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清遇昔年>21.或许值得都值得(上)

林惜:那些年的记忆,在我的梦里深处开出了花。我想那时的我很快乐,更快乐的是这是因你而得的快乐。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悄改变的呢?

一切变化的似乎很突然,又似乎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夏慕琴经常一下班就在厨房里看到林惜来回捣弄的身影。她手忙脚乱忙东忙西的样子让忙了一天身心疲倦的夏慕琴忍不住笑出声来。林惜见妈妈来了会不好意思地背过手去,低着头讪讪道:“我好像又搞砸了。”

尽管很累,夏慕琴还是会走过去教女儿怎么怎么做。问起林惜怎么突然想起来学做饭了,林惜总是一脸亲昵地揽住妈妈的肩,吐吐舌头道:“早晚要学的嘛……”一面又忍不住抱怨道:“似乎我真的很笨哎~妈妈做饭那么好吃我怎么没遗传到一点天赋呢……”

“妈妈一开始也是什么也不会,反反复复了好多次才……”夏慕琴突然住了口,又如往常很多次一样沉默下来。

林惜已经习惯了夏慕琴突如其来的沉默,尽管这种沉默经常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深知妈妈会比自己痛苦得多。

更让她难过的是,她根本不知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甚至连去拥抱妈妈一下子都让她觉得寸步难行。后来当林惜足够冷静反观当年才承认原来这个家早已处在了一个如履薄冰的状态,只是谁也不肯去揭开那层冰而已。她假装无知无觉地耽于这种表面,其实早就已经战战兢兢,畏惧真正破裂的那一天的到来。所以她连拥抱或安慰都会感到心惊,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打破这种平静。后来林惜再看以前的自己,一边痛恨当年那个胆小畏缩的自己,一边又同情可怜着那个日日胆战心惊的自己。

所以林惜后来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在心理上变得强大,人能败给的唯有内心那个脆弱的自己。

与此相对应的是林惜越来越频繁地往顾勒家里跑。顾勒不在家她就帮着沈阿姨做家务。沈柔一开始还坚决推辞后来也就习惯林惜的存在了。沈柔经常会给林惜说些顾勒小时候的趣事,其实顾勒这孩子从小就和其他小孩不一样,以小孩子的视觉角看他就是一个特无聊的小孩子。别的小孩从小都特别淘气而他从小就听话得叫人挑不出毛病。再长大一点他的生活就规律得可怕,平时认真上学早起锻炼,一到周末去上各种特长班。沈柔还说这都是顾勒自己主动要求的,她一脸欣慰地告诉林惜:乐乐从小就知道自己聪明,所以他从来不会浪费自己的聪明,无论做什么,他都是做的最好的那一个。听到这里林惜不由得咂舌,这哪是一个正常小孩会做的事呀,想她那会还追在林逸轩身后哭哭啼啼呢。沈柔还很开心地告诉林惜,顾勒从小就长得特好看,小时候带顾勒出去附近的大爷大妈总会围上来捏他的脸蛋。对此顾勒感觉很不耐烦,所以后来他长大一点每次出门都是从人少的地方绕道而行。听到这里林惜简直激动得快要泪奔了,她就知道顾勒是和林逸轩那种妖艳自恋货是不同的。林逸轩小时候也是这个待遇,可是当他明白自己的魅力之后,每次都穿得漂亮齐整专往人多的地方钻,等着别人夸他长得好看。所以虽然林惜也长得蛮漂亮的,但她从小就笼罩在林逸轩强大的阴影下,因为有林逸轩在的地方从来不会有人注意到她。以至于林惜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自己长得奇丑无比,丑到别人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的那种。

最让林惜开心的是,好像连顾勒也已习惯了她的存在,尤其是在顾勒回来之后坐在饭桌前她把饭菜端到他面前他会不动声色地看她一眼。林惜感觉她就像一个准备好饭菜等丈夫回家的妻子,在他那个眼神中他们就已走完了一生。想到这个她不禁在心里骂自己真无耻,却不知道每次顾勒都看着她突然飘红的脸蛋不自觉地弯起唇角。

那年冬天在林惜的记忆中被拉得很长很长,在林惜的印象里,学生时代的每一个寒暑假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的。从林惜懂事开始,她印象中的每个假期都是在外厮混过去的。往常林逸轩家是她最好的去处,今年夏慕琴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女儿每天又跑去了刘雨澜家。林子瑜最近变得愈发地沉默起来,夏慕琴连起床做饭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甚至连林惜每天早出晚归都渐渐乏于过问。

在林惜看来,顾勒身边是逃避黑暗雾障的一道光,每天自黑暗中醒来她就会奋力朝那束光奔跑。后来林惜在讥笑当年的自己的同时,更多的是对那些年的悔不当初。她愚蠢的爱情让她刻意忽略了夏慕琴眼角越来越浓重的哀伤,在冗长的灰色日子里,她只浅薄地逃避着自己的痛苦,却忘记了妈妈比自己更痛苦。所以多年以后林惜对林逸轩说她不想去怨恨任何人,因为这一切都是基于她自己的自私而发生的。她已经没有力气去斤斤计较地怨恨他人,唯一期翼的就是守护好她仅有的未失去的东西。

与此同时还未被注意到的是林逸轩越来越阴郁的眼睛,他整日整日地躲在自己屋里,看书打游戏。只有刘雨澜暗暗担忧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儿子身上了。那年冬天干冷的天气如同一把利刃般在所有人心里或轻或重地划下了一道印记,这道很快被纷沓而来的琐事覆盖的印记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却隐隐暗示了故事后来的走向。

林惜踮起脚用红线在日历上又划去一天。林子瑜总喜欢把日历挂的很


状态提示:21.或许值得都值得(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