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我当知青那几年>88她不愿改变自己

尤继红带着大家往娟子姐家走。一路上她说了很多应该去娟子姐家慰问的理由。她这理由正确的理论根据是伟人说过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这段话很著名,跟她一同前去的同学们都知道伟人这话的出处,不由自主也都一齐大声背诵起伟人的这段语录来。声声阵阵,响彻街巷。——回想当时的情景,同学们那是何等的情绪激昂,何等的心潮澎湃!尤继红飒爽英姿,率众向前,又是何等的干练靓丽!如今却只能是回忆。

尤继红根正苗红,自小学起就受到重用。她的口头禅是:“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她不知道这是伟人早年创办革命刊物时写出的创刊辞。她只是觉得这样的词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念出来铿锵有力,让人听着大气有魄力,借用过来当做自己宣传革命理论的工具,也能显出自己的魅力。运动初期,满街的年青人臂戴红箍,都是这么呼喊的。这口号最早是谁呼喊出来的?她不知道。由此可见尤继红的知识是不带系统性的。

尤继红文化知识不高。但她的阶级觉悟,革命热情却高得惊人。她对祖国忠心耿耿,甘为祖国抛头颅,愿为人民洒热血。她时刻都想着报效祖国。她坚信祖国是属于无产阶级,是属于人民的。国家要富强,希望在年青人。她有心要做年青人群中的急先锋。她以为他们年青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年青人就应该成为时代的先锋。年青人要担起天下的责任,他们就应该做新中国的先锋。年青人是祖国的青年,国家的事情,他们不说谁说?国家的工作,他们不做谁做?国家是他们的国家。国家的任何事情都由他们去做。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他们必须爱国,他们必须报国,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他们也必须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知青下乡,农民种地,工人做工,解放军保家卫国,科学家搞科学研究,无论你站在祖国的哪条战线上,都是革命战友,各做各的事情,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都是为国家出力,都是为国家尽忠,都是为国家拼命。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很恰当概括、规范、诠释了他们的行为行动。都是热血青年,都有爱国心胸,都想舍命报国。慰问娟子姐父母,也是为国家做些有益事情。尤继红慷慨陈词,情绪激昂,就连跟在后边走的孙泉源都被她的言语所打动。孙泉源在心里嘀咕:“尤继红呀尤继红,你是精英,你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不仅孙泉源,就连前两天阻挡尤继红去娟子家慰问的张永东,此时也是受了深深感动,回头跟孙泉源说:“尤继红有这想法,带领大家付诸行动,这才是精忠报国,这才是革命行动。咱们得向尤继红学习。咱们再不逢场作戏。咱们要积极参与。今后有啥活动,咱也不能一场落空。由此也证明榜样的力量,由此也显示咱们的热情,由此也昭示咱们的心胸。”

其实,几年以后按行为规范看,这不是革命行动,这只能算得上是善行。革命行动是革了某种东西的命,让某种东西消亡或变动。他们只是去给烈士父母一个安慰,这只能算是做了善行。

张永东和李大明都知道,娟子姐的父母得知娟子姐去世之后,这么多天来一直都没下地干活,一直窝在家里。本来身体就不好,听到这个消息,越发觉得难受了。好在娟子姐的弟弟接过姐姐的钢枪,又去保卫祖国了。这对娟子姐的父母来说,也算是个安慰吧。但这毕竟是一个孩子是一个孩子的事儿,娟子姐的父亲看到尤继红他们到来,尽管心如刀割,亦是实话实说:“谁想到这好事情还能要命呢。这也是为了祖国,她死得伟大,我们知足了。我也没有想到娟子心脏会有毛病呀。她姨父让她姨来说,娟子体检,检查出心脏不太好,人家医生说了不合格。咱不是想去当兵嘛,她姨想办法开了后门,这才去的。谁想到部队就拉到高海拔地方去了。谁又能想到高海拔,对于咱们这边的人来说,一个感冒就能要命呢。早知这样,这后门就不该开了。”

尤继红思想进步,落后行为和言语是难以让她忍受的。很显然,娟子姐的父母有些话是有些落伍,只因照顾情面,尤继红并没有给他们指出来加以批判,也没办他们难堪。这不是尤继红的性格。这已实属罕见。

尽管这么多知青情切意真,软语善言,自始至终安慰之态安抚之声感人,却没能抚慰娟子姐父母的心。能让娟子姐父母心里得到安慰的,倒是尹冬梅那笑盈盈,不住打听娟子弟弟在哪个部队,要不要从家乡给他写信安慰一番。这话娟子姐的父母乐意听,自然也待见上笑盈盈的尹冬梅。尹冬梅没给娟子姐父母一半句安慰话,那一句给娟子弟咋写信,倒让娟子姐的父母脸上露出露出了笑意,待见起了尹冬梅。

尹冬梅有了收获,是有意的,是无意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半月之后就让这帮知青开眼了。娟子姐的父母跟张永东、孙泉源说,娟子姐的弟弟跟尹冬梅处上朋友了。这都归功于知青来抚慰他老俩的功劳。关键还不是这,还有更喜人的事情竟是金银环亲自让人上门提亲了。

时机抓得真好,人也抓得真准。这是能人办的事情,这是精明人办的事情。孙泉源心里嘀


状态提示:88她不愿改变自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