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太平天国>第六五四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六十四)

---------..

位于美浓藩境的这座不破关,又称作关原,它是一块由三面的高山所围成的,东西长四千米、南北宽两千米的小盆地。

不破关以北是伊吹山,以西是笹尾山和天满山,而在西南方向还有松尾山,东南方向则耸立着一座南宫山。所谓日本的关东、关西,即主要就是以此关为界,不破关以东称为关东,以西则是关西。

不破关连接东山道、中山道、北国街道、伊势街道要津,扼控着关东与关西间的咽喉,同时,又本就是一处野战的绝佳场地。

自朝鲜军队登陆下关开始,德川家茂的幕府中央就将不破关这里的防务,全权交由了美浓的大名们来打理。当然,鉴于不破关的重要性,在紧随其后所展开的扩军大浪潮中,德川家茂还给与了新组建的美浓军团以特殊的关照。

拿到了德川家茂的特别关照费用的美浓军团,也的确做出了一些付出。比如真的是在不破关这里驻扎上了号称是近万的精锐人马,还对东南北三个方向原本就有的那些土垒工事遗迹进行了重修或加固。

不过,忙乎归忙乎,不管是悠闲地坐在各自的藩府之内品茗享艳的诸位大名们,还是顶着风雪坚持在不破关上的美浓军团官兵们,心里可都是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这里血战上一场。在他们看来,他们之所以会驻守在这里的唯一原因,也仅仅只是不让那些经此转运向关西的各类军用物资免遭刁民乱匪们的偷盗劫抢。或是给那些频繁往来于关西前线与江户幕府之间的重要人士们提供个临时歇脚的处所而已。

即便是在七八天前就由那些来自北部山区的零散逃难者们嘴里,得知了有一支朝鲜人的军队已然进入飞弹藩之后,驻守在“不破关驿站”的这些大爷们,还是根本就没有怎么着急。

是啊。慌什么呢,数百里的穷乡僻壤,再加上那绵亘不绝的被皑皑白雪紧紧包裹的大山,即便沿途之上谁都不去阻拦,没个半月一月的,那些人生地不熟的朝鲜人也休想能够走得出来。

直到那股势力更为强大的朝军突然出现于近江的境内,并围上了彦根城的时候,无论是不破关上的日军。还是那些在藩府之内猫冬的大名们,这才真正地慌成了一片。

十一月二十七日,不破关上炮火震天,枪弹肆虐。

从早晨至黄昏。由李容熙亲带的一个主力师,对不破关动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凶猛攻击。

相比起其它新组建的各土藩军团,作为地处交通要冲,又是替德川幕府看守着西大门的这个美浓军团,是很受德川家茂的重视的。

为了能够让这个美浓军团形成真正的战斗力。除去挖东墙补西墙地在军饷方面给予了美浓军团以不少的关照之外,德川家茂还特别指令陆军部,从幕府那捉襟见肘的军火库之中,一次就向美浓军团拨付了一万五千余支的前膛火枪。使得这个在组建伊始连一万人马都没凑足,却敢号称是已经拥有了四万多官兵的美浓军团。不用再像其它那些土藩军团那样,到了战场上大多还都只能抡起古老的武士刀。或是各式各样的冷兵器去上阵。

可一支装备齐全的军队,并不等于就是一支合格的军队,美浓军团也是一样。

毕竟大家都没有经受过任何的操练,不过就是一群临时抓起条枪,就凑在了一起的浪人和百姓而已。以如此的军力要是跟战火中煅烧出来的朝军相比,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之上。

更何况,守卫在不破关之内的,还仅仅只是一个官兵不足三千的大垣新田藩师团,再加上那个由于本藩的青山幸宜大名年轻孱弱,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地被从远道揪到此地来的,人数才只有区区千人的郡上藩旅团。

纵然如此,以四千看似乌合之众的孱弱之力,来对抗数量过一倍都拐弯的正规朝军,而且在一天的血战下来,最终还能够将这些貌似实力强大的朝军拒之于关门之外,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美浓军团的官兵们骄傲和兴奋上一阵子的大事情。

然而,强大的朝军尽管被堵在了关门之外,可那整整一天的惨烈血战,毕竟已令关内的日军伤筋动骨不说,还使得他们感到了前途的凶险。

于是,在不破关守军出的那雪片般的求援信的一再急招之下,美浓各藩的藩主们终于不能在自己的藩府中继续做舒舒服服的享受了,松平义勇的高须师团,本庄道美高富师团,甚至连那位美浓军团的司令官,年仅十六岁的大垣藩大名户田氏共,也奋起自古英雄出少年之雄风,亲率本部的大垣师团,冲出大垣城,直奔不破关杀来。

就这样,一件令日军怎么都想不通的事情生了。

随着不破关内的美浓军越聚越多,关内的美浓军将领们开始诧异地现,尽管未见朝军有任何的增兵动向,可关下的朝军,却也是变得越打越勇猛起来。

过去,大垣新田藩师团和郡上藩旅团仅以四千敌一万,都能够抗得住朝军的轮番猛攻。可几天来,关内的兵力甭管是聚集得与关外的朝军几乎相当,还是已经开始过了关外朝军的力量,不破关的形势,却反而变得更为凶险起来。

从二十八日不破关的美浓军增兵开始,连续三天,拥有强大炮火优势的朝军,天天都能对不破关的西垒形成短时间的突破,逼迫得关内的美浓军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以其官兵们血肉之躯,去拼命堵缺口。

人马越聚越多,人手倒越来越不敷用,因为为了


状态提示:第六五四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六十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