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变局,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
不是朝廷的大军无法攻克洛阳,而是强攻会损失不小,所以一直没有强攻,而是以劝降为主。
谁知道这个时候朱温称帝,张言居然接受了朱温册封的东平王一爵。
要知道东平王可是朱温担任梁王之前的封号,现在给了张言,也算是给足了张言的面子。
张言于是就放弃了投靠朝廷的想法,而是选择效忠朱温的建立的伪梁。
可谁想到朱温称帝惹怒了一个人,那就是洛阳的宣武大将丁会。
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一个结果。
按照丁会的说话,他就是不满梁代唐,至于其为什么最初跟着朱温加入黄巢的叛军,后面又跟着朱温反抗朝廷,谁也说不清。
当然丁会的解释是,黄巢称帝后没多久,他就跟着朱温归顺了大唐;现在朱温称帝,他又起兵脱离朱温的伪梁。
不管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但丁会击败张言的河阳大军,然后开城投降的事情是真的。
光靠一万宣武军,还不足以这么快击败数万河阳军,其中也有张继祚的帮忙,因为他不满其父一直效忠朱温。
因此在关键是,张继祚直接带兵包围了刚刚换上牌匾不久的‘东平王府’,逼迫与丁会军队激战的河阳军放下了武器投降。推荐阅读tv
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局,开始无论是郑从谠,还是李洪,都觉得有诈,可最后发现丁会和张继祚是真的愿意投降,而且投降的时候为了打消朝廷方面的疑虑,还把几万大军都开出了洛阳城。
“罪将丁会(张继祚),见过郑都统、刘都统、李都统!”
原河阳节度使府,郑从谠坐在主座,刘麒、李洪等人分坐左右,曾经的宣武大将丁会和原河阳节度使少帅张继祚单膝跪在大堂中间,态度很是恭敬。
郑从谠抬起手笑着道,“丁将军和张将军请起,若是没有两位将军,王师如何能这么快拿下洛阳。”
丁会起身,但依然抱拳道,“之前罪将被朱温蒙骗,与王师为敌,请郑都统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郑从谠淡淡道,“这并不是本都统说的,而是圣上的旨意,两位接旨吧。”
听到有圣旨,丁会和张继祚连忙躬身准备接旨。
很快,一个宦官来到郑从谠面前,对着丁会二人,便开始大声宣读圣旨。
其意思就是,两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于之前的罪过不追究。
并且以张继祚暂领河阳节度使,以丁会为河阳行军司马。
对于两人的任命,圣旨中都提到一个词暂领,意思是两人的职位后面会有改动,至于是升职,还是降职,就看两人的表现了。
这两个任命倒是中规中矩,不过郑从谠宣布了以常行儒为河阳节度副使和河南府尹,在丁会和张继祚领兵出战期间,常行儒代为管理河阳事务。
不过河阳的军队还是归张继祚指挥,宣武旧部归丁会指挥。
对于常行儒的任命,丁会二人倒也没太惊讶,他们新近归降,朝廷允许他们各自领兵就算不错了。
“臣谢主隆恩!”听到朝廷不追究自己之前的责任,还让自己担任河阳节度使的行军司马,丁会已经很满足了。
“丁司马,这个任命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在接下来的平叛中,丁司马可以立下不世功勋,到时候本都统一定会在圣上面前为你请功。”郑从谠笑着道。
“末将谢过郑都统!”
“郑都统”张继祚连忙站了出来,对着郑从谠行了礼后,连忙道,“敢问郑都统,朝廷打算如何处置家父?我河阳跟宣武本就有怨,只是因为家父贪恋爵位,所以才利令智昏,犯了糊涂跟朝廷做对”
郑从谠笑了笑,“张节度使放心,令尊不会有事。但其毕竟几次戏耍朝廷,并与朝廷做对,圣上的旨意是革去其一切职位,全家迁往长安定居。
不知道对于这个结果,张节度使可否满意?”
“满意!满意!”听到自己父亲没有生命之忧,张继祚也就放下心来。
“丁司马,你跟随逆贼朱温的时间不短,对于宣武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你觉得朝廷要想平定朱温的叛乱,应该怎么做?”郑从谠问道。
“回郑都统,最好的办法就是离间。最近几年,逆贼朱温越来越残暴不仁,动辄就杀人。猜忌心很强,就连麾下大将朱珍、霍存也是因为朱温的猜忌,这才脱离宣武。
想要平定宣武,只需要杀了或者俘获庞师古和葛从周二人就行。
目前这两人是宣武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若是能除去两人,宣武的其他将领也就不足为惧。”
郑从谠看似很随意的一问,但未尝不是让丁会来个投名状,不拿点干货出来,怎么能能让朝廷相信他是真心投靠。
郑从谠点了点头,不过丁会还没有说全,其实敬翔和谢曈两个文臣也是朝廷平定宣武的重要阻力。
“末将还有一个建议!”既然已经选择归顺朝廷,丁会也就不打算藏着掖着了。
“丁司马请说!”
“其实郑都统应该有所耳闻,那就是立嗣问题。之前朱友裕还在的时候,朱友恭就和朱友裕争的很厉害,后面朱友裕因那次谋反,惹怒了朱温,自此被冷落。
如今,朱友裕已经被处死,朱友文和朱友恭两人对于伪梁的太子一位的争斗势必更加激烈。
所以末将以为,可以从这两人的争斗下手,挑起二人的矛盾,或许对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