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大宋之荣耀>第二百十二章 分歧

大宋都城开封,政事堂议事厅,百官之首的李纲在召集政事堂的宰执们商量了一通事后,与宗泽一道留下,继续讨论事儿。

十几天前,朝廷收到了王晨上表抗争,表示不同意与金人和谈的奏章,这让李纲很尴尬。

这次与金人的和谈,确实是在他的主导下,好不容易才达成的。能逼迫金人做出这样的让步,让他们放回无上皇赵佶及其他被俘的大宋子民,并且收回燕云之地,李纲是忍不住心花怒放。

在他眼中,迎回无上皇及其他被金人掳掠的那些宗室子弟,这是大功一件;收复已经失去了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更是奇功一件;让金人同意做出其他更多的让步,归还被掳的一些大宋财富,这自然也算功劳。李纲觉得,这次和谈能成功,实是大宋之幸。

对于他这个主持朝事的宰相来说,促成这次和谈,太有必要了。

历史将记住他的功绩,他为大宋争取了太多的荣耀,想到这些的时候,李纲有些飘飘然。

下意识地,李纲将这份协议与靖康之难发生时候,大宋朝廷被迫签订的那些城下之盟比较起来,与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协议比起来,他主导签署的这份和谈纪要可以说替大宋挽回了太多的荣耀,争取到了许多实际的利益,李纲觉得,这份协议,应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天下人会为之欢呼的。

但让他郁闷的是,宗泽对与金人和谈这件事并不热心,在和谈开始前,曾有过反对意见,表示现在我大宋军队兵威正盛,可以通过军事行动争取到更多利益的时候。是不应该与金人和谈。只有在我大宋军队遇到了困难,继续进行军事行动有点得不偿失的时候,才可考虑与金人和谈。

宗泽还建议,在决定是否与金人和谈之前。应该先问询一下前方的军事指挥官王晨。再做决定。

但李纲认为没此必要,只要在朝中的宰执们决定。小皇帝赵谌同意就可以。

王晨不在身边,李纲一番利害的晓陈,赵谌如何会反对,吭吭哧哧地答应了。在政事堂宰执们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宗泽也没站出来坚决反对。最终与金人使团的和谈就在皇宫内开始。这次与金人和谈,在开始时候是严格保密的,只有朝中这些宰执大臣们知晓。

不过在这次和谈的时候,李纲表现的挺强硬,提出了不少的要求,燕云十六州和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那些宗室子弟,还有被掳的财富都要归还。这是他一再坚持的。最终金人同意了李纲所提大部要求。这让李纲很满意,在达成协议后,他也马上将此事以诏文的形式,公告天下。

在协议达成后。政事堂拟发诏令,以皇帝的名义,下令王晨所领的北伐大军停止与金人之间的争斗,准备接收燕云十六州,并迎回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宗室子弟。

李纲原本还准备,王晨将这些事处理好后,将其召回开封,不让他继续领军。

现在的王晨,以天下兵马副元帅的身份,统领近百万人马,可以说,大宋禁军中绝大部分人马,都在王晨掌握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事,很容易做到。这已经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担忧,连李纲本人也有这方面的忧虑。停战罢兵,将这些人马分解到各个将领手中,让各将领手中的力量迅速削弱,并且相互制约,这是李纲现在所考虑的事。前方战场会如何发展,这已经不是李纲最想去关注的事,他想象中,兵事再进行,能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这些了。

不只是李纲,连宗泽也是这样认为,依现在大宋的国力,想将金人彻底击败,甚至将他们灭国,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朝中任何一位大臣,都没想到依靠军事行动争取得到更多,现在和谈能获得这些梦寐以求的东西,哪个人不欣喜若狂?

但在命令送到王晨手里后,王晨并没依朝廷的诏令行事,而是马上上表抗争,表示现在军事行动正顺利的时候,不应该与金人和谈。金人现在千方百计地想与我大宋和谈,是他们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才被迫做出的决定,是苟延残存之计,要是现在不再趁机狠狠打他们一下,就会失去机会。我大宋即使要和金人和谈,也要在战局更有利于我大宋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那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收到王晨的上表,李纲非常吃惊,他隐隐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了。

王晨敢公然抗命,这一点李纲原本是没想到的,只是在宗泽提出,此事应该与前线的王晨商量一下,问询其意后再决定是否和谈时候,才有所考虑。但王晨如此直接地抗命,并上表抗争,这一点,他没想到的同时,也挺恼怒---他在朝中的权威受到了侵犯。

或许王晨是不满他在朝中的地位,才公然挑战他的权威的。

不过此事也没法过多计较,李纲在与政事堂的宰执们讨论这件事后,在意见统一的前提下,马上回复王晨,要王晨按朝廷令行事,在与金人已经达成和谈的情况下,不能再战,不然就是失信于天下。

但在将新的诏令急送王晨军中后,李纲依然忧心忡忡,他已经清楚,在王晨上表抗争的这段时间,前方的军事行动肯定会继续进行,甚至会更加激烈,富有冒险精神与逆反心理的王晨,既然已经上表抗争了,那肯定会按着自己的心思去做,继续发动攻击。

李纲担心此举让大宋失信于天下,他也担心到手的那些好处成为就此破灭了。

今日与众宰执讨论和谈协


状态提示:第二百十二章 分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