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神马般的大学生活>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化三路

感悟还在继续,沈马也并没有放松警惕,继续对道进行感悟。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让民众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权,那么说明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威严”才算到了。

要做到这样,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己的主张,但绝不自以为是;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但绝不妄自尊大。

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姗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行事鲁莽,无所顾忌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而勇于柔弱处世就可以自保。

这两种方式,一种有益,一种有害。

上天所厌恶的,有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

自然的法则是,无需争夺却能够取胜,不用言语却能做好回应,无需召唤自然而来,安然散漫之间就能做好谋划。

天就像一张广大无边的网一样,看似稀疏却从不会有所遗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当百姓连死都不怕了,用死去威胁他们能有什么用呢如果百姓一直是怕死的,那么对于那些邪恶的人,我就把他们抓来杀掉,谁还敢去行恶永远应该由天地自然去惩罚恶者。代替天地自然去惩罚恶者,这好比代替技术高超的木工去砍削木头一样。代替技术高超的木工去砍削木头,很少有不伤着自己手指的。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百姓受饿,是因为统治者征收苛捐杂税太重,所以受饿;百姓难以统治,是因为统治者恣意行事,任意妄为,所以难以统治;百姓不惧怕死亡,是因为统治者的生活太过于奢华,所以百姓不怕冒死一争。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生长得时候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就变得僵硬。万物草木初生时是柔弱的,死后是枯槁的。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自然的规律,就像张弓射箭。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那些不足的,来供养给那些发而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得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因此圣人帮助了万物而不凭仗它们,居功而不自傲,并且他也不愿张扬自己的美德和才能。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然而穿透坚硬岩石的力量没有能够比得过它的,也没有能够代替得了它的。

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

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即使调解了仇恨,也一定还有余怨,怎么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所以圣人即使握有讨债的契约,也不向人讨要欠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握有借据的人一样宽容,而没有高尚品德的人会像收税的人一样苛刻。天道对谁都不偏爱,它总是帮助以善行事的人。

小邦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

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坐它;

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

使人民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

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化三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