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侠武论江湖>第四十二章:三教论正邪

待到王木维消失在屏风之后,张浩正手中折扇一扬,一副精美的山水画呈现眼前,只有寥寥数人眼尖,看见了面朝张浩正胸膛的那副佳人朝佛图,画上那惟妙惟肖的女子柔柔弱弱的,却是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此等佳人,或许只是出现在书绝的梦中吧。

“既然此次长白山同时还举行了正邪大会,那在下就先以正邪引题了。”对着在座各位作了一揖,张浩正微微一笑,如沐春风,折扇轻摇更添几分儒雅之气,“敢问各位如何评论正邪之分?”

身背木剑的小道士缓缓站起身,张浩正抬手示意,苟景华对着殿内四周拱了拱手,“小道认为,正,指正道,而邪则指魔道,万物相生相克,有了正,人们才可以判断邪,因为有了邪,所以人们才能判断正。正邪不能单独议论,因为他们是一体的,是共同的一种东西。”

说完,对着张浩正点了点头,回到座位坐下。

张浩正笑着点了点头,“景华兄言之有理,万物相生相克,即有正,当有邪;若无邪,也就没有了正。”说着又是看向殿内坐着的各位,“不知各位还有其他见解吗?”

“法自清净,妄心可现,妄善则为善法,妄恶则为恶法。法无正邪之分,人有正邪之念。切不可因人而废法。”说话的乃是场内年纪最大的一名僧人,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推开桌椅,走到中央,“在世间人,妄心分别正邪而用法,故曰此法邪,彼法正。正邪之分,妄断于法,而不思其心缘生法。”

说完和蔼的看了眼张浩正,回到座位坐下。

皎然认识这个老和尚,和无根大师去三江寺**时有过几面之缘,记得他好像法号苦谛,按辈分还是自己师兄呢。

“大师所言却是其理,小子受教了。”张浩正对着这个面容苍老的老和尚回应一笑,而后看向围观的江湖中人,“不知各位江湖同道如何看待这正邪之分?”

本寂静无声的众人被张浩正一问反而切切私语了起来,张浩正也不催促,站在中央一手负后一手执折扇。

“哪来那么多正邪,手中有剑,一概论之!”

闻声望去,却是齐永年双手抱剑,嘴角微扬,目光灼灼的看着场上那风华绝代的女冠。

红梅亦是闻声望去,见其气息隐隐飘忽不定,皱了皱秀眉,便是回过头去。

“怎么?”

似乎很少见这个红梅师侄这番模样,于念生转过头去,亦是发现齐永年周身气息隐隐飘忽不定,也是皱了皱眉,这人的气息怎如此古怪,忽如汪洋澎湃,忽如死水无波,莫不是又有何种神秘功法现世?

“齐兄倒是快人快语,不过若是手中剑被折了又该当如何呢?”

“技不如人,死有何惜!”

此言一出,竟是得到在场众多江湖人士的认可,活着便当恣意江湖,纵洒豪情,刀剑策马,快意恩仇,若是死了,也不过是一撮黄土,生前江湖走过一遭,足矣!

杜鸣扬笑着看了眼齐永年,双手抱胸,“若是没有你,估计我翻云楼的时候就死了吧。”十三回过头看着杜鸣扬,轻轻一笑,“若是没有我,你如今还在青山练剑呢。”杜鸣扬一时语塞,却是引得莫有乾哈哈大笑,拍了拍杜鸣扬的肩膀,“想不到堂堂青山剑主竟要靠着别人才能出山,真是一大猛料啊,若是此事传出去,不知多少心仪青山剑主的美娘子要骂你原来不过是个附带品了。”

杜鸣扬却不以为意,只是笑着看着台上的张浩正,自己从小便向往老头口中的江湖,想走出那座青山看看外面的江湖是否真就如老头所说那般精彩,于是那个从小就背着剑匣的青年拼命的练剑,终于触摸到了象境门槛,得到老头的许可。走的那天老头和往常一样喝得烂醉,只是话多了些,说这江湖凶险,你小子一个区区化灵境的剑客,还是不要太过张扬的好,又是对那个背着剑匣的青年说,剑佐可死,剑主不能!十三只是点了点头,不反驳,也不问为何。

只是这一路走来,自己从未险过死境,他可能是不愿给自己陪葬吧,如,若是因为我死了,这江湖我不走这一遭也罢!

“在下也有一言,诸位且听在下一言。”抬扇示意,待到无人细雨,张浩正才缓缓说道,“邪法非邪,正人非正。所谓正人,名为正心。心正则人自正;如水清,底自显。所谓邪法,法无邪与正之分,更无不可说之正邪。邪为心造,妄起识分,固有邪见。所谓邪见,见非生邪,因心妄起垢识。若垢尽妄消识灭,如云散尽,虚空朗然,无所挂碍,清净湛明。心能生一切法,也能灭一切法。所谓心生,则是性显,自然起用,不假造作。”

“如琉璃色,清净透亮,非眼见,乃至非耳闻鼻嗅舌味触生,是自性也见。”

“所谓自性见,是见自本性,不从外来。因本寂净,无所求故。今鼎然言正邪,也是如此。”

张浩正不愧曾是稷山学宫最年轻的讲师,一番论述下来,竟是无一人反驳。

倒是小道士于念生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这张讲师当真是活学活用,前不久才和自己易学论连山,如今就是用上了。不曾想自己这细微的动作竟是被张浩正看在了眼里。

“不知于小道长可有高见?”

红梅憋了眼自己这小师叔,其意不用言说。

于念生苦笑着站起身,而后看着张浩正,既然你用我道家学说来论正邪,那小道就用你儒家学说吧。

“人之初,性本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三教论正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