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正德大帝>第344章 夏言暗交严嵩

朱厚照的确是想改变帝国重文抑武的现象,但他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当时让近卫军独立出去,不受兵部节制,朱厚照便是开始有意让军事由懂军事的将领们自己说了算。

只是大明特殊的现状导致充任近卫军要职的依旧是一些边镇督抚出身的文官。

使得大明帝国在正德初期看上去还是文官主政,如今随着武官勋贵子弟也开始接受文化与军事教育,而士子也开始被吸纳进军事队伍,文官也转为武官,武官有时候也转为文官,使得重文抑武现象越来越轻。

且随着军人地位的提升,民间对武艺也不再是不屑。

而如今,朱厚照让武臣也成为议政大臣,自然也是要进一步改变重文抑武现象,且防止文官依旧过度做大,以至于在议政处这样的决策机构,武官都没有发言权。

英国公张溶自然是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议政大臣,如今被任命为了议政大臣,他内心里也是高兴不已,因为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可以和天子一起,可以这些内阁阁臣们一起决议天下大事!

“从土木堡之事以后,勋贵武将都是靠边站的,别说参与机要了,就是功劳能不被文官们抢走就不错了,即便是贵为公侯,但一介七品文官有时候都敢对贵为公侯的武将蹬鼻子上脸!

如今能成为议政大臣,可见陛下心里还是有我们这些武臣勋贵的,花钱培养我们不说,还让我们参与军政要事!真正是皇恩浩荡!圣明之主!”

张溶心里这样想着的时候就不由得挺直了胸膛,想到自己如今也是与天子同堂,决议天下的议政大臣,和唐宋时的宰相一样了,怎么也得有些气度来,即便拿象笏时也把象笏拿得正了些,也不再东张西望,硬是规规矩矩地站立右侧首位。

江东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议政大臣,边镇督抚出身的他以为自己这辈子最高也就会成为一部尚书,却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这一看就是宰相的议政大臣。

但无论如何,为报君王黄金台上意,乐得为君死,江东也正襟危坐地开始听着朱厚照的指示。

朱厚照也没多说什么,只让夏言开始主持议政处廷推仪式。

整个议政处的廷推程序和规章制度都是夏言拟定的,自然第一次议政处廷推大臣,也由他来主持。

“首先是吏部尚书的人选,夏某奉谕旨列出以下几名有资格入选者,南京吏部尚书李本、刑部尚书闻渊、铁道部尚书徐阶、农部尚书严嵩……”

坐在中间首位的朱厚照在听夏言介绍完以后,便开始说的:“你们各自发表意见吧,在廷推上说的话,朕不治罪,可以畅所欲言,吏部尚书主天下铨叙,你们各自认为谁最合适?”

徐缙微微一笑,没有抢先发言,只在心里,腹诽道:

“尽管陛下采纳了你夏言的提议,但你夏言且等着被天下文官痛骂的后果!就算你能善终,但你这一辈子也注定不会被文人士大夫手里的笔所轻饶!”

接下来,依旧还是夏言先说了话:“陛下,诸位同僚,吏部主天下铨叙,职权甚重,而要做吏部尚书,当首重公正,夏某认为在列名单中,堪称公正严明者莫如闻公,故夏某荐举闻渊为吏部尚书。”

夏言这话一出,徐缙就立即思考起来,尽管他很不愿意看见夏言设立议政处的建议变成了现实,但他也不得不认真关注夏言到底会推谁为吏部尚书。

“闻渊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资格老,威望重,一旦闻渊成为吏部尚书,就意味着自己这个内阁次辅便无法干预吏部事务,到时候内阁有夏言压着,吏部再有闻渊这尊佛镇着,自己这个清流领袖能做什么,这个夏言还真是会推举!莫不是,夏言和闻渊私下已经有所勾结?”

徐缙内心腹诽了几句,便起身向朱厚照拱手道:

“陛下,臣推举南京吏部尚书李本,若lùn_gōng正,李公可与闻公相论,当年李公为提学官,曾敢罢黜元辅之不学无术之甥之功名,足以可见李公公正!”

徐缙说完就挑衅地看了夏言一眼,见夏言因自己在御前提起其外甥不学无术而面露不悦,心里也更加称意起来,心道:“让你夏言提议设议政处,老夫就是要推举你不待见的李本做吏部尚书!”

当然,徐缙虽然暗自这么想,却也不是说他推举李本是单纯的让夏言难堪,也是为了制衡夏言,才推荐夏言的政敌。

徐缙故又继续说了李本的几个优点,对李本很是褒杨了一番,然后,又道:“而李公还有一优势,便是比闻公年轻,陛下一直给年轻者上进者之机会,是故臣选李本,而闻公年迈,且老成有谋,更易入阁辅政才是。”

徐缙知道自己如今推举李本,而不推举闻渊,难免让闻渊在将来知道后不高兴,便干脆也临了加一句,自己不是觉得闻渊不行,是觉得闻渊应该当内阁大学士。

做官的本就是要八面玲珑,能不得罪的就不得罪。

夏言在听见徐缙推举李本时,且提到自己那不学无术的外甥时,的确有些不喜,知道徐缙在故意扫自己的面子,但他也不是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待徐缙说后,便又对张溶笑说道:“张公乃武臣之首,理应先发言,如今迟迟不肯启言,想必是深思熟虑了的,君前议政,还请张公直言。”

张溶没想到内阁首辅夏言会对自己这么恭敬,而且听这话里的意思,是觉得自己应该先发言,明显是觉得自己


状态提示:第344章 夏言暗交严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