也不是不可以。

首先这人能力是够得,当然,大明朝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他这一个,但魏忠贤把持朝政十数年,也有他的优势,很多就连皇帝都不知道的隐秘,这位都是清楚的。

留着他,很多东西都可以慢慢的挖出来,这对刚登基的朱由检来说是有好处的,处死了,除了一时痛快,也就是立威了,可清除八大汉奸一事,却已经足够他立威了。

而原本让朱由检厌恶的那些事情,其实现在仔细想想,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势。

现在的魏忠贤,所有的罪证都捏在他的手里,而且名声太臭,堪称天怒人怨,想废随时就能废了。

再有,使功不如使过,在生命的威胁下,魏忠贤定然是会尽心竭力的,不用担心私下里会耍什么小心思。

朱由检现在也想通了,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给自己培养一个背锅侠,宋朝有秦桧,乾隆有和珅,他将来想要做得那些事情,也得有这么一个人,与其将来在祸霍一个人才,还得费心培养,倒不如直接把魏忠贤拿来使。

当然,这都是在魏忠贤把这件事办妥的前提下,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便是他想当背锅侠,都没有那个资格。

魏忠贤虽然走了,连带着那封书信也被带走了,可朱由检望着那一片狼藉的地面,心中却还是有些闷得难受。

因为他知道,别看自己现在雷霆处置了那几个汉奸,就连他们全家都没有放过,但在利益的驱使上,他估计也就只能吓住一小部分人。

那些胆大包天之辈,该如何做还是会如何做,在面对着百分之十的利益时,大部分人都能冷静下来,可在面对百分之百的利益上,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冷静了。

而在面对着百分之三百的利益上,那绝对会让大部分人都陷入疯狂,现在,对于那些商人来说,与满清鞑子做交易,就是那个百分之三百的利益。

就算是除了这八大汉奸,将来也定会有别人再来做这个汉奸,而这却是朱由检没办法阻止的,就像是后世那些投靠日本人的军官文人一样。

他能做得,也就只有杀一儆百,用满门抄斩去吓退这些人,但凡出头的,全都不放过而已。

这么想着,朱由检却控制不住内心的悲哀,他当真是想不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只为了利益,就可以背叛自己的种族,难道他们以为,自己将来就会有多好的下场吗。

后世的满清,把所有汉人都当成了奴


状态提示:9.9--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