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太平天国>第六四五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五十五)

刚刚荣任了红海军北海舰队海参崴分舰队司令官的吴佩,这一回之所以会进入津轻海峡,并又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了陆奥湾的湾口,说起来既是一个巧合,同时也是一种天意。

十月二十八日,当那支在由宁远特别区急着赶回上海的天国大型运输编队,本是想进箱馆港暂时躲避几天海上的大风浪,不成想却就此遭到了已经完全占据虾夷岛的朝军的无理扣押之后,他们立即就通过编队中的唯一一部电台,将求援电直接发到了天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总部。

据所有知情者证实,当天国大型运输编队竟然遭遇到了朝鲜方面扣押的这个消息,经由红海军总部又被传送至了北京的太平天国国防军事委员会的时候,林海丰当即就拍案而起,并怒发冲冠地指着东面的朝鲜方向,发了好一通的“罕见的咆哮”。

同样,尽管太平天国最高统帅部的杨秀清、石达开、郑南、洪仁玕四人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做出像林海丰那般特别的激烈举动,却也是各个震惊无比。

十月三十日,林海丰受最高统帅部的委托,以太平天国国防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直接致电朝军在虾夷岛的最高指挥官鱼在渊,在对其这种无视太平天国政府主权之行为进行了一番痛斥的同时,严厉责令鱼在渊,必须马上解除对天国商用船队的无理扣押,并安排船队安全返回,否则的话,一切后果都将由你鱼在渊承担,电文的最后,是“勿谓言之不预”六个字。

然而,面对着太平天国政府这份如此措辞严厉的电文,不知道是急糊涂了,还是真的就是胆大包天的鱼在渊,居然玩起了沉默的把戏。

十月三十一日晨。随着又一份来自运输船队的急电经由红海军总部被转至了林海丰的手上。

在得知了本方的这支大型运输船队已然被鱼在渊强征做了朝军进攻日本岛的,充满着极大风险的军用运输船队之后,林海丰顿时暴跳如雷。

“立即电令红海军总部。派出一支得力舰队火速驰奔箱馆,必须要把船队一个不少地彻底解救回来。”

又拍桌子又瞪眼的林海丰在下达完了这道命令之后,又紧接着补上了一句,“再告诉他们。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切手段临机处置。”

就这样,北海舰队司令部和吴佩的海参崴分舰队司令部于十月三十一日晚,同时收到了这封来自红海军总部的急电。

由于身处美洲战场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力量急需加强,早在两个月之前。红海军总部就已严令北海舰队司令部,要不能讲任何条件地抽出部分主力作战舰只,紧急赶赴夏威夷加入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序列,作为北海舰队下辖的吴佩的海参崴分舰队,自然也就难以置身事外。

原本是拥有着八艘威风凛凛的“宁古塔级”护卫舰的海参崴分舰队,等到了现在的吴佩荣升司令官之时,麾下也就仅仅剩下了包括他的旗舰“宁古塔号”在内的四艘护卫舰。

而接到红海军总部直接下达的这份令他立即赶赴箱馆的急电的时候,在他的身边。其实仅仅只有“宁古塔号”和“土谢图号”两舰。至于另外的“辽阳号”和“珲春号”两舰,还尚在鲸海的巡航旅途之中。

尽管如此,为了天国运输船队的安危,吴佩还是二话不说地严格执行起了红海军总部的命令。十一月一日,仅仅只是稍加准备之后的吴佩即带上“宁古塔号”和“土谢图号”两舰从海参崴的母港拔锚,并同时急电巡航在外的“辽阳号”和“珲春号”两舰。即刻也火速向津轻海峡进发。

十一月二日黄昏,当吴佩所率的两舰编队还在鲸海之中向着津轻海峡疾进的时候。新的消息又通过电文从红海军总部转来,据来自天朝运输船队的急电报。津轻海峡已受西班牙海军舰队之威胁。总部同时命令吴佩,立即集中舰队赶赴虾夷之松前待命。

十一月三日凌晨五时,正在疾进中的吴佩再接来自红海军总部的急电。

急电首先通告他,鱼在渊已允许天朝运输船队视情况撤往松前避敌,令吴佩舰队及时予以接应。同时,吴佩也从红海军总部的这份急电中,得知了已经在津轻海峡以东海域与朝军北方舰队主力发生对峙的敌军舰队,乃是西酋努内兹所率的,总计拥有大小铁甲舰十余艘的西班牙太平洋舰队。

红海军总部还告知吴佩,鉴于实际情况的突变,国防军事委员会原拟对朝军鱼在渊部的适当惩戒令已经撤销,当前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成了要联合朝鲜友军,彻底消灭这支西班牙的舰队。而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总部已经急调北海舰队之库页岛分舰队赶往松前,统一接受他的指挥。

最后,红海军总部又将朝军北方舰队的联络讯号告知给了吴佩,望其与朝鲜友军紧密配合,积极作战,并预祝胜利。

有着与朝军舰队之间的多次紧密合作经验的吴佩,在从这份红海军总部的电文中得知了朝军的北方舰队主力已经与西班牙太平洋舰队进入正面对峙状态时,心里就禁不住的一阵紧缩。

朝军北方舰队的实力他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不由得他不对朝军这支舰队的命运担忧。尤其是在这个朝军的北方舰队之中,还有着一个更加令他惦念的人,他的红大海军学院同窗好友——郑达晨。

三日上午十时,吴佩所率“宁古塔号”、“土谢图号”两舰进抵松前,而他的另外两舰“辽阳号”和“珲


状态提示:第六四五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五十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