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在进入九月份之后就日渐膨胀,因为小学开学了,石瑾不能再每天钻进去摘桑叶了,于是采桑这个活就被强制安排给了小姑妈,比起之前帮石瑾采摘桑叶时总能从石瑾这里弄到糖果之类的奖励,被强制安排的义务劳动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蚕宝宝又蜕过三次皮后,被石志雄分散养在五个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簸箕里,石爷爷家只有两个簸箕,另外两个还是石志雄找邻居借来的。
蚕宝宝到了最后一龄之后食量大涨,啃食桑叶速独锏募缚蒙J髟诒涣续大量采摘了大半个月后,已近变得光秃秃的了,石瑾种下去的十几棵小桑树苗上的叶子也被撸空了,最后还是小姑妈托了邻村的同学帮忙采回大量的桑叶,这几千只蚕宝宝才终于心满意足的开始绝食。
依托着小册子上介绍的方法,石志维用稻草扎了几十个草垛子,分散放置到了五个大簸箕上。
磕磕碰碰的养了大半个月,因为各种石瑾不清楚的原因,五千多只蚕宝宝减员超过五分之一,最终收获的蚕茧差不多才四千个。
按照小册子上说的等到结茧之后一周,蚕茧里的蚕变成蚕蛹,煮茧这项活动便开始了。下册子上介绍的按着蚕茧或尖或圆来区分雄雌,石瑾虽然觉得有点不靠谱,不过石志雄还是对比着尖圆挑各挑出来一百来个留着做繁殖产卵用。
看着堆在两个箩筐里的蚕茧,石瑾还是很满意的。
煮茧的日期挑在了九月份开学后的第三个周末,一家人借着这个由头又齐聚了一回。
堂屋里,天井左侧有一个灶台,这是早些年搭的一个特地方便堂屋里几户人家办村宴的。今天这座灶台被征用了。
石爸昨晚便赶回家了,三叔石志维和大姑妈则一起赶了一趟早班车,等到一家人聚齐,石志雄就开始生火烧水。
特地赶回家的几位则围着两箩筐蚕茧啧啧称奇,大家不是没见过蚕茧,但是这么大的量还是自己家人养出来的就比较稀奇了。
石志雄带回来的小册子里有很详尽的煮茧方法的介绍,仔细阅读过这些方法的石志维做得有模有样。
待到锅里的水快烧开之时,石志雄舀出一半的热水,倒入旁边早已准备好的大木桶里,小册子里说煮茧之前要用40到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虽然没有温度计,不过这个温度也就跟平常大家洗澡时的水温差不多略高一点。兑成有点烫手,但可以容忍的热水就行了。
两筐蚕茧被分成了四份,石志雄倒入其中一份蚕茧到木桶里,按着浮在水面的蚕茧,将他们充分浸润几分钟后用竹篮筐捞出,然后再倒入旁边灶台上的大铁锅中,盖上大木锅盖将蚕茧都压入水中。
待到锅中的水沸腾不久,石志雄又将蚕茧捞出,倒入另一个装满冷水的木桶中冷却。原本煮茧的锅中可以加入食用碱的以方便蚕茧上的胶质更好溶解,不过石志雄因为怕加了碱煮过的蚕蛹会有异味,所以省略了这一步。
陆续的煮完了四锅蚕茧,盛着冷水的大木桶里装了大半桶蚕茧,比起之前总是浮在水面上的蚕茧,这会儿,蚕茧已近不用按压就能完全的沉浸在水中。
等到木桶里的水冷却,倒入木盆中清洗几次后,剥茧的工作也开始了。小册子上的介绍石志雄没弄懂,里面提到的一堆工具石志雄根本没听说过。
不过在石志雄为难的时候,石瑾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在纪录片中看到过完整过程的石瑾终于可以开始尝试自己期待已久的一步了。
石瑾拿起木盆里泡着蚕茧,拽住蚕茧的边缘,轻轻一扯,蚕茧散开。石瑾掏出藏在其中的蚕蛹和一层化蛹时蜕下的皮,将蚕茧在水盆中清洗一下,继续拉扯蚕茧,直至蚕茧变成半透明的如无纺布一般,再一头套在一旁的小椅子的椅靠上。
重复了两三遍这个过程之后,石志雄也学会了,在旁边的围观的亲人们也学会了。在石瑾早就准备好的托词之中,大家也只是称赞了一下石瑾的聪明,并没有认为石瑾是怪物。
一个木盆再打也容不下七八个人围着,分成两个木盆之后,一家人开始了边聊天边剥茧的时光。
人多力量大,办事也快,四千来个蚕茧在晚饭之前就已近剥完。
石志雄在拿到期待已久的蚕蛹之后就在午饭之时给大家油炸了一盘蚕蛹,不过很可惜,虽然石志雄卖力推荐,出去石瑾的大伯母和三叔石志维,其他人根本无动于衷。这个场面不免让石志雄有些灰心,倒是动过筷子尝试过也对蚕蛹赞不绝口,反过来向其他人推荐让石志雄放心不少。
大家劳作了一天,清理出来的蚕蛹称过重,十斤多一点。蚕丝因为还湿漉漉的,就没有过称。不过看着挺少的。
石瑾给四眼喂了一颗蚕蛹,看到四眼吃得很欢,这样石瑾大感放心,训犬用的狗粮有着落了。
等到晚上蚕丝沥干水分,被风干之后,一称重,只有可怜的三斤多。石妈不免感叹这玩意贵得真有道理。
晾干之后的蚕丝有些蓬松,看起来倒是有不少,不用石瑾再演示,拿到一团团的蚕丝的石妈已近明白该怎么把蚕丝做成袄。
三叔石志维回县城的时候带走了半斤炸蚕蛹,大伯母也带走一斤,石爸虽然自己不吃,但是也带走半斤准备拿去给师专的同学尝尝。除去四叔石志雄留下来准备这两天吃的一斤多,余下的蚕蛹全部被石瑾摊开晾在之前养蚕的房间里。
这些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