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穿越东晋末年>第三六零章 弹簧

一分钟一发,哪怕威力再大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现时军中使用的弩,普通士卒经过一到两个月的训练之后,可以一分钟两发,但既便如此,卫风都很不满意!

一名技术熟练的弓手,拨矢、搭箭、张弓一气呵成,再加上不是刻意的瞄准,每分钟可以射六箭,而弩按他的理想状态至少要达到每分钟四发,这样才可以进行连续不间断的饱和式攻击,因为卫风清楚,将来与北方胡虏作战,由于数量上的绝对劣势,在前期骑兵不可能作为主力使用,更不可能与敌方搞骑兵互冲拼消耗,只有夺取了养马地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才有打骑兵会战的可能。

换句话说,在北方拥有立足点之前,骑兵只能用来突击,而不能正面冲锋,步卒仍是作战的主力,因此强劲而又速射的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不过,如卫风这样可以徒手开七石半的强弩,历史上也就寥寥数人,有史可载的一个是李广,他能把箭射入石头,力量可想而知,另一个是岳飞,岳飞能开八石弓!

所谓的八石是以汉石计算,如果以宋石作为计量单位,那么岳飞就不是人了,而是超人!要知道,这把造型奇特的神臂弩按宋石计算,强度约为四石,而原版神臂弓,据《梦溪笔谈》记载,强度为四石六斗!

亲卫如何射出的箭矢卫风并未留意,而是眉心紧锁。这使得周围所有人都是大气不敢透!

或许是留意到了空气中的异常氛围,卫风摆摆手道:“你们不要紧张,来,本将问你们,可有法子把射速再提高些?八息一发、甚至五息一发可能做到?”

说是不要紧张,但随着卫风的话音落下,那名老匠人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面,连连磕着头道:“开弩不是用手拉便是脚蹬。但人力终有时而穷,请将军恕罪,我等尽力了啊!”

卫风上前扶起老匠人,无奈道:“别动不动就跪,本将没有任何责怪之意,天下事哪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总要一步步的摸索,当一个方向走不通,是否可以换个方向呢?比方说这枝神臂弩,你们加装了扭力弹簧组使得力量增加到了七石半。自古以来,可有如此之强的弩?其实这把弩做出来,已经堪称惊世骇俗了。你们说。可是?”

“不敢,不敢,多谢将军休谅!”卫风的和颜悦色,使得工匠们稍稍放松了些,连声谦让起来。

卫风索性往地面一坐,拍了拍身边。唤道:“都坐下,既然神臂弩一时没有头绪,不妨先搁一搁,重新理出个思路,现在再给本将说说弩炮。如何?”

工匠们畏畏缩缩的围着卫风坐成了一圈,还是那名老匠人。大着胆子道:“回将军,在船上由于空间有限,因此只做了把样弩,弩炮并未制做,不过,咱们也没闲着,弩炮的原理类似于把床弩与投石机结合在一起,关健之处便是扭力弹簧组,噢,请将军稍等一下!”

正说着,老匠人向边上唤道:“回屋把弩炮的图纸拿来!”

一名年轻匠人立刻飞奔而去,不多时,已捧回一份图纸递给了老匠人,老匠人把图纸摊在卫风身前,赫然是一架弩炮的结构图,比当初卫风画的草图要详细了许多。

在卫风仔细看了一会儿之后,老匠人比划着道:“将军,您看,弩炮的结构类似于神臂弩,只是大了数圈,您再看横梁,横梁上侧咱们把它设计成了燕尾状长槽,装有带有长导轨的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

这个....滑块的后端应该有一套击发装置,但目前的难题正是出现在击发装置上,没法把它锁死,您是知道的,无论是投石机还是床弩,都是依靠粗大绳索强行拽住,再以利斧斩断,由于这二者体积庞大,自重惊人,斩断绳索产生的弹力几乎可以忽视,弩炮却不同,结构紧凑重量轻,如果还沿用旧法发射,产生的弹力足以影响到准头,换句话说,就是谁都摸不准会打到何处!”

老匠人看了看卫风,带着满脸愧色叹了口气:“其他都还好,您看这横梁的末端可以装上绞盘,军士通过扳动手柄,当弓弦向后拉开并被击发装置锁定时,弩炮就处于了待发状态,偏偏这击发装置,咱们想了好久都不知如何解决,按理说,,如能研制,必会对将军您如虎添翼,可是....哎~~”

匠人们有的面带沮丧,有的现出了不甘心,这套击发装置的重要性可以用为山九仞,功亏一筹来形容,卫风也陷入了深思当中,现代人总以为古中国人在机械方面的运用不如西方,事实却绝非如此!

最早有明确记载,东汉张衡与三国马钧做出的指南车,完全是依靠差速齿轮使得手臂始终指向南方,里面没有安装任何磁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光是在齿轮的运用方面已经甩了西方八条街都不止,更逞论精巧玄妙的浑天仪与地动仪!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一直稳步发展,只是因着统治阶级的重农抑工商,才未能转化为生产力罢了,但纵是如此,科技前进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汉唐宋明等大一统王朝不用提,既便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的大动乱时期,也同样如此,中国科技的发展中断于满清,没办法,满清蒙昧野蛮,又是少数统治多数,对任何新生事物都会恐惧,停滞不前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具体到当时,齿轮在床弩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绞盘便是建立在铜制齿轮的基础上,可以快速绞动弓弦将巨箭发射出三百步左右,但击发方式仍是最原始的


状态提示:第三六零章 弹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