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霸上春秋>第8章 端木纪事

东阳山偏南的水洞附近爬出一个小姑娘,提着一个半大陶罐,绕过东山弯,往山北而去。

靠山村建在谷口以北,前窄后宽,村后直到水洞山下,都是靠山村的桑林和田地,山上到处都是捕网和陷阱。河西那边的山上也是一样,村子建在谷口以南。

从山上往下看两个村子的形状,看在伊希眼里,就象一个0和一个1。河西村可以围村筑墙,靠山村则只能在谷口设关防。她也必须从村口回村。

一路上,伊希都走得很轻松,她自是不会触发自家林地机关,一上来就查了个彻底。

当然,她不会指出不足和改进,后山才是她的地盘。

族里守卫也不是专业,忙时务农闲时务工,秋猎一窝蜂,个体战力差可。单独遇上野兽或野人,恐怕就不够看了。不过,守靠山村,有这战力和团队意识,也足够了。

涞水是靠山领地天然屏障,河道自东南往西北,最后穿过一座石桥出谷。

对岸除了石桥前方的出谷道路,全都是河西领地。

为这座石桥安放的位置,靠山村与河西村两家大族曾大打出手,最后靠山战败,定在了下游谷口。事实上,如果没有靠山村,河西村独霸整座山谷,只需在谷口筑一道横墙。墙下留出河道,水下安上栅栏,便可攻防兼备。而石桥架在哪个河段自然都不是问题。

最后虽架在抵近谷口的位置,却无端退出一丈来宽的道路。不说五马之乘,至少可三牛并辕。

反之,若靠山村硬要架在涞水上游,河西将让出更多。是非有公理,总不能不让靠山村人出谷。当初两边帛书又都没有提到河道归属,兴许过去就没有涞水。历史上,还曾发生过因涞水改道造成的更激烈争端。

不过那都是很早以前发生的事了。后来则成了宿怨,两村依旧相看两厌。

伊希当初就是从石桥下爬上来。这桥也不叫来河桥,不然她更会误会成奈何桥。

它有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柳下桥。道路两边栽柳,迎送皆可,过桥便没了。再占地,河西不是更亏。

这就是靠山人出村唯一道桥。靠山村地势所限,由西而东,一条非字形街道。端木氏傍山居左,木石院楼错落。街右沿河,土墙瓦舍院连片,间有篱笆茅屋,直到村尾。

柳下桥至村口不远,一座大院横跨进村道路,石砌院墙,木质大门,就是进村关防,端木大前院。

不是城墙,却能起城防作用。

这时代城墙高度和长度都有规制,才有这类类似城防的权宜之计。虽邑宰不宰,各村也不敢公然违制。

无盐邑不缺仗打,缺的是兼并理由。人口增长,消化不了,也是扩张的动因。

但就算端木有一统无盐邑的想法,对岸不还有管氏和钟氏虎视眈眈。反之,一样。河西也是围屋。

因此,柳下桥至端木大前院道路两旁三角地带柳林里也布有陷阱机关,属缓冲带。如果从柳下桥过来攻打靠山,这里是第一道防线和正面战场。村内沿河柳林里,也处处有机关。关上大院门,就只能如伊希说的那样,攀崖或泅渡才能进村。

平时大院门前便很松懈。村民也要外出,或去山上找熟识的野菜和野果。当然,冬季几乎绝迹。

伊希从山北小道下山,钻进了柳林,不久,贴墙钻出。与村民擦肩而过,也没引来过多注目。

别说她提着罐子,就算两手空空,也很正常。找到野菜才不正常。

伊希也习惯随身携带身份罐子。门房有不认识,看到陶罐就会放行。各家族陶罐都不同,都是自制。

罐子管理法是无盐邑通行的家族管理法,有此智慧的并非靠山端木。相传也是一位夏禹纪隐士所创,福泽绵延世代居住此地的山民,于乱世中,三弃而不废。

罐子上绘的图纹也浅显易懂,门房一看就明白。

再说,识文断字的人也绝不可能当门房。不是大材小用,而是亵渎文字。

端木大前院,也是老院,年代久远。

大门拱高五米,上置古老门匾,门匾上书大篆端木家三个大字。乃二百年前第一任靠山家主篆刻,象一条条蚯蚓凑拢一堆。伊希第一次看到,差点认成了鸡木安。不过,她就是不识字也不会有人取笑。

时人普遍不识字,师从官员、士人,至不济,还有门客。

靠山端木家就有门客,以前鼎盛时期还有私学。

柳下桥之名当初就与端木私学有关,取意圣贤柳下惠首创私学,并以柳下惠坐怀不乱勉励学子。读书人想成为士人,除了学识,品行更重要,柳下惠是当之不二的榜样。

无盐邑衰落后,没有乡大夫举荐,私学也没办了,但端木氏养门客之风还是延续了下来。

门客中也有士人,足以指点子弟进学。

上西少女过了十岁也能进学,不过学的则是另一套。生男弄璋,生女弄瓦。瓦就是家务事,无须认字。此时也还无女训、女诫,更无须认太多字。

故,伊希也就理所当然不识大篆,以及任何篆。但是她会猜。不仅会猜,还猜对了。

包括现任靠山家主原本不姓端木,而是赐姓。

伊希一来,首先关心的就是家规。事实上家规内容也不多,随便抓一名下人都记得铁牢,口口相传,入门必背诵。其中一条“扬主旧姓者鞭百驱逐”,没毛病。端木氏崇善致美,哪怕下人,也不会要命。

但问题是,原本不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家主过


状态提示:第8章 端木纪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