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后来他们还在>20.第二十章

9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人教版必修二语文课本里的诗句。

这几句音韵感强,通俗易懂,最触动人心的是今夕对比的画面。

“杨柳依依”是b城常见的夏景,但“雨雪霏霏”就难得一见了,在这个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只有东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才能看到降雪,而那时的我,根本没亲眼见过降雪,r同学说她也没见过。

想象中的雪花代表着浪漫,于是我们无比向往冬天有雪的地方。

r同学说:高考志愿咱们一起填北方的大学吧!

我说:去北方会不会不习惯啊?感觉好冷啊...

r同学说:有个来宣讲的哈工大的学长告诉我,南方人去到北方就成了耐寒动物,室内暖气又给力,根本没想象中那么冷啊...

b高有个传统,每年寒假,毕业于b高的各高校学长学姐会回母校宣讲。有两种宣讲形式,一种是在中心圆廊“摆摊”,另一种是合班教室联合宣讲。学长学姐会带回很多大学资料和宣传单,还不厌其烦地回答你很多问题。对那些从没踏入过大学门的高中生,这样的宣讲活动就成了他们了解大学的重要途径。

我对理想大学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可以概括为“三不去”:一不去西部,二不去非985,三不去冷门专业。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本身就生于西部,知道我国东西部差距,你身处不发达,更要到发达的地方看看,这事关眼界和思维。而非985不去的念头是b高给我灌输的一种优生思维,每次考试排名不仅有一本线,还有线以及清北线,我长期处于线之间,于是对985工程高校有种执念。至于专业,其实是不分好坏的,只分冷门热门,我不喜欢走那种一眼就能看到二十年后结果的路,我喜欢充满变数与机遇、潜力与挑战的路,最关键的是,当时我根本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

经r同学一说,高考志愿的填报又多了一项潜规则:要到冬天下雪的地方,描写一年四季的时候,写到冬天总有人写“大地白雪皑皑”,其实大家都没见过真正的雪景,只是凭自己想象和作文书上的范文大致描绘,写到堆雪人、打雪仗等细节之时更是莫名兴奋。

雪花纷飞的浪漫,是根植于小时候的愿望啊。

95

我和r圈了几所梦想大学。

所谓梦想大学,就是只能在梦里想想的大学。

比如人大,南开,吉大,山大。

因为高一结束才分文理科,我们不完全确定自己读文读理的情况下,考虑的都是综合性大学。

高一,我的成绩在年级五六百名徘徊,要考上上述录取分相对最低的吉大,也得再进步两百名左右。

r某人就比较迷,考得差可以差到一千名开外,好的时候可以考到六百多名,但单从九科总分上看,她要比我更努力才行。

她问我:你想读文还是读理

我说:可能读文科吧...

主要是我的文科综合成绩比理科排名高了两百多名,我数学还不错,政史地更是游刃有余。当时教我的政治老师小莉姐就劝过我读文,她觉得我的理解能力强,而且政史地成绩比物化生好那么多,不读文天理难容。

但家人一直希望我读理,原因终归要扯到大学选择面、人际交往圈、热门专业和高薪工作的联系上去,特别是家族里出了好几个老师了,不如培养个工程师或者医生。

当然,最后的选择权还在我的手里。

我问r同学:那你呢

她回道:我想选理...我和你相反,物化生成绩比政史地高了三百多名...那些要背的科目我实在学不下去...现在数学在你的帮助下,也没那么糟...

我说:算了,现在纠结还有点早,高一下学期刚刚开始,走几步再看吧。

所以到底选文还是选理

说完,我开始纠结了。

96

高一下的数学开始学几何、统计和概率。

七班又换了一个数学老师,她是个面瘫大姐姐,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没什么特别的,除了这个姓...

面瘫大姐姐在白板上写了一个“禹”,于是大家开始称她“大禹”。

大禹来教我们班数学后,下课问问题的男生多了不少,而女生普遍怀念换元哥了。

我和小r说这事的时候,她一脸羡慕道:为什么教你的老师不是男神就是女神

我笑道:你不也有一个专属的男神数学老师么?

——呸,我真不要脸。

97

r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每次给她讲立体几何我都非常头疼,拿手也不好比划,于是我跑到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室,用一些棉签粘成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三棱锥等模型,作为教具。

有了教具就是不一样,r同学理解起来容易多了。

但这些教具放哪里是个问题,我不可能带回教室,教室的书占满了地方,可放图书馆的话又有可能被当垃圾丢掉。

还是r同学找图书馆老师说:这几个数学模型能不能放图书馆这是通用技术老师的作品,想放着装点一下。

老师居然答应了,于是那几个模型被放进了个不带锁的玻璃柜里。

从此到图书馆,我们频繁地从玻璃柜取用教具。

再后来教具几乎用不上了,它们就静静地躺在那个秘密角落。

98

有天,r同学笑嘻嘻地要我解一道题,那是一道看方程式画图像的题。

我边画边说:这还不简单!<


状态提示:20.第二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