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代魏成蜀>第二十一章 再议战局欲增兵,蒙帝出战再遭败

当赫连蒙哥和赫连迈兄弟带着匈奴不肯出兵的答复归来,赫连甘贺不得不再次担忧自己这场战争的前景。不知道三儿子赫连蒙帝战果如何,据前几天探马来报,已经将步度根压退二十余里,连番大败赤柯里,想到这些,赫连甘贺的心才稍微放下一点。

“传几位王子和国师进账见我。”赫连甘贺还是对战局甚是担心。

不多时,赫连蒙哥几兄弟和那个汉人国师先后进账。

“国师,可有前线的战况消息?”赫连甘贺对国师问道。

“大汗,昨天探马来报,说弥加将军战死,手下部队或降或亡,全部覆没。魁头已经领兵回到蛮柯,而且还带着汉人超过一万的兵马。这是三将军使人送来的消息。”

“什么?弥加战死。谁杀的?赤龙寒?还是赤柯里?”赫连甘贺听到消息大惊失色。

“父汗,三哥来信说,弥加将军带兵围困魁头于穆罕森林之外,被汉人军队解救。弥加将军手下两万多将士死伤遗尽,无一人回营禀报。直到魁头等人兵回蛮柯,由于三哥阵上伤了赤柯里,赤龙寒为了给赤柯里报仇率队挑战,没有想到汉人将军杀出,三哥在此人手上竟然落败。现在已经准备暂守营盘。”五王子赫连蒙哥向赫连甘贺禀奏到。

“父汗,三哥信中催促,尽快征集十万大军,前往增援。”四王子赫连雄心补充道。

“雄心呀!现在征兵的情况如何?可有进展?”赫连甘贺一阵胆寒,刚刚还在为自己三儿大败赤柯里而欣慰呢!现在竟然有人打败了自己那个从雪山上学艺归来的儿子。

“二哥征兵未回。我这里已经征兵四万有余。想必十万大军不日就可以征集完毕。”赫连雄心回复道。

“暂时先等雄霸征兵归来,由雄霸统兵,到时候雄心为副将,蒙哥为军师一同前往增援蒙帝。”赫连甘贺心中自是不甘就此罢休,其本身也是一个穷兵黩武的野心家。

“大汗,不若派人去和汉人交涉,只要汉人不帮魁头,我们还是很有胜算的。”国师不愧是国师,作为赫连甘贺的智囊,这个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是向幽州牧刘焉那里去,还是辽东太守刘骞那里呢?还有就是,我们是否还要对魁头增兵呢?还请国师明示。”赫连甘贺对这个国师确实很器重。

“我们可以先向刘焉示好,然后通过刘焉结交刘骞。只要我们打通刘焉这一道关,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当然,该增兵还是要增兵的。只不过,三王子现在尚可以与敌相持,等二王子回来,再增兵不迟。”

众人商议好对策,赫连甘贺遣五儿子赫连蒙哥带领启程前往幽州右北平府拜见幽州牧刘焉。赫连甘贺把此次能否说服刘焉阻止刘骞协助魁头,看成了影响本次战争成败的关键。因此,刘焉派出了自己最信任、口才最好的儿子赫连蒙哥,并备上重礼……

话说,赫连蒙帝在败给关羽之后,派出多支快马探子,很快查到弥加所部惨遭覆没,更有铁氏三兄弟率部投降。不得不说赫连蒙帝此人乃一帅才,得知弥加之败和这次增援步度根的人马情况,赫连蒙帝马上传令让忽必赤领三千士卒出战,再次试探此番步度根请来的援军的真实实力。在鲜卑人眼中,这忽必赤的实力不次于赤柯里,向来有鲜卑第二勇士之称。此人惯用一条六棱紫金平头槊,此槊重六七十斤,柄长五尺,槊头长三尺,头沉尾轻,是勇力之人善用之兵器。

忽必赤领三千士卒躲开步度根的大营,直接奔向位于偏营关羽所部的汉军营寨而来。赫连蒙帝领三千士卒则直奔步度根大营,此番分两部挑战,赫连蒙帝则是为了牵制步度根,好让忽必赤多探得一点关羽军的情况,以便商议对策。

双方大营相距近二里之遥,赫连蒙帝等人一出营门早有探马告知关羽和魁头等人。魁头见赫连蒙帝领兵前来挑战,当即派人前来请关羽。

张颌见状,对关羽说道:“二哥尽管前往,弟之才兄长知之!虽弟料此人之勇力不善,但比赫连蒙帝自是逊色。兄长尽可放心。”

关羽微闭丹凤眼,看着张颌,微挑长髯说道:“若此,二兄去去就回!”(大家不要介意呀!据传说,还有电视上广播的关羽本身就是如此以装神大仙,咖啡在本书中将着重推出)

关羽领三五十骑兵径自虽魁头之人来会赫连蒙帝。张颌立即披盔戴甲,整顿人马,出阵迎敌。此番出阵,张颌领陈枪、薛戟等人于营哨上观敌瞭阵,自带九宫军两营人马迎敌即可。

出营寨不过二百余尺就把队伍停下,两营九宫军成方队左右而列,张颌位于两营中间,静待敌军前来。忽必赤见对手将兵马列阵于营前,疑其有诈,相距千尺就停住队伍,遥指张颌高声喊道:“呀呔!对面汉人,为何前来助阵步度根?可敢与我一绝雄雌?”

张颌把宝刀在腰上束好,拧大枪上得阵来。忽必赤放眼一看,这个年轻人不过二十来岁,身穿黑罩衣外套镔铁甲,坐下乌云踏雪,手持镔铁穿云枪,这不是打败赫连蒙帝的那个人呀?这人肯定没有那人厉害。我只比赫连蒙帝差上那么一点点,此人肯定不是我的对手,想到这里,忽必赤拍马舞槊前来迎战。

交上手后,这忽必赤可就着急了,这位这杆枪那是舞得风雨不透,而且其力气亦是不小,几次自己的大槊和他的大枪碰撞在一起时,都感觉到虎口发麻。如果不是力气大,就凭这杆枪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再议战局欲增兵,蒙帝出战再遭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