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李宣的大军再次来到平冈北的红峰山下,前不久在这里,李宣和关羽联手制定了袭击乌桓的总体布局,而这一次再出现在这里的时候,他们的第一步已经基本达到,据探马来报,上谷乌桓在李宣的汉军离开后,那三千匈奴兵对乌桓聚居地的一万乌桓老弱进行了一场大屠杀,最后只留下四十岁以下的妇女和十岁以下的孩子,大概在两千左右,其余的都杀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残忍,但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首先就是粮食问题,现在才刚过了春节,距离新草生长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如何过冬是他们面临最严峻的问题。经过一番大战,粮草和牲畜的损失相当严重,已经无法支撑太多人生存,因此那些乌桓老人即使不被杀死,也会被活活饿死。然而毕竟事情有些残忍,李宣等人心中难免有些不舒服。
代郡乌桓没有来得及撤回到本部,就已经乱了起来,首先是本部,匈奴人和汉人联合起来进攻了乌桓人的聚居区,之后乌桓人又联合起来发动了报复性攻击,可是由于汉人和匈奴人的数量与乌桓人的数量基本持平,因此最后发展成为拉锯战,好在这样的状况没有维持多久,代郡匈奴人向上谷匈奴人求援,并许诺给予粮草和牲畜,上谷的匈奴人如今最缺的便是这些,因此一拍即合。当两千匈奴精锐进入代郡后,代郡的乌桓人很快便失败了,命运与上谷的乌桓人几乎一样。有人也许会说在代郡关外不是还有一万精锐吗?是的,是有一万精锐,可那也是由乌桓人、匈奴人和汉人组成的,因此也发生了叛乱,不同的是,本部找的后援是上谷的匈奴人,而这支精锐军队找的后援则是代郡的大汉边军,代郡乌桓精锐中的匈奴人和汉人联合将那些乌桓精锐包了饺子。一万六千多攻打四千人,还不等代郡乌桓本部的战乱平定,这里就已经平定了,代郡最终的情况是六千多的汉人在朝廷答应给他们土地和奖赏之后全部回到了汉地故土,七千多的匈奴人和上谷的匈奴人组成了一个联盟,共同来维护这两个地方的安宁,同时也可以共同对抗即将到来的乌桓人的反击。
整个攻击幽州的乌桓大军全部撤退。先说围攻渔阳的乌桓军,上谷乌桓在此处还有一万精锐,可是因为对匈奴人的憎恨,在得到上谷被匈奴人夺取后,上谷乌桓大人曲步寿立刻下令屠杀了军中的四千匈奴人,并带着军队和死里逃生的儿子投靠了自己的兄弟丘力居,期望丘力居帮他夺回上谷,这里要说一下曲步寿的儿子蹋顿,当日他们藏身在山沟里挖好的一个个覆盖了木板的藏兵洞中,直等到汉军离开才和自己的亲卫从洞里爬出来,然后徒步向着渔阳的方向逃窜,中途偷了马匹,这才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赶到了渔阳,将本部的情况告诉了他的父亲,这样才有了曲步寿屠杀匈奴兵的一幕;再说右北平乌桓,在得知上谷乌桓的情况后,没有得到丘力居的命令便擅自退走,返回本部,可惜战乱还是爆发了,在付出五千多人的伤亡后,平息了战乱,可事情没有就此停止,因为对外族的忌惮,右北平乌桓大人下令将战败的一万五千外族人全部杀死,直接导致了右北平乌桓总人口减到四万,这也造成这支在渔阳攻坚战中未损失一兵一卒的右北平乌桓精锐减少到两万;辽东乌桓在退回本部的途中袭击了同行的辽西乌桓人,辽东乌桓损失三千人,辽西乌桓损失四千人,导致两部人马交恶,战乱不断,双方在死伤过万后,无力再战,终于在几个月后辽西乌桓投靠了大汉,辽东乌桓投降了高句丽,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最后来说一下乌桓的主力渔阳乌桓,在攻防战中被李宣一战消灭了千人的渔阳乌桓,在曲步寿投靠后精锐为五万二,总人口为七万七千,依旧是几个部族中实力最强悍的。或许有人要问,那深入大汉关内的三万渔阳乌桓精锐难道没有被董卓军消灭吗?答案是没有,而且几乎毫发无损,这完全要归功于董卓的龟缩战术,在公孙瓒(右北平被乌桓攻破后逃往渔阳与董卓会合)几次请战后,依旧坚守不出的董卓,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渔阳乌桓人满载而归,甚至都没有下令去追击。贾诩努力了,可是董卓不听,他这个门下督其实也没多大的作用。这一次李宣和关羽计算很准,唯一没有估计到的便是董卓的怯战了,他们是真没想到在西凉和并州勇猛无匹的董卓怎么在乌桓面前便龟缩不出了呢?不过后来想想也是可以理解,无论是西凉还是并州,董卓都是在为自己打地盘,而且损失的兵力可以很快补充,但这次在幽州稍有不同,朝廷因为董卓的霸道行径,已经心生忌惮,因此并没有承诺打下幽州后董卓的去留,如果不能占幽州,董卓还得再回并州,那么损失的兵力可是没那么方便补充了,即使补充了带着幽州人到并州去占山为王,会不会出问题还得好好考虑。因此董卓做出保存自身实力的做法可以想得通。
可是想得通不代表可以被原谅,一次可以迅速消灭乌桓的大好时机就这样被董卓延误了,这样,未来便存在太多的变数了。倘若丘力居很快平定了上谷和代郡的叛乱,与右北平联合,那么乌桓的局势会迅速稳定,而这时如果鲜卑不出兵捡便宜,那么大汉的幽州将迎来又一次兵祸,而且是一次更加难以解困的兵祸。
所以此时,李宣还需要做一些事情,那便是虚弱右北平,让乌桓成为一只足够吸引鲜卑的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