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太平天国>第二部 沃土 第七六九章大收官——必然的选择(七)

而事实也证明,林海丰和他的战友们的这种选择,也的的确确是起到了预期中的作用。

因为对于那个明明已成了鸡肋的由弗雷德里克?海恩斯所主持的所谓的亚洲战区,以及亨利?凯派勒麾下的印度洋舰队,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大英帝国政府尽管感到食之无味,却是又实实在在地不肯抛弃。

于是,除去在南部非洲海域不断添油般地想方设法给太平天国的红海军制造麻烦,以其减轻亨利?凯派勒之印度洋舰队身上的压力外,在南部非洲的陆地上,同样也开始填兵加灶。

尤其是陈玉成之红军远征军烧起了东非的战场烈火后,在如坐针毡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的积极协调下,近十万新锐的英德西葡联军也随之被投入到了南部非洲的战场之上。

当陈玉成按照最高统帅部的部署,脚踏实地地实施着南守北打的战略,一步步向北杀向弗雷德里克?海恩斯的最后盘踞地摩加迪沙的时候,而在其身后,十几万的英德西葡联军则与林元勋的红二十九军及杨辅清部打得也是热火朝天。

于是,在陈玉成所主持的非洲战场上,向北,红军张开的是一张利口,一口一口不断地去吞噬着英军的盘踞地。而南面的红军,则完全就是一个由磁石做成的巨大磨盘,吸引并碾压着一切敢于来犯的协约国的官兵们。

太平天国红军的将士们用自己在非洲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为欧洲大陆的同盟国们所减轻的压力,绝对不会是一星半点儿。

而如果要是再算上美洲战区的贡献,则更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仅太平天国红军一身,即已经吸引和牵制了绝不会低于半数的协约**队的陆海军力量。

再说到现在的林海丰,在将自己这个关于给非洲战区加码的筹划拿上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之前,那绝对是可以用信心满满来形容的。

因为。在他看来,他的这个新筹划,应该是刚好顺应了最高统帅部中的他那四个同事业已难掩的急躁情绪。

可惜的是,林海丰又错了。

令林海丰根本没有想到的是,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除去列席参加的林凤祥、李秀成、黄再兴和唐正才这四个同样也是新筹划的设计者之外,杨秀清、石达开、郑南和洪仁玕四人在一开始却竟然都是疑问重重。

而说到底,真正能够让杨秀清和石达开、洪仁玕、郑南四人所担心的,还是这个新筹划中的要与英印度洋舰队进行的最后决战。

罗大纲的红海军公海舰队真的有能力与英军的印度洋舰队来个最后的大决战吗?

杨秀清和石达开等四人认为,林海丰所给出的那个肯定的答案。其实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尤其是杨秀清和郑南,还肩并肩地共同怀疑,林海丰这是又在从以往的保守主义思想上,朝着更为危险的冒进主义转向。

要知道,那支以“兴安岭”号为首的原红海军公海舰队的铁甲舰编队,在年初转至太平洋战场,并与红海军的太平洋舰队一起,完成了对英军的太平洋舰队的毁灭性打击之后,目前根本还正在归建的途中。

去年的时候。也就是当陈玉成的红军远征军踏上非洲之后,我们曾认为建制完整的罗大纲的红海军公海舰队,是具备了彻底打掉那支已屡遭重创英军的印度洋舰队的能力的时候,而你林海丰尚且都认为万万不可。怎么的。到了眼下,没有了主力铁甲舰编队的罗大纲的红海军公海舰队,就突然竟变成了无坚不摧的万人敌了?

当然,此时林海丰的心里是很清楚的。杨秀清和郑南能够拿出如此的说法,绝对是没有要跟他林海丰算旧账的意思的。杨秀清和郑南也好,石达开和洪仁玕也罢。他们根本的出发点,其实依旧还是难以承受这支公海舰队可能会遭到的那些损失。

毕竟自经历了曾经的屡次上当,且又遭到了一次次的痛击之后,英军的这个印度洋舰队早已变得相当地乖巧,开始了他们那如同缩头乌龟一般地生涯,其舰队的主力再一头扎进红海之中,就怎么都不肯轻易地冒出头来。

也就是说,英军的这个印度洋舰队,还根本不是一捅即碎的一堆豆腐渣。

因此,在杨秀清和石达开等四人看来,既然已经稳重到了如今,那就不妨可以暂时地再继续稳重下去好了。

于是,林海丰带着他的那四个干将轮番上阵,从陆地到海上,对于他们的筹划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而全面地论证。

而唐正才关于这场即将发生的海上大决战是有相当把握的详细论证,最终还是打动了杨秀清和石达开等四人的心。

“如果出了问题,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看到杨秀清和石达开、郑南、洪仁玕的脸上都显现出来了松动的意思,林海丰不失时机地加上了这么一句话。

不过,林海丰这种前所未有的画蛇添足般的表现,却立即就又招惹来了杨秀清的不满。

“既然总体的战略是最高统帅部已经认可,其责任就自当该由我们这个最高统帅部的集体予以负责,”杨秀清说着,翻愣了林海丰一眼,“至于说到在执行中若是整出来了的某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具体问题,那就得要另当别论了。”

与以往一样,尽管遭受到了主席的抢白,但实现了自己的目的的林海丰,却笑的十分地开心。

其实,林海丰和他的干将们之所以会对即将要发生的那一切有着相当大的把握,原因自然是他们对当面


状态提示:第二部 沃土 第七六九章大收官——必然的选择(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