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北洋枭雄>第三百一十九章 增援苏北

一支军队所需的人员,除了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外,自然还得需要中层军官和高级将官!

中层以上的军官自然是不可能短时内培训出来,但是缺口又大,虽然有着进修生这个群体顶着,但是进修生这个群体虽然名声大,但实际人数并不多,这已经毕业并任职的进修生如今才那么两百多人,而下一批进修生得到明年才能获得补充,但是明年毕业的08届学生也不过六十几个人而已,到时候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三百之数。

这个群体之所以特殊,名气大,除了他们自诩为赵东云的学生,嫡系中的嫡系外,还和他们普遍担任各要职有关,随便拉出一个进修生来,最次也是一个少校营长,大部分都是中校、上校,普遍担任团长、师旅参谋长,军司令部、统帅部各科科长、作战参谋等等,‘混’得好的比如石阳林这可是作战处少`将。

然而名声大归名声大,在奉军那么多校官里,其实进修生只占了一个极小的群体而已,大部分校官还是各种出身的基层军官直接晋升而来,虽然那些非进修生的素质除了极少数外,普遍是不如进修生的,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部队需要那么多团长,营长,你总不能没有不是,所以甭管好坏先用着。

至于高级将官嘛,奉军里的高级将官其实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只是奉军里高级将官的位置如今就那么多,勉勉强强依靠早些年组建的班底凑齐所需旅长、师长等。

只是这些人的资历普遍是足够了,但是个人能力相互之间相差极大,有优秀者如顾蓝‘玉’,有平庸者如林永权,这少数几十个人不能统一而论。

为了解决第十四师、第十五师所需的军官缺口,赵东云除了‘抽’调现有部队的骨干军官外,也是准备大量任用那些刚毕业的军校生,虽然这些人稚嫩了些,但是赵东云也没指望他们一下子就和段祺瑞的嫡系主力第四师打仗啊!

人员的问题有了准备后,这军械也是个麻烦事,暂时来说赵东云是先打算把架子搭起来,如果前线战况危急的话,哪怕现在没有重武器也先调上去当炮灰,如果前线战事宽松的话,那么就先训练几个月,同时等待武器到位,一旦训练几个月再配属了重武器,那么到明年又是两个主力师到手了。

这年头的中国,对于主力师的定义可以说非常简单,一个是兵员满额,武器尤其是重武器到位,然后经过三五个月的训练,再保持充足的后勤供应,那么这样的部队拉出去基本上就算是主力师了。

嗯,不客气的说,其实这种部队已经可以和段祺瑞麾下的第四师、赵东云麾下的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打仗了,如果再经历一两场战事的磨砺,嗯,前提是没有和当初王英楷麾下的第十一师、第十二师那样被打的大败崩溃的话,那么这支部队就能够迅速成长为各大军阀手中的‘精’锐主力部队了。

所以对这新编的两个师,赵东云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情况经济的时候把他们当炮灰部队用,另外一方面有机会的话,他还是希望着能够把他们编成主力师。

所以这样的话,虽然各种军械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到位,但是各种武器都得先调拨一部分,让部队先训练着,也就是所谓的让人等装备。

在这军械一事上,步枪和机枪等问题都算是小的,唯独这火炮最不好解决,奉军原本就是极度缺乏火炮,除了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以及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七‘混’成旅这六支入关前编成的老部队外,其他的第一师,第八师、第十一师、第十三师、第一‘混’成旅、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所属的炮兵团\营都是没能满编。

这些缺编的部队里多则如第十三师有两个半个炮兵营三十余‘门’火炮,一般的如第一师、第十一师只有两个营三十二‘门’火炮,而少的如第八师只有一个营十六‘门’。

而上述的诸多火炮已经是过去多年来苏系从福厂、进口积累的所有家当了,此外还是在收编俘虏了诸多直军、鲁军、豫军的火炮后才拥有的规模。

至于现在还要增加火炮数量的话,办法有二,一个是依靠福厂生产,但是福厂的产量其实有限,过山炮的情况还好一些,福厂的1905年型75毫米管退过山炮经过这两年的扩产,在昼夜轮班的情况下,已经能够达到了每月生产十五‘门’的产量。而野战炮的话则是要少很多,福厂在今年才开始少量试生产防德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尽管在战争期间已经加快了扩产的过程,但实际上每月产量也不过七八‘门’而已,这总数加起来福厂的每月火炮产量不过二十余‘门’。

如果要完全依赖自产的话,依靠福厂目前的产量实际上是很难满足奉军的庞大火炮需求,尤其是野战炮。

此外由于福厂的野战炮产量太低,而相对过山炮的产量要多一半,目前奉军里多支部队已经出现过山炮比野战炮多的情况,尤其是那些‘混’成旅更是清一‘色’的过山炮。

除了自产外,就只能依靠进口了,进口渠道倒是多的很,日`本那边虽然不肯卖火炮给赵东云,但是还有德国人,还有法国人,英国人甚至俄国人呢,只有有钱,基本上购买火炮的难度不大。但是问题来了,赵东云没钱啊!

经过1906年低到1907年中这一段时间的集中大规模外购,财政部里上能够用的真金白银基本上都已经‘花’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九章 增援苏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