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帝>第五章:两个朝廷 二
皮岛上了,得另觅贤能才,皮岛这和战略要地绝不能丢。

“朝廷必须另外派一支援兵前去救援,以策万全。”孙承宗看着地图细细斟酌了一下道。

朱影龙顿了一下,问道:“派谁去,派多少兵去呢?”

“老臣的意思是,意思是…本书转载1……6k…”孙承宗低头假装思考道。

“眼下只有一个人,老院长莫非真的要这么做?”朱影龙看了孙承宗一眼,眉头紧蹙,替他说道。

“皇上,放着这样的人不用是朝廷的损失,再说了以他与袁督师的交情,没有什么人比他做援军的统帅更合适了。”孙承宗听皇上已经明白他的心思,说话便没有了顾虑。

“兵呢?”朱影龙问道,他业已被孙承宗说动了,既然不能一下子将人推出来,就让世人去自己发现好了,总比一下子公布出来来的突兀。

“如今北方各省督抚都已经效忠皇上,这兵自然不需要皇上太担心。”孙承宗解释道。

“这兵多少为好呢?”

“老臣以为,兵不再多,三万就足够了。”

“好,调兵之事就有你去做,从京城周围几个府抽调,务必在三天之内齐集山海关,朕即可下旨让雄霸(熊廷弼的化名)领兵出关驰援宁远。”朱影龙想了一下点头同意道。

“皇上,是不是给他一个身份?”

“就蓟镇总兵吧,崔呈秀那个弟弟不是闻风跑了吗,抓到没有?”朱影龙想起来问道。

“好像还没有,刑部已经找人画了画像,发下海捕文书全国通缉了。”孙承宗顿首道。

“此人务必要抓到,而且抓到之后也不好撤掉海捕文书,朕有用处。”朱影龙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一时之间没有抓住,就先吩咐道。

“老臣明白。”孙承宗低首道。

“听说被俘的锦州总兵吴襄的二儿子吴三桂这几天天天去兵部找你要求派他去宁远救回父亲是不是?”

“是有这么一回事,吴三桂是吴襄的第二子,拜在前礼部侍郎董其昌的名下,此子不喜习文,单喜习武,倒也是个难得的人才!”孙承宗客观的道。

“既如此,就让他军前效命吧。”朱影龙虽然对吴三桂印象不太好,但现在人家还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自甘堕落当汉奸引清兵入关,如此人才不应该舍弃,况自己都不是原来的那个朱由检了,为什么吴三桂的命运不可以改变呢。

“皇上,这,万一吴襄他?”孙承宗有些迟疑。

“孙老院长的意思怕吴襄会投降后金?”朱影龙也低头沉思起来,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这个时候明朝将领投降后金的很少,吴襄也算的上是一员骁将,朝廷待他也不薄,虽然被俘,总不至于立刻就投降后金吧。

“吴襄曾经让吴三桂拜监军太监高启潜为义父,以图攀上这层关系飞黄腾达,先如今高启潜一同被俘,正值新君继位之际,皇上不但废除东厂,又撤回所有监军的太监,禁止太监干预政务,这个时候人心难测,皇上还是慎重考虑一下是否用此子!”

孙承宗一番话说的朱影龙拿不定主意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朱影龙越发觉得人才难得,吴三桂如果没有才也不会做到山海关总兵的位置,朱影龙决定见一见这个吴三桂再决定是否让他到军中效力。

皇上执意如此,孙承宗也无法,他也知道皇上现在是爱才如命,只要有一技之长,任何一个皇上都不肯放过。

孙承宗走后,朱影龙命人唤来熊廷弼,将自己刚才和孙承宗商量的这个决定告诉了他,熊廷弼听了之后一言不发,当即领命下去准备了。

朱影龙在偏殿见了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吴三桂,都说吴三桂是少有的美男子,一见之下,好一个俊面郎君,难怪陈圆圆对他一见倾心,朱影龙顿觉自己有些自惭形秽。

“臣吴三桂恭请圣安。”

“起来吧。”

“谢皇上!”

“听说你习得一身的好武艺,射的一手好箭,不如留在朕的身边当个侍卫统领如何?”

“请皇上恕罪,并非臣不愿意,只是眼下家父被建酋所虏,三桂这个做儿子的不能不去救!”

“难道你的眼里就只有你的父亲,没有朕这个君父吗?”

“三桂不敢,只是皇上现在无安全之隐忧,众多侍卫们武艺也高臣许多,所以三桂还是恳请皇上让三桂随大军驰援宁远,救出父亲。”

“你的消息倒还挺灵通的,这么快就知道朕要派兵驰援宁远?”

“三桂不敢,三桂刚从兵部衙门过来。”吴三桂忙跪下解释道。

“听说这几天你没天都去兵部叫嚷搅闹,可有此事?”朱影龙故意拉下脸问道。

“启禀皇上,三桂没有叫嚷搅闹,只是心忧家父安危,每天都去兵部打探一下前方的消息而已。”

“你可知道,朕刚刚接到密奏,你父亲锦州总兵吴襄已经投降后金了!”

“什么,这不可能,三桂恳请皇上详查,千万不要误信了谣言。”吴三桂吓的咚咚咚的磕起头来。

“朕不相信自己的臣子又能相信谁呢?”

“皇上,后金皇太极比他老子努尔哈赤狡猾万倍,皇上千万不要中了他的离间之计呀!”吴三桂倒也脑子灵活,马上接过话来道。

朱影龙想进一步试探一下,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走过去将吴三桂扶了起来道:“是不是皇太极的离间之计,不是你这么一说就能让朕相信的,你拿什么向朕证明呀?”<


状态提示:第五章:两个朝廷 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