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北洋枭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盛京将军

朝廷要增祺回京述职,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他,甚至是整个奉天局势都受到了影响,尽管增祺现在手头上没有多少人和钱,奉天的主要防务已经是依赖于赵东云手下的第三镇以及锦州巡防营,但是增祺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奉天地区的最高军政领导人,地位大体上和其他各省督抚是相当的。

清朝的封疆大臣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种,第一种就是众人所熟知的总督,比如直隶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各个总督里头区别也大,比如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等主要差事,乃是北中国甚至朝廷各项新政的的实际负责人,而湖广总督也是兼任南洋大臣等各项差事,也算是南方各省的领袖。至于其他的几个总督倒是没有太大差别。

第二种就是大家同样比较熟悉的巡抚,不过各省巡抚差别极大,如果上头没有总督管着的一省巡抚,那么权势不小,几乎就是缩小版的总督。但是上头如果有总督管着的话,那么权势就小很多,和总督治所不同省的巡抚还好,至少民政权力可以保证,但是同省甚至同城巡抚的话,那基本是徒有其名了。

以上两者就是所谓的‘督抚’了,人们口中常说的封疆大臣了。然而清朝还有其他几种封疆大臣,比如漕运总督改制而来的江北提督、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等,这些官职看上去似乎是只管军事,但是实际上以上职位都是可以管理当地民政的,乃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臣之一。

其中的江北提督近年来一直被北洋所把控,出任该职的都是湘军或者北洋出身的高级将领。

然而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暂时来说还不属于北洋派系的实力范围,因为这几个职位一直以来都是以满人为主。

对于赵东云这种已经算是在北洋新军里爬到了顶端的将领来说,下一步再升的话不是去中央任职侍郎、尚书就是去任职各省的封疆大臣了。

自从赵东云当上第三镇统制后,他一直也在谋划自己的下一步晋升,这一年来他期望最大的就是能够在袁世凯的支持下,谋取到‘江北提督’这个位置,因为这个职位一直都被北洋派系把握着,外人插不了手,所以只有北洋体系内的竞争的话,对于赵东云而言难度就小了很多。

此外江北提督名义上是军事统帅的职位,但实际上又可以管理民政事务,乃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臣之一,手握军民两权已经算得上缩小版的总督了。

到时候自己带着整个第三镇上任估计难度比较大,但是按照清末督抚任职的传统,只带第三镇一部分兵力,比如一个协,然后再把自己的私兵锦州巡防营带过去应该问题不大。届时在当地搜刮几年后,自己就能够练出两三个镇的兵力来,等过几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拥军数镇也就足以让自己占据先机优势了。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么赵东云还考虑过学段祺瑞,等日俄战争结束后带着第三镇回直隶,死抓着第三镇不放手,然后再兼任北洋里几所军校的校长的什么的,再争取当上一两次大规模演习的统帅,这样差不多就能捞一个陆军部右侍郎的加衔了,运气好估计还会有左侍郎的加衔,这个路子不求升多大的官,只求牢牢握着第三镇以及在北洋体系养望。

就跟段祺瑞、王英楷他们现在所做的一样。

经过五六年的积累后,自己在威望上应该也能够勉强跟上冯国璋等人其他大佬的步伐,接着就是坐等清朝崩溃老袁上位,依赖自己这么多年来在北洋体系内积累的势力和威望,到时候势力应该不会差段祺瑞、冯国璋他们太多,等袁世凯死了后谁敢说他没有机会过一把总统的瘾。

这两条路子看上去平淡无奇,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缺乏激情,但是对于赵东云的上位而言,这两条路子却是最轻松,可能性最大的道路。

至于留在东北发展说实话赵东云虽然也想过,但是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期待。

为什么?因为东北以后是要建省的,到时候设立东三省之际就算赵东云手握第三镇,再把他的练军能力也很难在建省之际就成为东三省总督,新设总督的人选应该会从其他几位总督里调任或者干脆派遣某部尚书去任职,至于北洋体系里除了袁世凯和徐世昌外,其他人资格都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段祺瑞、王英楷都不敢奢望东三省总督之位,更别提小一辈的赵东云了。

至于说等建省后走段芝贵的路子去当黑龙江、吉林或者奉天的巡抚之一,说实话赵东云对此兴趣不大。

因为前头说了,上头有总督的巡抚实际上是很悲剧的,别说全权掌控军事了,甚至连民政,财政等权力都有可能被上头的总督给收走。

要是混了几年到辛亥年还只是个奉天巡抚,手里的第三镇和锦州巡防营都被收走的话,赵东云凭什么和段祺瑞、冯国璋他们去争?

要说巡抚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山东巡抚或者安徽巡抚都是好位置,可惜没人会让他带着第三镇去上任啊!

也就是说,在之前的诸多谋划准备中,赵东云实际上是没有考虑过长期留在东北发展的,这从他在辽西的行事手段就可以看得出来,到辽西好歹也差不多两年了,但他在当地愣是没和其他的穿越前辈们一样搞实业,兵工厂啊什么的。

他甚至还让手底下的锦州巡防营在辽西各种捞钱,浑然没有半点在辽西建立根据地的想法,甚至他还想着一旦和日俄爆发冲突,他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盛京将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