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明清三十年>第四十七章 改变模式

再过几天便是年关,村里渐渐有了年味,由于火柴带来高效益,使人们有了些积蓄,这个时候也比往年热闹了些。有了收入来源就像捧着金饭碗,原先很多由于穷而娶不起亲的年轻人现在都忙着娶亲,本来没打算今年娶亲的也都蠢蠢欲动。

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几乎每天都有娶了媳妇,而且婚礼办的都十分体面。来贺喜的外村亲戚都是羡慕至极,这让白塔村人觉得非常自豪。

“早就听说你们村子发了财,现在看来果然如此!”一个外村亲戚看着满席丰盛的酒菜感慨道。

“算不得发财!也就是勉强混口饭吃!”负责陪酒的白塔村人谦虚道,但从他那自豪的样子里,哪还能发现半点谦虚的意思。

“我可听说你们沾了一个傻子的光!”这个外村亲戚又说道。

“嘘!噤声!这可说不得!以前是傻子,后来被神仙叫走了魂魄学艺去了,三年学成归来,现在可是有大本事的人。”

“听说他最近做了官?”

“没错,这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做了官又买了地,我告诉你,其实我早就看出他将来会有大出息。”

外村亲戚郑重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又问道:“我们两村离得这么近,能不能也跟他制造火柴?”

“这可不清楚!”其实他还有一句话在心里没说:“这种好事怎会平白让你们沾光!”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每个娶亲现场都发生过,来贺喜吃席的每个外村人都希望这好事能落到他们头上。无形中陈恒成了席间谈话的主角,期间出了贺喜之外说的最多的便是他和他的火柴。

这些人回去后还会把他的事迹向同村人炫耀,这样的好处便是无形中做了一次宣传,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

刚过了年,天气渐渐回暖,陈恒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在附近村寨已经成了名人,自从他回到了村里就启动了他的工厂计划,要想办厂必须得有工人,所以最先进行的便是招工,肯定是先从本村人中开始。

陈恒放出话来,火柴以后统一由工厂式代替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两个月后不再供应红磷,同时向大家说明了家庭作坊存在的问题。这一下村里立马炸了窝,每天都有不少人围在他家门口。

“陈恒,三婶从小看着你长大的,你做了官可不能忘本啊!”

“恒哥儿,你这是把乡亲们往绝路上逼啊!”

“这人啊一旦做了官有了钱都一个德性!哪里会记得老少爷们?”

“可不是咋地?刚过了几天好日子,这下又没指望了。”

“……”

这些人说什么的都有,大多数还是想让他收回成命、保持现状,当然也有不少说风凉话的。

此时,赵保才、赵国成还有陈温兆都在陈恒的家里。

赵国成说道:“恒哥儿,叔知道你是做大事的人,可是不管怎么说惠及乡邻总是好事吧,再说这些人可都是最早跟着你的,你看能不能再想个稳妥的办法?”

“叔,我陈恒这些年多亏了乡亲们,只因为我这人不忘本,我才要把乡亲们带出这穷山沟,现在每家作坊生产的火柴长短不一,火柴头上沾的药也是有大有小,每盒火柴数量有多有少,只能集中起来才能解决这些问题。”陈恒说道。

现在已经到了崇祯七年,也就是说再有十年,清军将要入主中原,他必须加快发展,毕竟时间不等人,现如今长痛不如短痛,必须让生产规模化,利润最大化,到时才能有自保之力。

“小恒,是不是有点着急了?要不先缓缓!”陈温兆说道。

陈恒摇了摇头,道:“二叔,这事不能等,过几天那边一动工,村里肯定会人心惶惶,还不如提前告诉大伙,还有二个月新的厂房才能建好,这段时间内让大伙好好想想,早点接受。现在每家三四个劳力,一个月才能两银子,到时候我给他们每人三两银子的月钱,大家挣得比现在还多,又不投本又不担风险,我觉得大伙应该能接受。”

“账是这么算!我担心大伙故土难离,祖祖辈辈生活这里一下子舍不得。”陈温兆道。

赵保才道:“旱灾这样严重,我看今年地里肯定没什么收成,于其白交地租还不如舍了田地搬到山外面去。”

赵国成一拍大腿道:“还是小恒说的对,种地一年不如一年,就到三台镇去,实在不行大不了再回来种地!”

陈温兆也点头说道:“等那边建好了,我们一起搬去,还做邻居。”

“看看小恒这段时间来做的事每一件都完美,跟着他就对了!”

陈恒见此心里也是长出了一口气,他怎会不明白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有了三人的支持,再去做其他人家的工作就好做多了。事实上,效果也很明显,大伙也是本着不行再回来种地的想法,都踊跃报名。

这次陈恒计划招工三百人,其中男工两百人,女工一百人,白塔村不可能有这么多劳力,到时将要去别的村招人。

这消息一出,大伙都非常积极,十天时间下来,本村有一百八十人报名。基本上都报了名,剩下的基本上老弱。剩余的名额陈恒只好带着人到邻村去招。

大柳村今天热闹非凡,原因是邻村的陈老爷来村里招工,头一个月一两五的月钱,一个月后成为熟练工月钱涨到三两银子,可以全家去,也可以一个人去,管吃管住,一天三顿白面管饱,据说中午还有肉吃,这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改变模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